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呼伦贝尔家庭牧场肉羊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评估及对比分析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谢尔塔拉镇(农牧区)与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苏木(纯牧区)家庭牧场肉羊温室气体排放,以寻求养殖业发展的有效减排措施.在《200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基础上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肉羊温室气体计算方法,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对农牧区和纯牧区共12个家庭牧场肉羊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比较研究.以肉羊出栏时1kg活体质量为功能单位,结果表明,农牧区出栏1kg肉羊活体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q计)为26.74 kg,纯牧区为13.88 kg,前者为后者排放强度的1.92倍.在肉羊温室气体排放功能单位上,肠道甲烷排放量最多,分别为19.81 kg和10.94 kg,粪便管理系统排放量分别为5.12 kg和2.86 kg,饲料粮种植运输环节排放量分别为1.50 kg和1.62 kg.在农牧区与纯牧区调研牧户的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肠道甲烷排放为最大排放源,分别为58.51 t和198.09 t;其次是粪便管理系统排放,排放总量分别为14.73 t和52.39 t;饲料粮种植运输环节排放量分别为2.98 t和22.45 t.本研究表明农牧区出栏1kg的肉羊活体质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于纯牧区,两区域在肠道甲烷、粪便管理系统、打草柴油消耗与农资运输环节中差异显著,其中肠道甲烷排放在总排放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他文献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视角,利用2005-2019年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以科学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城市创新的影响、传导机制及政策示范效果.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创新,且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而对城市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作用渠道的影响效果在不同的城市区位、等级和规模下存在异质性;“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实施存在扩散
基于新时期目标要求,运用熵值协调函数、重心-SDE模型等方法,对2006-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空间关联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总体偏低,高质量城镇化区域大体沿以沿海和沿江为主轴的“T”型轨迹持续拓展,省域间发展的异质性先扩散后收敛.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重心整体向西偏南方向迁移了 40.886公里,空间布局动态上表现为先扩散后集聚的演化趋势;省域间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较高强度的空间依赖,经济增长滞后成为了当前多数省区新型城镇化质量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企业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程序,把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构建了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59个指标的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综合评估了 2006-2019年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各维度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逐年提高,各维度子系统整体上升,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分别是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指出应加快落实和推动“扬优势,促协调,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北京发展样板.
不同人工林类型会对土壤碳汇潜力产生影响,为科学评价不同人工植被恢复下土壤碳汇功能作出的响应,需要确定不同人工林土壤碳库储量及其稳定性变化.选择云南省楚雄州白依河国有林场内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P)纯林、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Q)纯林、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PQ)、黑荆树(Acacia meamsii,AC)纯林和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AL)纯林5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5种人工林土壤的C∶N、δ13C、有机碳含量(SOC)和易氧化有机碳(R
底栖藻类和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的重要初级生产者,是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对象,主要受到水体营养状况、附着藻类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系统的水体理化因子、底栖细鞘丝藻和苦草生物量、苦草丙二醛含量等指标,评估光照对底栖细鞘丝藻和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 显示水体pH、DO与光照强度显著正相关(P<0.05);底栖细鞘丝藻在弱光照下(≤ 2 mol m2 s-1)的生物量较低,中等光照(9-18 mol m-2 s-1)条件下的生物量最高,当光照强度≥27 mol m2 s-1时,细
餐厨垃圾黑水虻转化技术因其周期短、转化效率高、昆虫制品价值潜力大等优点而受到重视,但对黑水虻生物转化后的残留物的再处理鲜见报道.结合生化测试和波谱分析,在为期49 d的残留物条垛式二次堆肥过程中,研究物料的生化特征及其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 显示:堆体物料温度在7d内快速升至63.8℃,之后缓慢降低至结束时的27.7℃,物料含水量从初始的65.4%逐步下降至38.6%,处理后物料DOM、速效磷、总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69.1%、41
运用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基于地方财政自主性的视角,厘清府际合作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以2008-2017年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地级市为样本,使用Tobit模型检验横向合作与纵向干预两种府际合作形式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以及财政自主性对府际合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纵向干预对于区域环境治理绩效存在更为积极的效果,财政自主性对府际合作的调节在不同城市群中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分组回归结果显示,纵向干预与财政自主性均显著提升了经济较发达城市的环境治理绩效,府际合作与财政自主性对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环境治理绩
为探究香蕉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H+ cotransporter或sucrose transporters,SUCs或SUTs)家族成员的分子特性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香蕉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蛋白结构域及特性、基因及蛋白序列组分、分子进化树、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在不同低温处理下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 显示:香蕉A(Musa acuminata)基因组与香蕉B(Musa balbisiana)基因组中各存在6条SUT基因,分别命名为MaSUT1-6、MbS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良好的水质指示生物,但目前广泛采用评价方法的计算相对较复杂、对分类鉴定能力要求高,极大地限制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应用于水质的生物评价.基于鄱阳湖湿地30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数据,通过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based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的相关性分析及参照点、受损点间的判别能力分析,从8个候选指数中筛选出适合于鄱阳湖湿地水质的快速生物评价指数.结果 显示:(1) Ma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