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趣的生物课堂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n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科学的探究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侧重科研的某一方面还是全过程,都要求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探究学习活动中要精心策划,把学生引导得更深,使学生探究得更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尽可能地创设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并把他们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并设计出几种可行的探究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研究的主题,在科学探究中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生物的科学素养和兴趣。
  关键词:有趣 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69
  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怎样才能让生物课堂变得高效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也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潮流。如何才能让生物课堂更有趣,这里面包含的因素很多,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无论老師的讲解多么精彩,教师若想让学生学得有兴趣,一定要有效地提问,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让课堂保持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的状态,而提问这种方式就能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问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心理有这样的意识:老师在等待我的回答,老师在关注我的思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这种对话、互动式的提问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体现了生物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提出问题,让老师解答,激发学生探求欲望
  苏霍姆琳斯基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会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学生对周围的食物特别好奇,有许多老师都预想不到的疑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这种知识饥渴。如果学生出题之后,教学时间不够多,教师要随机应变,把问题转移到下一节课的内容上去,也为学生自学下节课埋下伏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让学生饶有兴趣的阅读,深入了解所学内容
  阅读是人的心理需求在行为上的体现,学生的生物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也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活动来实现。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阅读是一种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反复多次逐步加深的理解过程。对材料的选择应以短小,简练为准,阅读方式应多样化、多元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增添生物课堂兴趣,使学生对各种生物文献的阅读兴趣,经常保持意犹未尽的状态。
  四、教师要有画龙点睛的讲解,把握课堂的重点
  课堂上学生活动固然重要,但老师的精讲更为重要。讲解就是向学生说明、解释事实和论证道理,进行科学、有论据的逻辑推理,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初中生物中有关遗传、遗传变异、生理功能等知识的教学,应常用讲解法。教师的讲解,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解惑和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重要的是为了启迪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讲解知识时,可以做手势或借用身边随处可见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当然,教师的讲解也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囫囵吞枣,而是要画龙点睛,精讲重点,关注热点,寻找疑点,解决难点。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五、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生物课堂学习的关键环节
  采用科学的探究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侧重科研的某一方面还是全过程,都要求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探究学习活动中要精心策划,把学生引导得更深,使学生探究得更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尽可能地创设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并把他们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并设计出几种可行的探究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研究的主题,在科学探究中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生物的科学素养和兴趣。
  我想,如果每位生物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上几点,生物课堂就一定会效率倍增,趣味横生,绽放异彩的!
其他文献
行政伦理学是研究行政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指导人们正确行政的理论指导.李世民是唐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开创了贞观之治,那么在他成功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遵循了行政伦理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看,矛盾观点一直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杰出贡献者,他们的矛盾观从整体上看是一脉相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深化,德育教育被提上日程,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促使教
摘 要:教育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是以人的发展为起点,就必须也应该特别地重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利用各地的地方特色与地方优势,挖掘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选择与编写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使课程和教材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认识 思考 背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在“听、说、读、写”的学习中,写作是一项较难的内容,很多学生都反感写作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就要多下功夫.在作为课上,教师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经典;激活学生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生掌握预算知识的能力,并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对“建筑工程预算”课教学的目标进行了制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对于语言产生的误解,孟子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他认为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
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行为的作用.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