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活性之间构效关系的一门医药类高职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差,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教学需要。微课教学是指以简短而精悍的视频作为媒介,围绕课程中某个关键知识点、核心问题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将练习测试、师生互动等信息资源有机整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活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本文通过以我院药学专业微课教学实践为例,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同时总结如何优化和完善现阶段微课教学,从而更加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微课;药物化学;翻转课堂;高职;视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4-0147-01
1 微課简介
“微时代”以其简便、快捷、高效…等特点逐渐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而教学上,微课( Micmlecture)教学是指以简短而精悍的视频作为媒介,记录教师和学生围绕课程中某个关键知识点、核心问题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2-3]。微课的核心是教学微视频,此外通过将练习测试、师生互动等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主题式的教学环境[4]。将微课讲授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难点和关键知识点,但会H{现教学内容过于碎片化的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对微课中涉及到重点知识掌握的很好,但忽视了对于一个章节或多个章节的系统掌握,知识理解片面化。与微课相对应的盘转课堂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对于医学类高职的学生来说,通过加强课本预习和课件阅读等手段保障教学积极性意义不高。我们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参照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将对学生吸引力大的微课与学习主动性强的“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于高职药物化学的几个章节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2 高职药物化学教学现状
医药类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开设以来,为我们国家医院、药房等医药卫生领域培养了众多人才,药物化学知识面广,内容多样,包含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多门基础学科的内容,涉及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涵盖内容多,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及合成路线及化学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制、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等,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基础课程。且涉及药物品种、结构和特性等知识,较为繁琐,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高职高专学生的化学学科基础较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有限,没有教师的指导及合理的学习规划难以记忆和理解,这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很难提升。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且枯燥,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与医药类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理解问题,对课程的教学和高职生的学习造成了极大障碍,很容易挫伤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以及高职学生学习药物化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课程的教与学,而且还会对后续核心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5],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具体课程内容的同时提供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3 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6]( Flipped Classroom)是通过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方式、时间和内容,最大程度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课程学习,养成主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习惯,同时积极探索所学课程及学科领域更深层次的知识。
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集合了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将微课教学资源及信息获取方式快速广泛、时间短而内容精的特点和翻转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性的特点相融合。微课以短视频为媒介讲授教学重难点,而翻转课堂的核心则是先学后教,两者的融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学习任务分类通过微课视频充分掌握重点知识。高职药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且运用微课视频的讲解将具体抽象知识内化吸收。例如强心苷的结构与波谱鉴定、甾体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等理解较难的知识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掌握吸收。
4 药物化学微课的应用
《药物化学》的学习需要构建新的合理的教学模式,发挥微课模式的优势,全面分析教材重难点内容,精心设计微课教学,例如针对苯酚类药物的特征反应,设计形象生动的微课视频,让高职学生如临其境,深刻体会反应原理及现象特点。只有认真选题、精心设计和制作、稳步落实课堂教学实施才能构建出理想的高校高职药物化学课堂。
4.1选题
依据高职高专《药物化学课程标准》及十三五规划人卫版教材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分析适合微课教学的重难点,包括所选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等。药物化学课程作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二年级开设的课程,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对药物化合物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选题时一方面可以选取通过单纯理论课讲解效果不好的较抽象的内容,或者结合药物化学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选取与药学岗位相关的内容例如药物的配伍禁忌及药物合成技术等作为微课教学选题的目标。
4.2 设计思路
传统教学设计大多为简单的教案提要、教学内容及分配时间等的设计,虽然可以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及章节重点,但与学生沟通互动少且理解吸收不够深入,容易遗忘。微课模式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课程特点及模式优势很关键,首先,结合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爱好,在选题的基础上一方面以课程重难点知识讲解为主,另一方面利用微课视频分解目标内容,然后通过翻转课堂将碎片化的知识链接形成章节学习链,最后融人现代化信息网络上的国家和升级精品课程项目的题库方便学生进行习题自测,适当调整微课视频的分辨率、声音清晰度及时间长短等细节。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主题,通过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展开讨论,最终完成整个章节课程。 4.3 微课制作
微课制作视频时注重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以抗高血压药物为例,硝苯地平、氯沙坦等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物分子结构的区别,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而过渡到在机体中代谢和药理作用机制的差异等,组层递进式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同时利用临床上的病例,让学生在学习微课的同时体会生活中如何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合理选药用药;再比如,讲解强心苷类药物时引入古代使用见血封喉汁液进行狩猎的例子引入课程内容的讲授,介绍强心苷类化合物可以用来狩猎的原理等等。利用短小精悍、吸引力十足的视频,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快乐、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要点。
具体制作要点可以从教学主线:化学结构一理化性质一制备和修饰一临床用药一药效分析,五个步骤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达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效果。微课制作中对上述五个环节可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可以通过3D立体动画展示药物分子的空间构型。符合课程标准,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且理解透彻。
4.4 教学实施
微課教学视频的教学实施有多种形式,我院采取教师将微课视频上传至网络云平台或班级QQ群中,方便学生下载观看学习,同时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针对某个枯燥乏味难以掌握的难点引入相应的微课进行学习,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而是内容丰富的、图文并茂的视频,明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课堂上围绕“结构—一性质—应用”这条主线,学生对药物的认识更加深入且有连贯性。高职生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经过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们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大幅减少,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5 总结
《药物化学》是医药类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按照不同药理作用分多个章节讲解药物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与药效的关系,内容复杂繁多,如果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差。微课模式下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活力足、氛围活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掌握知识,学会应用乃至创新,培养优秀药学人才是我们医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挥和应用,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在我院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经过实践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更加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培养优秀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 12):127-131
[2]徐丹丹,偶志红,毕小平在药学类专业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尝试[J]药学教育,2014,30 (2): 27-29
[3]焦建利微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4( 8): 113-114
[4]李焱,陈智娴内容型教学法(CBI)在药学英语课程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4(13):72 -73
[5]杨利敏浅谈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中国现代医药应用[J]2009( 19): 202-203
[6]焦建利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五个关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8 (7): 17-18
[7]吴继洲,孔令义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8:228-240
【关键词】微课;药物化学;翻转课堂;高职;视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4-0147-01
1 微課简介
“微时代”以其简便、快捷、高效…等特点逐渐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而教学上,微课( Micmlecture)教学是指以简短而精悍的视频作为媒介,记录教师和学生围绕课程中某个关键知识点、核心问题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2-3]。微课的核心是教学微视频,此外通过将练习测试、师生互动等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主题式的教学环境[4]。将微课讲授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难点和关键知识点,但会H{现教学内容过于碎片化的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对微课中涉及到重点知识掌握的很好,但忽视了对于一个章节或多个章节的系统掌握,知识理解片面化。与微课相对应的盘转课堂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对于医学类高职的学生来说,通过加强课本预习和课件阅读等手段保障教学积极性意义不高。我们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参照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将对学生吸引力大的微课与学习主动性强的“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于高职药物化学的几个章节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2 高职药物化学教学现状
医药类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开设以来,为我们国家医院、药房等医药卫生领域培养了众多人才,药物化学知识面广,内容多样,包含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多门基础学科的内容,涉及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涵盖内容多,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及合成路线及化学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制、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等,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基础课程。且涉及药物品种、结构和特性等知识,较为繁琐,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高职高专学生的化学学科基础较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有限,没有教师的指导及合理的学习规划难以记忆和理解,这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很难提升。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且枯燥,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与医药类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理解问题,对课程的教学和高职生的学习造成了极大障碍,很容易挫伤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以及高职学生学习药物化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课程的教与学,而且还会对后续核心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5],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具体课程内容的同时提供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3 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6]( Flipped Classroom)是通过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方式、时间和内容,最大程度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课程学习,养成主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习惯,同时积极探索所学课程及学科领域更深层次的知识。
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集合了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将微课教学资源及信息获取方式快速广泛、时间短而内容精的特点和翻转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性的特点相融合。微课以短视频为媒介讲授教学重难点,而翻转课堂的核心则是先学后教,两者的融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学习任务分类通过微课视频充分掌握重点知识。高职药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且运用微课视频的讲解将具体抽象知识内化吸收。例如强心苷的结构与波谱鉴定、甾体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等理解较难的知识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掌握吸收。
4 药物化学微课的应用
《药物化学》的学习需要构建新的合理的教学模式,发挥微课模式的优势,全面分析教材重难点内容,精心设计微课教学,例如针对苯酚类药物的特征反应,设计形象生动的微课视频,让高职学生如临其境,深刻体会反应原理及现象特点。只有认真选题、精心设计和制作、稳步落实课堂教学实施才能构建出理想的高校高职药物化学课堂。
4.1选题
依据高职高专《药物化学课程标准》及十三五规划人卫版教材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分析适合微课教学的重难点,包括所选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等。药物化学课程作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二年级开设的课程,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对药物化合物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选题时一方面可以选取通过单纯理论课讲解效果不好的较抽象的内容,或者结合药物化学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选取与药学岗位相关的内容例如药物的配伍禁忌及药物合成技术等作为微课教学选题的目标。
4.2 设计思路
传统教学设计大多为简单的教案提要、教学内容及分配时间等的设计,虽然可以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及章节重点,但与学生沟通互动少且理解吸收不够深入,容易遗忘。微课模式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课程特点及模式优势很关键,首先,结合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爱好,在选题的基础上一方面以课程重难点知识讲解为主,另一方面利用微课视频分解目标内容,然后通过翻转课堂将碎片化的知识链接形成章节学习链,最后融人现代化信息网络上的国家和升级精品课程项目的题库方便学生进行习题自测,适当调整微课视频的分辨率、声音清晰度及时间长短等细节。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主题,通过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展开讨论,最终完成整个章节课程。 4.3 微课制作
微课制作视频时注重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以抗高血压药物为例,硝苯地平、氯沙坦等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物分子结构的区别,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而过渡到在机体中代谢和药理作用机制的差异等,组层递进式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同时利用临床上的病例,让学生在学习微课的同时体会生活中如何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合理选药用药;再比如,讲解强心苷类药物时引入古代使用见血封喉汁液进行狩猎的例子引入课程内容的讲授,介绍强心苷类化合物可以用来狩猎的原理等等。利用短小精悍、吸引力十足的视频,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快乐、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要点。
具体制作要点可以从教学主线:化学结构一理化性质一制备和修饰一临床用药一药效分析,五个步骤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达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效果。微课制作中对上述五个环节可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可以通过3D立体动画展示药物分子的空间构型。符合课程标准,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且理解透彻。
4.4 教学实施
微課教学视频的教学实施有多种形式,我院采取教师将微课视频上传至网络云平台或班级QQ群中,方便学生下载观看学习,同时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针对某个枯燥乏味难以掌握的难点引入相应的微课进行学习,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而是内容丰富的、图文并茂的视频,明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课堂上围绕“结构—一性质—应用”这条主线,学生对药物的认识更加深入且有连贯性。高职生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经过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们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大幅减少,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5 总结
《药物化学》是医药类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按照不同药理作用分多个章节讲解药物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与药效的关系,内容复杂繁多,如果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差。微课模式下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活力足、氛围活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掌握知识,学会应用乃至创新,培养优秀药学人才是我们医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挥和应用,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在我院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经过实践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更加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培养优秀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 12):127-131
[2]徐丹丹,偶志红,毕小平在药学类专业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尝试[J]药学教育,2014,30 (2): 27-29
[3]焦建利微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4( 8): 113-114
[4]李焱,陈智娴内容型教学法(CBI)在药学英语课程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4(13):72 -73
[5]杨利敏浅谈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中国现代医药应用[J]2009( 19): 202-203
[6]焦建利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五个关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8 (7): 17-18
[7]吴继洲,孔令义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8:22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