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fw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本文通过创设情境、结合教材、难易适中、同中求异和积极评价五方面对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82-1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乐于质疑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一,职高语文教学应尤其注重这一点。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尤其是在职业高中,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薄弱,在很多学校倡导“抬头教学”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灵动性,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是目前我作为一名职高语文老师所考虑的较多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新的未知式情境,从而在头脑中产生“问题”,并引发他们的思维过程,使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探究。
  问题情景的设置方式很多,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问”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创设一个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日常概念、科学观念等不一致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新设想,并检验设想,进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在比较、对照事物和现象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过程中应注意问题情境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生活环境、阅历等情况,逐层深入,同时问题设置应少而精,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和时间。
  二、结合教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围绕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如在阅读教学《〈呐喊〉自序》时,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段落的品读上来。教学中,笔者通过图表迅速整理了鲁迅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追梦行动”,随后花大力气和学生一起研讨了文章的7、8、9、10四段,就作者在文学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的心态、情感以及反思重点进行了质疑提问。通过对这几个揭示文章主旨的段落的交流研讨,学生能有效突破本文的难点,从而很好地理解鲁迅这一次次痛苦的选择,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取更高的地位和福利,而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三、难易适中
  问题的难易适度对职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很经典:“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就是说问题的提出不能让学生觉得太深奥难懂,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无需动脑,立马可得,而是必须让学生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后得到相应的解答。职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总体来说普遍过低,因此“度”的把握更要与他们实际的认知能力相符合。
  在总结李白的《将进酒》的艺术特色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白的作品和我们过去学的杜甫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色?”当我提出这两个问题时,同学们目瞪口呆,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神色。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也是无言以对,最后只好由自己回答。课下我想想原因,在于提的问题太深奥了,这两个问题,不仅作为职高学生不能解答,即便作为普高学生,我想也过于勉为其难了,这简直可以作为大学生研究的课题。
  四、同中求异
  教师在分析《雷雨》人物时,有位学生对人物一个动作提出异议:“文中鲁侍萍接过周朴园五千块钱的支票把它撕了。假如不撕支票,是否可以有其他动作或反应?”老师对这位同学求异思维及时肯定并因势利导,请大家给鲁侍萍重新设计反应。有学生马上叫到:“侍萍把支票扔到了周朴园的脸上。”另一同学发言:“鲁侍萍可以平静地接过支票,并平静地放在桌上,表示经历苦难的她对周的举动已不会有太大的震动,哀莫过与心死。”又有同学争议:“不,她根本不会看支票,而以完全蔑视的态度对周说:‘你想错了,休想让它玷污我的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运用发散思维同中求异解决问题。
  五、积极评价
  在职高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做到:(一)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会说想着说,不会说抢着说的现象,也许一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应怒形于色,而应多鼓励,循循善诱。(二)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三)关注有困难的学生。作为一位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请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请他复述一遍。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主体,以双边交流为平台,设置问题情境,多方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从怕问、不会问向敢问、想问、好问方面转化,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在中国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上,有些地方虽然历经多年风霜雨雪,却面貌不改。走进其中,可以产生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成都三星堆:穿越史前文明  在全国星罗棋布的古代文明遗址中,成都三星堆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踏上这片土地,眼前的一切会让人仿佛置身于几千年前,在时空的交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巴蜀之地古老文明的灿烂与独特。  三星堆,昔日曾是古蜀国的国都所在地。如今,这片土地上修建起了综合馆和青铜馆这两座庞大的
【摘 要】 新课改的实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蓬勃生机,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很多。然而,农村小学简陋的设施和师资队伍长期匮乏的现状,使得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诸多问题,如:1.课堂教学中总体目标不明确。2.理性说教,缺乏形象。3.评价乏味,缺少激励。4.以教定教,教学方法上简单化、不科学。等诸多问题,为此进行了下面的讨论,以最终达到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现
一、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从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上来看,主要内容是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在这里指的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