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旦:故事从气球开始

来源 :小说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_xi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曾三度将作品带去威尼斯电影节,但万玛才旦低调沉稳,藏锋敛锷。
  他既写小说也拍电影,在两种形式间游走:“文字有文字的优势,影像有影像的优势。可能文学创作更接近内心,是自由的创作,没有限制。”
  是什么造就了万玛才旦的风格,着眼于坚硬的现实,却不失飞扬的魔幻色彩?试图从他的阅读中找出线索,没想到这条线引领我们扎进西藏的民间文学,走入来自高原的灵魂。
  我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
  万玛才旦和他的电影《气球》入围了201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小说《气球》收录在他的短篇小说集《乌金的牙齿》中。
  万玛才旦保持着这样的创作方式,一边是电影,一边是小说,一个灵魂放入两具躯体中,不同的表现方式相互渗透,又互为补充。有时先有小说,比如《塔洛》,然后万玛才旦再把它改编成剧本,寻找投资拍电影;有时,灵感带给他很多画面,他将之落于剧本之上,再生成小说,比如《气球》。
  《气球》的灵感来得突然。2010年冬,万玛才旦住在北京中关村,某天他独自走在街上,看见一枚气球在马路中间飘,“我的好多小说就是这么来的,有时看到一个景象,有时因为跟人聊天,有了创作的冲动,顺着线索做一番构思”。 万玛才旦先想到结局,气球炸掉或飘走,结局之上,再搭建整个故事。
  读过小说或看过电影,会知道这里的“气球”实际上指的是避孕套。电影的开场戏是小孩子把避孕套吹成气球,透过它,观察着自家的羊。故事背景设定在1990年代,当时还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身边的女性亲戚还有朋友那里,万玛才旦听说了许多故事,它们储存在记忆中,因“街上的气球”而复活,剧本创作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2002年,万玛才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系统地学习电影。“在那之后,我对影像积累了些经验。从事电影创作工作让我知道什么作品适合改编,什么题材适合电影。像《乌金的牙齿》里的小说,我觉得每一篇都可以改编成剧本——也可能是受电影的影响,现在写作时,我脑中的画面感会更强。”
  有些作家写东西反复斟酌,悉心打磨,万玛才旦不是这样的,他保持着粗犷的风格,一鼓作气。“有了灵感,我立刻写下来,不然那种冲动就没了,若不是一口气写完它,放几天感觉也变了,不再是想要的东西;写得很顺的时候,停下来过个两三天再接着写,有种很难续上的感觉。我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那种先创作一个大纲或梗概,然后查资料一点一点补充完善的方式不适合我。”他承认短篇小说写起来更得心应手,“做电影之后多出许多杂事,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写东西。短篇小说只会占用我很短的时间,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我沉湎于这些材料的时间愈久,原先所持的态度就愈少
  很小的时候,万玛才旦在村里捡到一本书,封皮已遗失,也难说内页是完整的,书上有文字,有插图,他一页一页看下去,像书中的萨桑国王一样,情不自禁地希望书页如潮水涌动,无限延续,长大后知道这本书是《一千零一夜》。
  一个藏族孩子捡到一本外国的插图书,像极了一则民间故事的开头。
  “打小我就听很多老人讲故事。那时的娱乐活动也不多,藏族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大家聚在一起,我有种想听故事的冲动。”总有一个人起头,像故事会开场。口口相传是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故事在不同的人的口中流转,通过喉舌翻越山川和河流,每个讲故事的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对故事进行修改,添枝加叶。若是有心,走去不同的地方,便可以搜集到不同的版本。
  就像卡尔维诺。1950年代,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对意大利民间故事进行整理、筛选和编写,在这个过程中,卡尔维诺保留下大量民间故事原本的风貌。
  藏族也有一本这样的民间故事书,专业是藏汉翻译的万玛才旦将这部藏语民间文学作品译成汉语,名叫《说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故事’其实跟故事讲述的方式有关。”它的结构和《一千零一夜》相似:
  传说中,有一具如意宝尸,带回它,就可以让人间遍地财宝。但有个条件,背它回去的人一路上不能说话,一说话,如意宝尸便会飞走。如意宝尸擅长讲故事,讲到关键的地方就会停下,背尸的人忘了禁忌,忍不住开口问:“后来怎么样了?”一问,如意宝尸就飞走了。
  卡尔维诺曾说:“意大利民间故事在根本上是绚丽多姿、情趣横溢、构思新颖的……我沉湎于这些材料的时间愈久,原先所持的态度就愈少。”万玛才旦对藏族民间故事也有着同样深厚而灼热的情感,他感叹人们知之甚少,更遗憾的是,译成汉语的很多藏族故事,“几乎已经看不到藏族语言的华彩”。
  2009年,万玛才旦拍了一部电影。片中,导演和摄影师希望拍摄取自佛经的传统藏戏《智美更登》。他们走遍跟藏戏有关的村庄、寺院和城镇,只为找到一个还能扮演“智美更登”的男人,上演这出濒临失传的藏戏。电影的名字就叫《寻找智美更登》。
  记忆需要保持一些距离
  现在想读什么书,第一时间打开APP下单,或者干脆买电子书,获取越容易,真正读完它们反倒变得越难。未读的、想读的、“终有一天要读的”存了许多,对“一本书得来不易”的喜悦早就无从体会,无法想象。
  万玛才旦曾在老家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订阅了很多文学杂志,如《小说选刊》《小说月刊》,每期都读。
  “当时我对文学很饥渴,杂志一到,才几天就全看完了。”他记得,曾在杂志上读到博尔赫斯的一些片段,还找到一则广告,得知浙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博尔赫斯作品集,“我们那儿是买不到的,我就想办法托人在省城买”。物质匮乏时,多数人会让熟人去省城带所谓的“物资”,万玛才旦觉得,“我就那么点需求,用的差不多就行,在哪儿都能买到,可书,有的书,只在某些地方才有,有时需要自己直接联系出版社,把钱先汇过去,等出版社邮寄过来”。当时他的工资是九十多块钱,买书往往占掉工资的一大部分。
  万玛才旦喜欢阅读西方作家的作品,很多人以为万玛才旦的电影和小说中的魔幻现实部分是受拉美文学的影响,但他却说:“藏族的传统文学作品,其现实主义写法相对较弱,反而是奇幻的,甚至带点魔幻的写法是很发达的。藏族文学的传统里有这些东西,或许跟地域、文化有关联吧。”
  万玛才旦想起作家扎西达娃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在高海拔地区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人会产生一些幻觉,幻觉会给创作带来某些东西。万玛才旦自己也有类似的体验,在海拔5500米的可可西里,拍摄电影《撞死了一只羊》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工作人员因高原反应昏迷入院,同样也是在这里,万玛才旦捕捉到了奇幻的影像,念头自己冒了出来,如同高原的馈赠。他将它们加入到电影之中。
  万玛才旦曾在北京待过十年,现在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青海,但往事似乎更清晰了,“童年的记忆会回到你身边。记忆需要保持一些距离,如追忆似水年华一般,某个物件唤起了记忆深处的东西”。
  万玛才旦×他的书单
  在采访中,万玛才旦时不时会提到他钟爱的作家。最后邀请他推荐书单时,万玛才旦停顿了一下,说,就刚才的几位吧。再梳理一遍,才发现,他自己写短篇小说,喜欢的也大都是短篇小说大师。分别后不久,万玛才旦应我们的要求发来他站在自家书橱前的照片,其中也藏有他私人的阅读趣味。
  《最后的访谈》系列
  “这套书很厉害,选的几位大作家都是我喜欢的,包括海明威、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虽然有些访谈我早前在其他地方读过,但这次以‘最后的访谈’这种形式展现,非常好,感觉他们的变化终于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刻。”
  《米格尔街》(V.S.奈保尔)
  “奈保尔的短篇集,是他年轻时的作品,但已展現出讲故事的才华。奈保尔对自己生长的土地的情感流淌在文字间,生动也深刻。看小说时,我会想到自己成长的环境、身边的人,产生一种要把这些人事写下来的冲动。它对我很有启发。”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
  “自选集几乎收了卡佛所有重要的短篇小说。后面出过一本《新手》,是未经编辑改动和删减的卡佛自己的版本。我个人倒不是很喜欢后一个版本。卡佛所描绘的——不能说是苦难,试图总结它很难,他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出很多东西,充满了力量。”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
  “海明威值得推荐的作品太多了,他是著作等身啊,像《乞力马扎罗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等,我都喜欢。这类小说需要作者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才能提炼出来。他的写作方法是所谓的‘冰山原则’,把很多东西藏起来。”
其他文献
“荆轲刺秦王用的匕首,相传是战国时徐夫人所铸的‘残虹’,据说是用天上坠落的星辰碎片打造而成。”  阿越边把VHS录像带推进二手的松下录像机里,边对同样爱好收藏的老王说,要播放的正是老版香港电视剧《秦始皇》,刘永演的嬴政被刘松仁演的荆轲用这把残虹刺杀未遂,之后便一统天下,开启封建王朝。  阿越喜爱收集旧的影音物事,从录像带、黑膠唱片到磁带,不像现在的青年人习惯网络数字免费下载,他觉得观看和收听模拟制
2016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农业工作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继续集中资金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用于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农机购置补贴。重点选择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急需的机具品目敞开补贴,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扩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范围,集中资金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产业融合典型模式,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机制和办法。  农业
王海洋随身带着两个手机,一个接工作电话,另一个接私人电话。  他在南京开了一家架子鼓培训学校,专门教各种年纪的小朋友打鼓。在他的那个朋友圈里,一个个家长都在晒娃。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知名摇滚乐队“野外合作社”主唱。在他的这个朋友圈里,有他爱恨情仇的生活,以及和音乐相关的一切。  今年3月,“野外合作社”巡演到上海,万代南梦宫挤得水泄不通,空气里凝着热气。台下,是他们的歌迷,喊着歌名,喊着王海洋的
月季是我国重要的美化环境的树种,在北方地区冬季幼树常发生抽条问题,表现出枝条从上到下干死,严重时整株干死。月季抽条发生主要在早春枝条发芽前,这时气温逐步升高,说明抽条发生的原因不是冻害,而是生理干旱引起的。下面谈谈月季幼树冬季抽条的解决办法。  1. 整株埋土 月季枝条丛生,同时比较软,对于幼树一般栽种第一年可以用土埋起来,防止水分蒸发,到翌年春季露出土面的幼树生长良好。  2. 埋大土堆 这是目
老金急死了。他知道现在说得再大声也没有人会听,但是他受不了,汤要干了啊!烧干掉也就算了,锅子要坏掉了啊。这个锅子是双立人的啊,他从欧洲扛回来的啊。他买了一套。太划算了,一套是国内一只的价格哦!老金扛着过海关的时候,觉得之前吃的十几天生菜叶子,值了!  锅子里的汤在慢慢沸腾,老金只能在煤气灶前面来回走。然后,他听到门打开的声音,女儿换拖鞋的声音,爬完楼梯的老婆在门口喘气的声音。  老婆一边擦汗一边走
黑暗之中,深红色的金丝绒帷幕缓缓拉开,音乐响起,如水一般划过皮肤,她打了个寒噤,忙把外套重新披上。一男一女两个舞者戴上面具互相试探, 精心策划步步为营,偏起舞时却如连体婴般痴缠在一起,不肯放手。她拉紧领口的衣服,眼角有两行泪流了下来。她偷偷地擦掉,不敢被人发现。  周六的晚上大概是一个星期中最放松的时光,稍作休息后暂时无需担心下周的工作。他懒懒地躺在自家客厅的沙发里打游戏,这个新游戏,场景逼真,情
东北蝲蛄,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正螯虾科(蝲蛄科)、蝲蛄属,是世界淡水鳌虾的一种,中文学名东北螯虾、东北黑鳌虾,俗称蝲蛄、水蝲蛄、蝲蛄夹、石蟹等。  东北蝲蛄肉质松软、容易消化,对身体虚弱及病后需要调养者来说是极好的食品。东北蝲蛄含有丰富的镁,对心脏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对小儿、孕妇具有补益功效。研究者还发现,蝲蛄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第一次见到埃特加·凯雷特是在复旦创意写作班的课堂上。大概因为上海的雾霾,也可能是前一天与上海诗人们的城市漫游耗尽了气力,他灰白着一张脸,细不可闻的声音里还掺杂很重的鼻音,全程有如自言自语。在他的散文中讲到过这样的情景:舱门封闭后十几小时的飞行,把他运到了十几个陌生人面前,他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有可能照着既定的文本,也有可能天马行空即兴发挥一气,全看当时的心情,事后则得依靠护照上的戳记来回忆到底去的
12月13日,连续第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气象台宣布“因此12月9日本市已進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季节定义的追溯法则让爱冬眠的人白白浪费了五天。  12月14日,开始冬眠。在梦里学习时间旅行。学会用7分钟穿越到7分钟后的未来。后来在梦里老了10岁。那一年花了10分钟才穿越到7分钟后。  12月16日,梦见一个每走一步就矮一点点的女人,她的脸很像丈母娘。丈母娘,尺母娘,寸母娘……我试图为她的
初到特拉维夫时,我在希伯来语学校里结识了一位日本留学生,青木君。整个学校只有我们两个东亚人,因此很快认识了。  青木君比我年轻几岁,平头,运动服,网球鞋,双肩包,表情认真,待人诚恳,是标准的日本好学生。然而在中东这样混乱的地方,人员背景五花八门,文弱的亚洲学生是学校里最容易被欺压的一类。他们不来惹我这种胡子拉碴的独居混混,住在学生公寓的青木君却总是成为被捉弄的对象。一到放课午休,他们就打发他去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