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新村”:黄质夫先生的乡村教育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27年至1937年,黄质夫先生在南京栖霞山下,本着“乡村教育是救国的惟一政策”的宗旨,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育实践,经过艰苦创业,从校舍建设、延揽良师、开拓创新等方面入手,把栖霞乡村师范从一所破败不堪的学校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学校,走出了一条有声有色的乡村教育之路。
  【关键词】黄质夫;乡村教育;栖霞新村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3-0074-02
  【作者简介】1.徐兴昶,南京市栖霞区(南京,210000)文史撰稿人;2.黄大卫,东南大学(南京,211189)党委常委、副校长。
  1927年至1937年,黄质夫先生在栖霞山下,本着“乡村教育是救国的惟一政策”的宗旨,苦心谋划,惨淡经营,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育实践,把栖霞乡村师范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学校,并且将以学校为中心的“栖霞新村”建设得有声有色。
  艰苦办学
  1927年秋,南京中学校长邰爽秋聘请黄质夫为南中乡村师范科主任。初到栖霞时面对眼前破败的校园,黄质夫毅然选择了走“艰苦创业”之路。首先是基础建設,一年就“添建新校舍四十五间,作浴室、医疗室、工场、寝室等之用,并将旧有房屋大加修葺,辟为图书馆、科学馆、农民教育馆、储藏室等。”1929年,经过两年的建设,学校已初具规模,其后建造教师住宅、礼堂,还在山上建了一座气象观察台,铺设道路,建造花圃。为方便大家行走于学校与栖霞山火车站之间,黄质夫联络车站(获赠煤屑200吨)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合力铺设一公里长的三合土道路。
  黄质夫先生重视实验室与图书馆的建设,花费巨资添置实验器材与图书,在同类学校中达到一流水平。校园文化建设也极具特色,校门建成牌楼式样,上书孙中山语录:“人生以服务为宗旨。”两旁自撰对联一副:“耕读一堂,得天下英才而教;弦歌四野,树乡村文化之基。”
  延揽良师
  办好一所学校,校长是灵魂,教师是根本。黄质夫选聘教师要求甚严,不仅看其能否胜任教学,还要看其人品是否堪为“社会之楷模”。当时校长和教师都实行聘任制,良师名师本就难聘,何况远离城市的偏远乡村。但黄质夫以其慧眼和魅力请来了一些优秀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能教好本专业的课程,还能编写教材,各任课教师都能写会画、各具才能。其中还有多位学者、作家,有颇多建树。为了让教师能安心在栖霞工作,黄质夫专为教师建造了当时条件最好的住房。他对教师要求严格,也十分敬重,更要求学生尊敬教师服从管理。教师们工作虽十分辛苦,但都敬业爱生,他们感到在这里工作“有尊严,有秩序,有价值,有自由,有乐趣”,因而甘于奉献,无怨无悔。
  一所学校,有一个勇于开拓、敢于担责的校长作为灵魂,有一批学高行正、同心同德的优秀教师作为根本,有良好的校园、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作为保障,这样的学校必然在同侪中脱颖而出,栖霞乡师就是这样的师范学校!
  开拓创新
  1.改革教学方法。
  黄质夫要求教师,除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可视学科性质与教学内容,选用讨论法、习述法、演讲法、问题法、图书馆法、实验室法、观察法、调查法、鉴赏法、练习法等,提倡学生自学辅导,达到自主研究。这些对于学生日后的进修提高、独立成长增添了动力。
  2.提倡学生自治。
  黄质夫为了学生毕业后独处乡村的需要,要求学生在学校要“发展自我”,即“自学、自治、自立、自决。”建立学生值日制度,实行自我服务,如宿舍、教室的清洁整理,室内外大扫除,挑水、烧水,女生还护理生病同学,为同学缝补衣物,全校学生还参与农场、工场管理。这些举措推进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提高了学生自治能力,锻炼了学生管理才干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管教养卫我们都能担”的教育目标。
  3.开门办学。
  栖霞乡师完全向社会开放,黄质夫确信“乡民是我们的好友”。学校没有围墙,不设传达室,村民和游客随时可以走进学校,到图书馆看书,在茶馆喝茶,在娱乐室下棋……每一个进入学校的人,无不为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所熏染。学生也能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向社会学习,提高了改造乡村、建设乡村的本领。
  培养“领袖”
  黄质夫以举办乡村教育来实现其教育救国的抱负,除身体力行办好学校外,还寄希望于广大的乡村师范学生,使他们成为新文化的传播者,新生活的倡导者,农业改良的推广者,“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
  1.严把入学关。
  在《栖霞乡师招生简则》中,开宗明义地昭示其宗旨是“培养优良小学教师及改进农村之人才。”入学条件除学历、年龄等条件外,还必须是“身体强壮,思想稳健,行为端正,能刻苦耐劳者,有乡居兴趣而愿终身从事教育事业者”。
  2.开创入学考试。
  据秦羽如、葛庆文的回忆:“首先要农作考试,锄草挖地,合格后方能参加笔试。”黄校长认为乡村师范要面向农村,培养的师范生必须适应农村的艰苦环境。这一考试方法,创几千年教育之新。笔试很严,题目比一般学校更难。
  3.注重品德教育。
  “在校为好学生,出校为好教师,以将来做先生的责任做学生,以永远做学生的态度做先生。”做一流的校长、选一流的教师、办一流的学校,意在造就一流的学生。栖霞乡师的学生没有辜负师长的希望,毕业生在全国各地担任不同职务、从事不同工作,都备受欢迎。
  心系三农
  黄质夫先生出身乡村,深知乡村的贫困和农民愚昧的状况。他抱定“改造乡村的唯一工具就是教育”的宗旨,主张“利用教育的力量,实现乡村教育化,”他对栖霞乡师附近的村庄进行调查研究、规划组织,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创造性地组织了“栖霞新村”,希望借此帮助农民通过“改良农村组织、改善农民生活、普及农村教育、提倡农村娱乐、培养农民道德”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
  “栖霞新村”建设被人赞为“模范新村”“乡村乐境”“艺术化的乡村”“农村福星”,赞扬栖霞乡师是“乡村改造的先锋”“乡村建设的开拓者”。今天来看,“栖霞新村”这种新生事物在中国教育史上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黄质夫作为校长,并没有行政权力,无从发号施令,也没有雄厚的经济支撑,无力施舍赠予。他带给农民的只有一颗赤子之心和勇于担当的气概。在黄质夫的众多创新之中,新村建设是最独特的创新。“栖霞新村”开展的三大类活动,正是今天“三农”问题所涉及的,是黄质夫对中国教育最有价值的贡献。它与当时一些“模范村”“试验区”相比,毫不逊色。当然,乡村师范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由于各种外在社会因素的限制,彻底改变农村面貌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栖霞新村”的历史记忆,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其他文献
以一个复杂大型滑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影响滑坡的敏感因素、破坏方式及其稳定性验算的分析研究和对设计过程的叙述,说明了滑坡治理过程中动态设计的重
三诺iFi-725音箱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设计之后,终于在两周前正式发布。这款产品不仅是2007年国内多媒体音箱市场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也是三诺历史上所研发的最为复杂的一款音箱。
就像当初手机迅速侵入每个人的生活一样,近年以来,笔记本电脑融入生活的态势并不比手机逊色多少,它已逐渐成为生活工作的必备品。面对每日陪伴左右的爱本,种种应用之下的磨损、腐
提出了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详细地介绍了智能化楼宇电气接地的种类及措施,探讨了TN-S系统的特点,并指出了TN-S系统的适用范围,可供智能楼宇电气接地工程参
如果有人评选2008年最热门的词语,相信“和谐”和“节能”两个词语一定会当仁不让的成为前两名,2008年被称为节能减排的攻坚之年毫不为过。做为一个用电大户,网吧在这场节能减排
在变革中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造就了新一批成功人士。与所谓的大款不同的是除了拥有财富外,新成功人士还拥有成熟的思想与智慧。风度、气质,人格魅力……这一切都在不经意间的举手
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支护机理,结合具体工程,并根据淮南矿区深井高地应力等复杂地质条件,研究锚索加固技术在深井高应力煤巷中的应用,介绍了锚索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指出该技术是解决
【摘 要】借助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有利于学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找到更加多元的切入点,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正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依托课程基地的建设在育人新模式的构建中做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系统整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72-01  【作
【摘要】“责任伦理”是一种道德伦理,强调公民对自己行为的预见性与可控性,并敢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道德理念,旨在培养公民的行为自觉和责任担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高中政治教学中“责任伦理”教育有以下几种路径:一是在文本研读中涵咏;二是在案例探讨中感悟;三是在活动参与中建构。  【关键词】责任伦理;政治教学;公民培育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