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133表达及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有关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133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9月。两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非小细胞肺癌组织8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CD133表达方面,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或正常组织高[OR=8.15,95%CI(4.61,14.41),P<0.0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比无淋巴结转移的高[OR=1.83,95%CI(1.06,3.17),P=0.03],中低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比高分化的高[OR=2.09,95%CI(1.42,3.08),P=0.0002];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病理分级Ⅰ级和临床Ⅱ-Ⅲ级CD133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R=1.06,95%CI(0.66,1.70),P=0.81]。现有研究表明,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其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的可靠指标尚不确定,需要进行更多设计严谨、细致的高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钻井法凿井技术在我国煤矿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山东省巨野煤田郭屯矿井,新生界冲积地层深近570m,大大超过了钻井法已经达到的440m冲积层深度.在郭屯煤矿,钻凿深约
介绍了草桃背矿床原地破碎细菌浸出结果,浸出液固比2.89∶1,酸耗21.1kg/t,浸出铀金属7.212t,浸出液最高铀金属浓度3600mg/L,平均339mg/L,液计浸出率72.21%、渣计浸出率79.26%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血管内超声技术测量血管弹性参数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血管内超声成像 (IVUS)得到冠状动脉的B型超声视频图像 ,然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血管壁轮廓 ,从而计
从安全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