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自我的符号化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e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是自我的一种认知范畴,以及作为对这种认知的再现。主体在世,必然通过具体的身份来确定、展示并规范自我。本文基于对身份的这一理解,探析身份之于自我的意义所在。首先,身份是自我表意的符号化,身份即自我的命名。其次,身份可引发自我作向上或向下的还原。最后,身份之于自我的意义在于,身份是自我认知的符号修辞,使自我得以维系、规范,并将自我意义的诸方面文本化。 “Identity ” is a cognitive category of self, as well as a reproduction of this cognition. The main body is alive, certainly through specific identity to determine, display and regulate themselves.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of identit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identity to self. First, identity is the symbolization of self-expression, identity is self-naming. Second, identity can trigger self-reliance to move up or down. Finally, the significance of identity to self lies in the fact that identity is a symbolic rhetoric of self-awareness that enables the self to maintain, regulate, and textualize aspects of self-importance.
其他文献
文后引文著录的差错较为普遍,本文对两种公开发行的医学图书情报期刊2001年的全部期刊类引文著录的失真性进行了核查分析,并探讨了失真性的防范措施.
采用壳聚糖季铵盐(HTCC)溶液对盐缩丝纤维进行处理,对比和分析了普通桑蚕丝纤维及经HTCC溶液处理前后盐缩丝的表面微观形态、聚集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HTCC
《学记》作为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比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还早300来年。《学记》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学原则和方法,虽历经两千多年,犹熠熠闪光,这是
为了解色素对家蚕生理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吸收与转运,用“2号红X”色素对家蚕(苏雄×荧晓)进行添食试验,测定家蚕5龄幼虫的血液电导率及蛋白含量,同时对所得家蚕茧色荧光抽提
采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利用自制的芦荟纳米银溶液对真丝织物进行功能性整理,研究了银氨浓度、浸渍温度和浸渍时间对真丝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以整理织物的ICP和抑菌率为
用实验室自制的聚合季铵盐(HSDA-HTC)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测试并分析了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抗菌耐洗性及力学和吸湿性能。结果表明,经10 g/L的HSDA-HTC水溶液整理后的桑
先秦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建立了德性伦理体系,其德性总汇分别是仁和公正(正义)。两者相似之处有:以调节人际关系为使命,是利他性美德,诉诸某一规范作为标准,包含、统摄并指导着其他
介绍与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几种资源格式:ASCII和位图、 HTML和XML、SGML、LaTex、PostScript、PDF、多媒体.
目的研究注射用甲基强的松龙的应用剂量对重症SARS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确诊37例使用注射用甲基强的松龙重症SARS患者的用药剂量分为3组,描述性分析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