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与传统尸体供肾肾移植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k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心死亡器官捐赠(DCD)供肾与传统尸体供肾肾移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的69例DCD供肾肾移植受者的资料,并根据受者年龄(相差10岁以内)、移植次数和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按1∶2的比例匹配同期138例传统尸体肾移植受者,进行资料比较.结果 DCD肾移植组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和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PNF)的发生率为29.0%和2.9%,而传统尸体肾移植组为13.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r-Meier分析结果表明,DCD肾移植组术后6个月、1年和3年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5.7%、95.7%和93.3%;而传统尸体肾移植组分别为97.8%、97.8%和96.8%,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存活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和14d,DCD肾移植组的移植肾肾小球滤过率低于传统尸体肾移植组(P<0.05),但术后1个月至1年,两组移植肾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术后DGF和PNF发生率较高,但DCD肾移植的长期疗效与传统尸体肾移植相当,DCD供肾可以作为替代传统尸体供肾的良好来源。

其他文献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单一的器官移植,如肝、肾、胰腺、心脏、肺脏、小肠等的移植已经成为相应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若同时出现2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单一的器官移植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特别是取自同一供者的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现对与腹部器官(含肾脏
期刊
脑出血后因血肿对脑组织的机械压迫、脑水肿的继发损害和局部的炎症反应等所致的细胞凋亡,使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的恢复变得异常困难[1-2].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修复受损的神经元确实不易,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能切实有效地修复受损脑组织的方法.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在特定的微环境中向神经组织细胞分化[3],因此干细胞移植
期刊
脑死亡供者是现今国际上移植界所倡导的主要器官来源,但接受脑死亡供肾的患者出现移植后肾功能恢复延迟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危险明显增高.脑死亡患者脑部发生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导致炎症介质入血,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调节微血管通透性,它通过在维持血管内皮完整及稳定性上的关键作用,发挥其在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中的重要作用.现就
期刊
目的 分析胰肾联合移植后并发症外科治疗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2月至2012年6月单中心实施胰肾联合移植70例的临床资料,对受者术后因并发症而行外科治疗的原因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肾联合移植后因并发症而行外科治疗者有16例,占总例数的22.9%,其中4例接受多次手术。再手术原因主要包括血尿(2例)、腹腔出血(4例)、腹腔感染(4例)、胰腺血栓形成(4例)、移植肾动脉破裂(2例)、
为了鼓励广大器官移植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应用麦考酚酸(MPA)类药物,现《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向广大医师征集与MPA类药物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和进展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期刊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肝移植后少见的并发症,也少见明确而系统的报道.陈虹等[1]报道,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结核感染的发生率为1.04%,其中结核性胸膜炎仅1例.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器官移植受者具有更强的侵袭力[2],加上传统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以及与免疫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器官移植受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差[3-4].2002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共施行肝移植1347例次,术后并发结核性渗出性
期刊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我刊第八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精神,尝试在编委比较集中的地区召开地区审稿会,以发挥全体编委的作用,充分体现“大家的杂志大家办”,继广州、北京、郑州地区审稿会后,本刊2013年第5次定稿会暨上海地区审稿会于2013年5月16日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召开,主要议题是审定拟刊出稿件。在本刊副总编辑、
期刊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血他克莫司(Tac)浓度对受者血脂、空腹血糖(FB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肾移植后规律应用Tac+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抗排斥反应治疗,且术前血脂、血糖水平正常的受者为研究对象.术后不同时点根据受者血Tac浓度与正常范围比较,将受者分为高浓度组、正常组和低浓度组,监测血Tac浓度谷值、血脂及FBG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并比较术后不同时段3组间血脂、FBG水平的差异.结果
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CLTR)联合主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器官捐献技术标准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7日在天津赛象酒店落下帷幕.与会代表主要来自3个移植中心和CLTR,共30余人.会议的目的是初步建立"中国器官捐献合作组",统一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技术操作规范.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院长对会议的召开致以诚挚的
期刊
目前认为,移植肾慢性功能丧失是影响受者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病因复杂,包括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前者包括组织相容性、抗体的作用等;后者的范围更为广泛,包括早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移植后病毒感染、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供肾的相关因素(供肾的体积与受者不匹配、性别差异、低龄或者高龄供者、扩大标准的供肾等)、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及原发病复发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