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最为重要。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非逻辑思维表现丰富,对问题的猜想或应急回答,提出怪问题,产生新奇的想象,对问题的顿悟等。从当今的生物教学来看,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有时非逻辑思维却是很关键的。
  关键词:生物教学;培养;非逻辑
  根据自己的理解,就从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智力技能。批判精神的核心是不轻信,重视理性思考,力求寻找合乎逻辑和经验的说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就是要使学生敢于、善于对生命科学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反省和怀疑,有根据地判断和大胆的猜想、反驳、修正,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从而探索未知的生命知识。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增加,学习的深入和认知结构的完善,表现出了不满足于教师和课本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描述和阐释,开始独立地提出质疑,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萌芽,尤其是值得教师倍加呵护。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用科学家的批判精神作示范。理性的批判精神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具有独特性的表现。纵观长期生物学的发展史,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维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科学家进行知识创新的曲折经历。成败得失,无疑会使学生受到前人批判性思维的“神示”。例如,孟德尔对当时比较流行的“融合遗传”理论的质疑,使遗传学两大定律像豌豆花一样迎风绽放;达尔文经过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以大量的证据对统治人们思想几十年的“神创论”的质疑,催生了《物种起源》这一宏篇巨著,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科学家们这种“不惟上,只惟实”的批判精神,读来不能不令今天的学子们心灵震撼,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起到了“无声”的示范作用。
  2、引入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品质,重要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当前探讨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诣,不平衡而又急于解决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究,制造“悖论”反思、析题等手段,创造质疑诱思之境,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生长快,向光侧少,生长慢,背光侧弯向光源。有的学生据此提出疑问:(1)对课本中的“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该如何解?(2)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是向光侧生长素在光下被分解了,还是向背光侧转移了(3)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浓度高,是否有可能能抑制其生长?对于这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延迟判断,迟下结论。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让学生的思路陷入困境可对某问题发生争执而无法深入时,教师应及时点拔,启发思维,搭建“脚手架”使学生克服思维障碍,迈向批判性思维的更高境界。
  3、对书本的质疑。对书本质疑是培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自学课本时要一字一句理解和思考,带着质疑的态度去分析教材语言表达是否科学准确,质疑书本中所列举的示例是否存在例外的现象,从而发现问题。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通过将考虑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背逆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制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是一种通过改变已有事物的因果关系来引发新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新思维。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常用的方式。有些问题从正面往往很难突破,而反过来想一想,先行解决对立面的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逆向思维的形式主要有反转,背逆常规和重点转移等。
  1、逆向反转。逆向反转包括功能性反转,结构性反转和因果关系反转。下面仅以因果关系反转为例来说明逆向反转的思维模式。因果关系反转是指通过改变已有事物的因果关系来引发新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新思维。
  2、背逆常规。背逆常规就是用反常规的方法去思考问题。例如,欲使一盆挺直的花卉形成一侧弯曲的艺术造型,有哪些办法?多数学生想到的是利用植特茎的向光性原理,只有少数学生能想到将花盆侧放或者倒放,同样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3、重点转移。重点转移就是把问题的重点从一方面转换到另一方面。在科學研究或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如能不为原有思维所束缚,抓住偶然现象跟踪求索,则可能导致新奇的创造发明。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为了深入研究葡萄球菌,便对葡萄球菌进行人工培养,但在培养过程中,因青霉孢子的侵入,葡萄球菌被破坏,从而使培养失败。这时,弗莱明便把注意力转到破坏他实验的青霉孢子身上,最终发现了可以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10年的抗菌素。
  在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时,不仅要懂得“为什么必须这样做?”而且还要能理解“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经常性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真正体验到逆向思维在思维中的作用,为创新活动开辟一条新思路。反证法就是这种思维的常用方法。
  总之,逻辑思维虽然具有可靠性的优点,但容易受传统思维的束缚,而非逻辑思维可以突破常规与定势,更具有创造性。所以在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过程中,适当地辅助于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有利于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的生产和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向更高,更新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珂.论高中生物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中学》,2013.
  [2] 余佳.逆向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考试周刊》,2015.
其他文献
1905年前早期留日学生刊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也是中国急于现代化的产物与缩影。正因为如此,该批刊物在资金、经营状况、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外加传
布宁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很早就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布宁研究作为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领域一个富于代表性的现象,亦在很大程度上
企业工会组织是我国工会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环节,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纽带,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也给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提出
精益生产模式,被公认为是目前制造业最佳的生产方式.它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丰田公司,并于80年代初传入中国.在传入中国的30多年里,精益生产模式已经被很多企业所引用,但
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工作经验,结合本企业班组竞赛活动的实际情况,认为班组虽然是最基本的管理组织,但是它不是被动的执行层,它是具有能动作用的,是有着无限的潜力的.笔
【摘 要】对于动画而言,既没有脱离角色的事件也没有与角色无关的场景,人物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动画团队的协作,角色的塑造不是简单的平面造型,而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动画制作过程的问题,所以本文试图从动画整个制作流程出发来诠释角色的塑造。  【關键词】动画角色;造型塑造;动作表演  一、情节塑造  从导演和剧作的角度来看,角色既是主题又是表现故事和剧情的材料和工具,所以对于动画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喷雾等软电离质谱技术用于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对映体标记法、离子 分子反应法以及动力学方法等 3类。通过综述对质谱技术用于手性识
《语言自迩集》作为一部优秀的对外汉语教材,对当前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仍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对其科学性进行了剖析,以期对当前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有所借鉴。 As an excellent
【摘 要】婚姻家庭关系是维系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配偶权是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两大法系配偶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法系配偶权;借鉴意义  一、大陆法系配偶权制度  (1)德国配偶权立法。早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独立等启蒙思想就深入人心,对德国法学界影响巨大。法学界并提出了婚姻契约等观念。由于受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的限制,对夫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