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焦虑实证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s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300名工科大学生(男生249人,女生51人)做了一次关于外语焦虑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多数学生愿意用英语交流,但不愿意在课堂上讲英语;2.三分之一的学生有外语焦虑,担心不良的评价。
  关键词: 外语焦虑 英语 负评价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师怎么教转向研究学习者如何学。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个性、焦虑、移情、自信等)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焦虑这一情感因素也开始倍受关注。
  1.外语焦虑的定义和理论依据
  焦虑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属情绪范畴,指的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Horwitz在1986年提出了“外语焦虑”这一术语。他认为,FLA(Foreign Language Anxiety)是在具体的二语学习中产生的一种焦虑(Maclnture & Gardner,1991)。Horwitz指出,对课堂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外语焦虑主要和三方面有关:(1)交流畏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2)考试焦虑(test anxiety);(3)负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交流畏惧是指个人与他人在交流前所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程度;考试焦虑是带着恐惧心理来看待考试成效不佳的倾向,即考生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负评价恐惧是指对他人给自己的评价有畏惧感,对负评价产生沮丧心理,以及担心他人会对自己作出负评价的畏惧心理。较低的期望可能会伤害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个体为即将发生的行为的不良后果而担忧。
  2.实验设计
  调查对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
  
  Note.Factor 1(FLCAS1)=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Factor 2(FLCAS2)=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Factor 3(FLCAS3)=Test Anxiety。
  从表中因子输入量可以看出,分量表中的问题与Horwitz提出的三个方面呈显著相关。各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变化范围分别是.352~.571;.094~.612;-.125~.304。进一步分析对比总分量表,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the FLCAS1(r=.918,p<.01);the FLCAS2(r=.851,p<.01);and the FLCAS3(r=.604,p<.01),如下表:
  Correlations among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 Anxiety Scale and Its Subscales(N=300)
  
  分量表一与分量表二、三呈明显正相关:FLCAS2(r=.711,p<.01),FLCAS3(r=.510,p<.01)。一个分量表的得分越高,另一个分量表得分也越高。反过来,学生越是担心不良评价,越是畏惧交流,考试焦虑也越强。
  4.研究启示
  (1)总量表跟分量表及分量表之间呈显著性相关,这说明三个方面相互影响。
  (2)问卷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愿意讲英语,只是因为焦虑,自身的语言熟练程度不高等原因不愿承担不良评价的后果,而且大约有1/3学生课堂上有心理焦虑。
  (3)作为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之初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课堂焦虑的普遍存在,了解负评价恐惧,交流畏惧、考试焦虑,以及它们间的相关性,学生就会更容易承担讲英语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Cheng,Y.,Horwitz,E.K.& Schallert,D.L..Language anxiety:Differentiat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components[A].Language Learning,1999.
  [2]Argaman,O.& Abu-Rabia,S.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anxiety on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tasks among native Hebrew speakers[A].Language,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2.
  [3]Liu,M.Reticence,anxiety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oral English lessons and tests. Ann Arbor: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A].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6.
  [4]Horwitz,E.K.& Yong D.J.Foreign language Anxiety: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Classroom Implication[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6.
其他文献
摘要: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内涵。因此外语知识的传授应与文化知识教育紧密结合。本文主要论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差异,以及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文化教育 文化差异 教学方法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内涵。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只是外语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与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知识的讲解紧密结合。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I see
摘要: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很难说出得体且又地道的句子。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交际知识。通过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及教学目标,本文将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语言与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导入 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
摘要: 情感态度是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总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情感教育便成为教师在课堂和课外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关键词: 情感目标 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 促进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将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定位于五个部分:
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探讨了在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创建校园英语环境等途径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实施途径     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界尤其是外语教育界的历史重任,这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