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福州电厂二期除灰控制系统改造施工方案优化

来源 :电力系统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能福州电厂二期3号、4号炉除灰系统控制系统改造,针对除灰系统运行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优化施工方案,高效、安全地把控改造潜在风险,避免了3号、4号机组双停,缩短了改造工期.通过此次改造,解决了原有系统的安全隐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日常生活中,电能应用范围比较广,然而电能应用还面临很大的挑战.整个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该技术的应用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提高电能质量.智能电网系统构建与能源互联网方面,广泛应用储能技术.基于此,针对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应用价值与运营模式相关知识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传统电力行业的发电方式以火力发电为主,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气体,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是公认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为了有效缓解能源枯竭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各个国家都在加大新能源的研究投入,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电力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电力发展道路举步维艰.在新能源背景下,要研究分析传统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新能源发电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电力行业的优化发展措施,推动传统电力行业走上低碳环保、优化高效的全方位发展道路.
目前电能凭借其优异的转化能力与传输效果而成为社会必需能源,风力发电具有可再生、无污染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风电项目受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文中主要对风电出力不确定的风电并网优化进行了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增长,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日渐提高.其中电力能源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加强继电保护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保护电力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结合智慧变电站和新一代自主可控变电站的建设,对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应用进行分析.
110 kV变电站在大型化工生产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直接决定着供配电稳定性,从而影响化工的稳定安全生产,因此应当高度重视110 kV变电站电气设计工作,明确设计要点,规范设计行为,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基于此,以110 kV变电站电气设计原则为切入点,并从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配置、监控系统设计以及防雷保护设计等角度对110 kV变电站电气设计要点展开阐述.
电力通信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后形成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载波通信以及微波通信等多种技术路径,现代化的智能电网要使用各种电力通信技术来实现电网信息采集、智能巡检、差动保护以及其他各种功能.智能电网的信息传输量大、延时率要求高,通信技术必须满足其在这些方面的技术需求.文中系统介绍了电力通信技术的类型,并研究了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大庄光伏电站送出通道受阻问题,主要从35 kV大庄变、35 kV妥甸变、110 kV双柏变电气设备参数校核,列出需要更换的电气设备;从送出线路现状负荷分析,提出线路改造方案;最后实施技改方案,达到电站按期投产效益目标,解决电站送出通道受阻问题.
在电力领域,智能化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简化工作流程,实现电力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主要研究了新时期电力自动化中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
构皮滩发电厂安装5台水轮发电机组,自2018年以来,电网运行环境日趋复杂,导致系统电压偏高,构皮滩发电厂机组普遍存在并网后1~10 s无功进相深度达60~110 Mvar现象,对系统和机组运行冲击较大.机组并网瞬时无功进相深度过大会导致发电机运行稳定性降低,引起定子端部温度升高,导致发电厂输出电压不稳定,导致机组失步引发系统震荡,导致机组发电设备绝缘降低引发严重电气事故,严重者将致使设备严重损毁.机组无功进相深度较大,多次出现机组并网时引起电压波动的情况,甚至可能超过电网电压容许的规定值,不仅影响了供电质
发电站、化工厂大功率电机通常配置有电流差动保护,以测量各相绕组电源进线端与中性点端的电流幅值和相位作为继电保护判据.正常运行时,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源端与中性点端电流幅值相等,电源端流入绕组的电流与中性点端流入绕组的电流相位相反,忽略测量误差时,差动保护检测到的差流为0;考虑躲过电机启动及运行过程中最大测量误差电流整定的差动保护动作最小电流值通常小于电机额定运行电流,在保护区内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检测到的差流远大于启动门槛值,保护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一旦保护电流二次线接线不当,差动保护则会因为高灵敏而易误动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