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中某些理论假设与实践模式的反思批判——直面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底线”状况

来源 :泰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f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合理性、有效性问题日渐突出.对学校课堂德育中的"灌输--说教"模式、班级德育中的"人情--管理"模式、学校德育中的"集会--教化"模式等习惯化的实践模式进行反思,对关乎此模式合理有效前提的理论假设进行批判,从而使我们能够直面学校德育的"底线"并为"底线"教育的实施奠基.
其他文献
在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中,观察--思维体系主张写作源于生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巨大嬗变,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他们易受各种新生事物和思潮的影响,重新构建有别于传统的崭新的人生观、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高校大多数青年教师人生价值观是集体主义占主导地位,"三育人"一直是广大青年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但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人
通过对各类学校的考察,发现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建立起比较先进的市场化运行规范.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像高校发展的多样化和投资的多元化,政府间接管理下的学校内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