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及Rho激酶的表达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ugr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及Rho激酶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2至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临产产妇20例(临产组),足月未临产产妇20例(未临产组);同期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检测3组妇女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和Rho激酶亚型ROCKⅠ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 mRNA及蛋白与ROCKⅠ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3组妇女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 mRNA和ROCKⅠmRNA的表达水平,临产组分别为(3.51±0.56)×10-3和(4.07±0.66)×10-3;未临产组分别为(2.75±0.52)×10-3和(2.71±0.52)×10-3;对照组分别为(2.11±0.54)×10-3和(2.01±0.23)×10-3.临产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 mRNA和ROCKⅠ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未临产组和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组妇女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蛋白和ROCKⅠ蛋白的表达水平,临产组分别为0.72±0.23和0.56±0.14;未临产组分别为0.64±0.17和0.42±0.16;对照组分别为0.46±0.15和0.29±0.08.RhoA蛋白在3组中的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组和未临产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OCKⅠ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3组妇女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 mRNA表达与ROCKⅠ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3,P<0.01);3组妇女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蛋白表达与ROCKⅠ蛋白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关系(r=0.37,P<0.01).结论 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及Rho激酶水平升高与产妇分娩发动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由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主办的全国经阴道系列手术及盆底重建培训项目,经卫生部批准继续列入201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现定于2010年5月13日至17日在佛山市举办第14届全国经阴道系列手术及盆底重建学习班。学习班将重点讨论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包括非脱垂子宫和脱垂子宫)、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底重建等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技巧、最新进展、手术临床效果评价及其并
宫颈癌是引起妇女死亡的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近50万新发病例,约有27万例患者死亡.由于发展中国家尚未普及宫颈癌的普查工作,临床就诊的宫颈癌患者大部分是局部晚期(指Ⅰb2~Ⅳa期)患者[1].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无论选择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率较高、疗效较差,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妇科肿瘤医师不断摸索不同的综合治疗模式,新辅助化疗(包括放疗前或术前新辅助化疗)就是其中之
期刊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1]。
期刊
目的 探讨将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宫颈癌的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8月,采用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对5例Ⅰb1~Ⅱ a期宫颈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术后体温及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理检查结果、盆腔淋巴结切除
目的 观察中药槲皮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不同浓度(分别为6.25、12.5、25、50 μmol/L)槲皮素作用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FTTC)/碘化丙啶(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作用24 h后HeLa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建立宫颈癌裸鼠模型并检测腹
一项在丹麦进行的大规模观察性研究显示,采取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患卵巢瘤的危险增加。使用激素一年,每8300名妇女中就会增加约1例卵巢癌患者。
一、临床资料  患者31岁,孕4产0.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23周+4,无诱因出现不规则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伴少许阴道出血,2006年10月17日在外院检查发现宫颈口已开至7~8 cm,羊膜囊膨出于宫颈外口,遂行紧急宫颈环扎术,术后以利托君静脉滴注抑制宫缩,于2006年10月20日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患者8年前行孕中期引产1次,之后2年分别在孕23周、25周自然流产各1次。
期刊
自噬是真核细胞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研究发现,自噬活性的变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1-2],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自噬活性明显减弱[3].另有报道,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AKT和ERK2基因的高表达[4].迄今,有关AKT和ERK2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自噬活性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仍然不清楚。
期刊
目的 探讨国产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产前诊断未培养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临床价值,评价国产探针的性能.方法 应用FISH技术埘全旧37家省级及地区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16~24周的1369例孕妇的未培养羊水细胞进行快速产前诊断;应用多色FISH技术对5条染色体(21、13、18、X和Y)进行检测.同时将羊水细胞接种、培养,行常规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FISH检测结果的对
近30年来,生殖医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一门令人瞩目的学科.在美国,不孕症的发病率约为7%,约有2%的妇女曾因不孕相关问题就诊.对于许多不孕的夫妇而言,最终需借助体外受精(IVF)技术来实现其生育的愿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