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奥斯特的《玻璃城》运用了多种后现代创作手法,为人们熟知,而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关怀却常常被忽视。本文认为,《玻璃城》描绘了后现代社会中经验贫乏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主体性危机。小说主人公奎恩在生活中无法积累经验,因而走上了不断模仿他者或曰欲望中介的道路。而模仿对象的幻变,也使构建身份的过程变成了延宕的欲望链条,让主体身陷不断模仿的危机。同时,小说中侦探和被侦查者以各自的方式展开了对经验的追寻,两者都传达了一种对真实经验的渴望。《玻璃城》蕴含两种追寻经验的路径,深刻揭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的主体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