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技术及其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检测技术是进行病原检测、鉴定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主要在能结合单链核酸(寡核苷酸引物)的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和链置换DNA聚合酶3种酶的作用下等温扩增DNA或RNA,具有操作便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反应迅速等优点,可实现对疾病的现场诊断。作者简述了RPA技术的反应体系组成、反应原理、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以及扩增产物的检测方法等,介绍了RPA技术在动物重要病毒性、
其他文献
目的:以“分解主客法”为理论基础,探讨院内制剂慢萎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CAG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40例用慢萎颗粒治疗,对照组40例用胃复春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文献,构建骨关节炎方药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
目的探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在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治疗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对照
本研究旨在对广灵驴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究DGAT2基因在广灵驴脂肪沉积和提高乳脂率等方面的作用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NI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A
试验旨在制备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parvovirus,MEV)可溶性VP2蛋白及其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优化并合成MEV VP 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