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54-01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合格的专门人才,必须先注重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成为思想品德高尚,忠于职守,乐于敬业,甘于奉献的教育者。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言传身教,教师影响学生
注重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培养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体育教学神圣而平凡、复杂而艰巨、辛苦而累人,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付出更多的爱和忠诚。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体育教师本身就是德育内容的体现者。体育教师的德育水平、文明礼貌程度对学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才能施教于人。如:体育教师庄重的仪表,强健的体魄,精湛的技艺、简练明确的语言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对技术动作流畅的叙述、形象生动的描绘、带有悬念的提问以及不拘于一种语态的讲解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建立也很有帮助。除了课堂语言,还需要“体态语言”,它是体育教师独特的、有形无声的、带有艺术性的语言,这种语言能对学生起到直观感觉的作用。如:教师优美准确的示范动作、善意的微笑、眼神的传递、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以及意味着成功的手势等形式,教师便把自己良好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表现了出来。这种感染力还表现在某些必须在地上做的练习中。如:受条件限制,排球教学中前滚翻救球,教师应先在地上做示范,从而感召学生用心去做动作,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接受环境挑战的品质。
二、因材施教,教中施德
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丰富、思想性很强的教材。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
首先:结合体育理论知识,进行德育教育。比如:介绍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历史、一些运动项目在我们国家兴起的历程,奥运会、亚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们国家在参加这些世界大赛中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拼搏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树立起“为国争光,从我做起”的坚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努力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有健康体魄的优秀人才。
其次:在传授不同的体育项目时,对学生产生的德育效果也不同。例如:田径运动中,快速跑能培养学生机敏果断的意志品质;跳远和投掷项目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耐久跑、越野跑的锻炼则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勇于挑战自身极限的意志力有显著作用。在体操武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电视录像、图片展示,建立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的沉着冷静性格的目的。在游戏比赛等集体教学项目中,学生最容易表现出其本质的思想意识和固有行为习惯。尤其对单亲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便他们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努力取得成功。
三、不失时机,多方促德
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活动性,决定学生随时随地都会表露内心世界,体育教师就要把握住这些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体育课堂常规学习的时候,尤其在新学期开始,针对某些思想上对体育课存在错误认识,行动上表现松驰的现象,提出要求,强化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室外课体现在队列队形练习,如:集合、解散要求学生做到快、齐、静。培养学生时间观念,陶冶美的情操。
处理课堂上偶以事件的时候。在体育教学中,常会发生意外事件,这是体育课活动空间造成的,外界干扰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例如:上课时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打球或踢球时伤到对方,学习动作时突然有球飞入练习场地以及课上到中间刮风下雨等。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甚至失去锻炼信心。这时体育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进行处理。对学生正确的思想行为、情绪及时表扬,并杜绝不良影响。让学生对发生的事物分清是非善恶,有正确的感知。
2、进行集体活动项目教学的时候。例如:游戏、球类比赛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强调全局观念。要求个人服从集体利益,在活动中自觉遵守规则,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体育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裁判对双方的判罚。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力争上游奋勇拼搏有精神。
3、体育课考评的时候。体育课教与学的成绩,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状况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志。故此教师应在考核评定过程中,要求学生公平竞争,反对弄虚作假。例如:短跑考试时,教师在考前讲明听到枪声后才能起动,不允许抢跑。在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测验时,要求学生认真计数如实向教师汇报成绩。在考核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补其所短,有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合格的专门人才,必须先注重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成为思想品德高尚,忠于职守,乐于敬业,甘于奉献的教育者。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言传身教,教师影响学生
注重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培养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体育教学神圣而平凡、复杂而艰巨、辛苦而累人,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付出更多的爱和忠诚。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体育教师本身就是德育内容的体现者。体育教师的德育水平、文明礼貌程度对学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才能施教于人。如:体育教师庄重的仪表,强健的体魄,精湛的技艺、简练明确的语言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对技术动作流畅的叙述、形象生动的描绘、带有悬念的提问以及不拘于一种语态的讲解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建立也很有帮助。除了课堂语言,还需要“体态语言”,它是体育教师独特的、有形无声的、带有艺术性的语言,这种语言能对学生起到直观感觉的作用。如:教师优美准确的示范动作、善意的微笑、眼神的传递、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以及意味着成功的手势等形式,教师便把自己良好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表现了出来。这种感染力还表现在某些必须在地上做的练习中。如:受条件限制,排球教学中前滚翻救球,教师应先在地上做示范,从而感召学生用心去做动作,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接受环境挑战的品质。
二、因材施教,教中施德
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丰富、思想性很强的教材。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
首先:结合体育理论知识,进行德育教育。比如:介绍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历史、一些运动项目在我们国家兴起的历程,奥运会、亚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们国家在参加这些世界大赛中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拼搏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树立起“为国争光,从我做起”的坚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努力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有健康体魄的优秀人才。
其次:在传授不同的体育项目时,对学生产生的德育效果也不同。例如:田径运动中,快速跑能培养学生机敏果断的意志品质;跳远和投掷项目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耐久跑、越野跑的锻炼则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勇于挑战自身极限的意志力有显著作用。在体操武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电视录像、图片展示,建立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的沉着冷静性格的目的。在游戏比赛等集体教学项目中,学生最容易表现出其本质的思想意识和固有行为习惯。尤其对单亲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便他们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努力取得成功。
三、不失时机,多方促德
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活动性,决定学生随时随地都会表露内心世界,体育教师就要把握住这些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体育课堂常规学习的时候,尤其在新学期开始,针对某些思想上对体育课存在错误认识,行动上表现松驰的现象,提出要求,强化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室外课体现在队列队形练习,如:集合、解散要求学生做到快、齐、静。培养学生时间观念,陶冶美的情操。
处理课堂上偶以事件的时候。在体育教学中,常会发生意外事件,这是体育课活动空间造成的,外界干扰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例如:上课时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打球或踢球时伤到对方,学习动作时突然有球飞入练习场地以及课上到中间刮风下雨等。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甚至失去锻炼信心。这时体育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进行处理。对学生正确的思想行为、情绪及时表扬,并杜绝不良影响。让学生对发生的事物分清是非善恶,有正确的感知。
2、进行集体活动项目教学的时候。例如:游戏、球类比赛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强调全局观念。要求个人服从集体利益,在活动中自觉遵守规则,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体育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裁判对双方的判罚。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力争上游奋勇拼搏有精神。
3、体育课考评的时候。体育课教与学的成绩,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状况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志。故此教师应在考核评定过程中,要求学生公平竞争,反对弄虚作假。例如:短跑考试时,教师在考前讲明听到枪声后才能起动,不允许抢跑。在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测验时,要求学生认真计数如实向教师汇报成绩。在考核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补其所短,有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