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交流作为人类社会交流思想感情的的重要方式,早已被人们所人认可。所以我认为转化学困生最重要的是语言交流。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转化学困生应从微观入手,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下面,我就转化学困生过程中的语言技巧谈几点看法。
一、要尊重学困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其虚荣心、自尊心都很强,并且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己受不得半点委屈,往往要求别人更多地理解他们。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若你尊重了他,他就会尊重你,反之,师生关系就会越闹越僵,一发不可收拾。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还会使这样的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退步。
与学困生交流,时间、场所很关键。教师要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及时与之交流思想。当学困生犯了错误时,学习上有退步时,应该让班长捎信给他们,让他们课余时间主动来找老师。场所选在办公室外的某个角落,用谈心式的批评,而不是用打架的口气和敌视的目光。对他们尽量少公开批评,若不讲场合、时间,一旦让他们丢了“面子”,有的学生表面上服从,可并没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从此对教师避而远之,心怀怨恨,甚至在课堂上故意捣乱,并且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的学生出现。如若发生这种现象,教师会觉得自己很尴尬,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不能一味地训斥学生,而是与他们多沟通。正如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学困生大多数都存在着某种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实际上,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的长处往往被短处掩盖着,所以教师们要善于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从德智体美劳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当然教师还须讲究工作方法,对学困生要善于公开表扬,公开表扬要胜于单独表扬。2009年我带的一二班中有个叫徐冰冰的女学生,学习成绩是50名学生中的倒数第十名。开学不到一周,我就发现她纪律约束力很差,就像电视中的女侠客。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家访,与家长谈论了如何帮助徐冰冰搞好学习纪律等问题。有了家长的支持,我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课上课下观察她的一言一行。逐渐地我发现徐冰冰同学在文艺方面有些才气,看到她这一闪光点,就叫她担任我班的文艺委员,叫她指导学生排练迎国庆的文艺节目,结果她干得非常不错。我在班会上及时表扬了她,使她发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从那以后,她渐渐地改掉了散漫的坏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热爱劳动,关心班集体,按时完成作业。每当我发现她的点滴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慢慢地,她的学习态度急剧转变,学习成绩居然直线上升。在元旦联欢时,她编排指导的节目在校内荣获一等奖。这样一来,我发现她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在期末考试时,她竟然在班里排到第16名。在初一下半年,我班的其他学困生在她的影响下,也勇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学困生们喊出了口号“不争第一,只求进步”,许多同学变厌学为爱学,班里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厚。在年终期末考试时,我班各科成绩获年级组第一名,真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三、要注意与学生语言交流时的表情、语气、语调
同一句话,若教师不注重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可能会造成师生对立。有一次,我班陈力同学气呼呼地抹着眼泪来找我:“老师,我不上语文课了。”听了他这句话,我并没对他大喊大叫地批评,而是等他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对他說:“陈力,有什么委屈跟老师说说。”我听完他的“委屈”之后才知道,语文老师明明知道他语文成绩不好,还偏偏每节课提问他,他认为是语文老师故意刁难他,给他难堪。我帮他分析了一下他的“委屈”,并开导了他,使他明白了“原来语文老师是在用激将法督促我学好语文,是在帮我,而不是刁难我”。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看到批评他的“火候”到了,严肃说道:“今天是你委屈,还是语文老师委屈?”此时他已涨红了脸,低声说:“我太任性,太不理解老师。下节语文课我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老师道歉,挽回影响。”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善于抓住“火候”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语言的重要性。灵活运用语言技巧,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方法和总结经验。我们应大胆探索教学改革,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要尊重学困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其虚荣心、自尊心都很强,并且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己受不得半点委屈,往往要求别人更多地理解他们。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若你尊重了他,他就会尊重你,反之,师生关系就会越闹越僵,一发不可收拾。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还会使这样的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退步。
与学困生交流,时间、场所很关键。教师要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及时与之交流思想。当学困生犯了错误时,学习上有退步时,应该让班长捎信给他们,让他们课余时间主动来找老师。场所选在办公室外的某个角落,用谈心式的批评,而不是用打架的口气和敌视的目光。对他们尽量少公开批评,若不讲场合、时间,一旦让他们丢了“面子”,有的学生表面上服从,可并没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从此对教师避而远之,心怀怨恨,甚至在课堂上故意捣乱,并且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的学生出现。如若发生这种现象,教师会觉得自己很尴尬,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不能一味地训斥学生,而是与他们多沟通。正如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学困生大多数都存在着某种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实际上,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的长处往往被短处掩盖着,所以教师们要善于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从德智体美劳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当然教师还须讲究工作方法,对学困生要善于公开表扬,公开表扬要胜于单独表扬。2009年我带的一二班中有个叫徐冰冰的女学生,学习成绩是50名学生中的倒数第十名。开学不到一周,我就发现她纪律约束力很差,就像电视中的女侠客。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家访,与家长谈论了如何帮助徐冰冰搞好学习纪律等问题。有了家长的支持,我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课上课下观察她的一言一行。逐渐地我发现徐冰冰同学在文艺方面有些才气,看到她这一闪光点,就叫她担任我班的文艺委员,叫她指导学生排练迎国庆的文艺节目,结果她干得非常不错。我在班会上及时表扬了她,使她发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从那以后,她渐渐地改掉了散漫的坏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热爱劳动,关心班集体,按时完成作业。每当我发现她的点滴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慢慢地,她的学习态度急剧转变,学习成绩居然直线上升。在元旦联欢时,她编排指导的节目在校内荣获一等奖。这样一来,我发现她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在期末考试时,她竟然在班里排到第16名。在初一下半年,我班的其他学困生在她的影响下,也勇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学困生们喊出了口号“不争第一,只求进步”,许多同学变厌学为爱学,班里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厚。在年终期末考试时,我班各科成绩获年级组第一名,真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三、要注意与学生语言交流时的表情、语气、语调
同一句话,若教师不注重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可能会造成师生对立。有一次,我班陈力同学气呼呼地抹着眼泪来找我:“老师,我不上语文课了。”听了他这句话,我并没对他大喊大叫地批评,而是等他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对他說:“陈力,有什么委屈跟老师说说。”我听完他的“委屈”之后才知道,语文老师明明知道他语文成绩不好,还偏偏每节课提问他,他认为是语文老师故意刁难他,给他难堪。我帮他分析了一下他的“委屈”,并开导了他,使他明白了“原来语文老师是在用激将法督促我学好语文,是在帮我,而不是刁难我”。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看到批评他的“火候”到了,严肃说道:“今天是你委屈,还是语文老师委屈?”此时他已涨红了脸,低声说:“我太任性,太不理解老师。下节语文课我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老师道歉,挽回影响。”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善于抓住“火候”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语言的重要性。灵活运用语言技巧,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方法和总结经验。我们应大胆探索教学改革,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