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融合要终结的不仅是“不孕不育”问题

来源 :电脑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h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斯·布朗(Louise Brown)住在英国布里斯托尔,是当地一家海运公司的职员,2004年,她与当地安保部门官员结婚并在两年后得子。
  她的生活和身边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要比部分人更加甜蜜而美好。但路易斯的另一个身份却又注定让她与众不同——40年前,她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身份呱呱坠地。
  试管婴儿的40年:曾被看作是“超越核武的威胁”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特殊,一直到10岁,我还被自己的出生方式困扰。不过现在,我看到有那么多通过同样方式出生的婴儿,我已经能正确看待自己。”还有三个月就要迈入不惑之年的路易斯,对自己的特殊身份早已释然。
  路易斯的父母约翰·布朗(John Brown)和莱斯莉·布朗(Leslie Brown)是英国的一对不孕夫妇,1977年,9年努力未果的夫妇二人正式向剑桥大学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Robert Edward)和妇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Patrick Steptoe)求助。
  这两位科学家在实验室用约翰的精子使莱斯莉的卵细胞成功受精,并将受精卵植入莱斯莉的子宫,并让后者在1978年7月25日成功通过剖腹产诞下一女,即路易斯。
  当时,体重约2.61公斤的路易斯带着“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光环,立刻成为了全球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芝加哥大学知名生物学家和伦理学家里昂·卡斯(Leon R. Kass)在对这项当时看来极具革命性的技术进行研究后,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这个小女孩的存在,必将使人对人类的人性、性别关系、存在意义以及自身与先祖、后代之间的关系产生质疑。”一家英国当地杂志《新星》的编辑则直言:“对人类而言,体外受精技术是原子弹发明以来的最大威胁。”
  但有意思的是,据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500万试管婴儿借助体外受精技术诞生。
  与人类自身繁衍生息方式相关的变革往往都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并最终形成颇具争议的社会议题。比如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性革命”,所带来的思想和观念分歧依然在世界范围内回响:保守派和宗教人士认为“性”必须在一个固定的基本价值轨道运作,包括坚持婚姻永恒不变,反对堕胎、避孕、未婚同居和婚前性行为等等;自由派则认为选择堕胎、避孕、同居和婚前性行为纯属个人自由及私人领域,外界无权干预。
  因此,在讨论这类议题时,我们常常陷入一种对技术的焦虑和鸡同鸭讲的局面。
  当爹又当妈!个体皮肤即可培育生殖细胞
  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情是,新技术涌现还将不断制造类似的焦虑。
  通过一项名为“体外配子发育(IVG)”的融合技术,科学家近两年一直都在研究如何使用人体脸颊、手臂等部位的皮肤细胞进行人工配子并借助实验室环境培育出人造精子细胞和卵细胞。
  体外配子发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已经进行了20年。但这项技术迎来“春天”还是在2006年——来自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成功借助成年老鼠的细胞编码出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简称iPS细胞)”,这种iPS细胞可以被培育成不同种类的细胞,生殖细胞自然包括在内。
  一年后,他又接着证明了iPS诱导技术应用于人类细胞的可行性并成功找到了一种转化人类体细胞的方法。这种方法理论上甚至让那些极易采集的上皮细胞和血细胞都能被转化为iPS细胞。这些细胞在经过重新编程后就能转化为生殖细胞。
  而在这项突破之前,生育医学界的科学家使用的干细胞仅能从冷冻人类胚胎中采集,不仅资源相对受限,技术本身也备受争议。
  经过数十年的理论研究,体外配子发育技术在2016年又迎来一次小高潮。当时,由日本学者林克彦(Katsuhiko Hayashi)带领的日本研究人员利用这项技术把成年雌鼠的皮肤细胞培育成了存活的卵细胞,然后把受精卵植入了雌鼠,生出了健康的小鼠。
  同年,一篇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论文对这项技术的理论意义和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文中,布朗大学医学科学教授艾利·阿达西(Eli Adashi)一针见血地指出:
  “公众对医学技术的理解显然没有跟上技术进步的速度。”
  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们一定能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制造出人类精子和卵子,这项技术能为治疗不孕不育带来希望,但也会带来诸如“设计婴儿”这类巨大的伦理问题。因此阿达西教授认为,我们现在就应该未雨绸缪,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后提出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
  技术融合的未来,不孕不育或走向终结
  体外配子发育技术在人类身上实现完全成功的应用还面临着几项关键的技术壁垒。
  比如如何将具有两条X染色体的女性细胞培育成为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精子细胞,或者相反,如何将XY男性细胞转变为XX女性卵细胞。
  十年前甚至有人定论:利用女性细胞制造精子将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但彼时的人们并未料到基因编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出现。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上面的细胞培育问题,甚至还可以在体外配子发育的过程中通过修复、增加或移除特定基因的方式来对胚胎细胞进行“优化”。
  也就是说,在这些技术的融合之下,出生婴儿“父母”的性别将不再重要。医院甚至都可以为单个客户制造数十个卵子或胚胎,让他们从中挑选“理想”胚胎;同时,这些利用单个人的细胞生成胚胎细胞的方式也势必会制造出一批数量不小的“单亲婴儿”,这些“单亲婴儿”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境遇显然只会比40年前出生的“试管婴儿”更加艰难。
  于研究者而言,这两项技术的结合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这样的技术融合不仅会改变不孕不育症患者、国外合法同性恋群体或单身人士的生活,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因此迎来颠覆性的变化。
  在公众眼里,这样的技术和技术发展速度一方面就像是科幻小说情节,另一方面又让他们倍感焦虑: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設计婴儿”这件事?“完美胚胎”的出现又将带来怎样的社会问题?
  面对社会各界的疑虑,哈佛医学院院长乔治·戴利(George Daley)这样评价:
  “我们无法规避所有风险。未知总是存在的,所有创新性疗法,均无法去除所有可能的风险。而对未知且无法量化的风险的恐惧,不应成为我们去探索能令人类获益的疗法的阻碍。我们应当前进,接纳这些风险。”
其他文献
粉丝数量150万,YouTube频道播放次数超过1亿次,这样的数据对于普通主播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但这实际上却是虚拟主播“绊爱”获得的。  自2016年11月29日发布第一部视频以后,绊爱就成为了虚拟主播的开山鼻祖,被外界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虚拟主播。随后,网络上便不断涌现出各形各色的虚拟主播。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当大多数人都嘲笑这是“人工智障”的时候,绊爱却发展成了一名粉丝数量强大、号召力
期刊
4月9日,AI研究公司商汤科技(SenseTime)宣布获得6亿美元C轮融资,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苏宁等投资机构和战略伙伴跟投。  去年7月11日,商汤宣布已完成4.1亿美元B轮融资,创下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公开融资最高纪录。去年10月,旷视科技的4.6亿美元C轮融资,刷新了这一纪录。仅仅半年时间,这一纪录再次被商汤刷新。  不关注科技的人,或许没有听过这家公司,但你有很大
期刊
山区一位养鸡的农民,卖了鸡蛋之后需要开发票,他要一大早起来,花几个小时乘车到市里的办税大厅。到了窗口,他才发现材料没带全。按照以前流程,他只能再回家拿材料,折腾好几天。  但是现在,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让他通过“国税”微信公众号注册、线上认证。勉强一试的农民朋友尝到了甜头,不但当天就办完了手续,而且以后也只需要在家里用微信“刷脸”就可以办税。  这是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4月12日举办的
期刊
从场景、超级IP、新物种,再到现在的“造物”,商业的进步已经重新回到了物的本身,回到了产品的本身。就拿盒马鲜生来说,若是倒回十年,盒马鲜生是很难出现的。而其中原因与整体商业环境有关。  十年前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线上的交易无法完成。另外,如今中国的中产阶级的盒马鲜生的消费主力,十年前的他们也还不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我认为盒马鲜生这类产品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商业社会无论从工具、商业模式,还是产
期刊
核心提示:他们是一群穿行于黑暗地底的工作者,他们是城市动脉的“另类医生”。  日前贵阳市轨道一号线首通段实现了“运行百日”。作为贵阳市第一条地铁,轨道一号线实现了贵阳人期盼已久的“地铁梦”。  在试运营一百天的时间里,贵阳地铁交出了运行图兑现率100%,列车准点率99.98%的优秀成绩。而在这份成绩的背后,有着一群为了地铁运行而付出了辛勤努力的“地下工作者”。  4月10日,记者走进了这群地铁人,
期刊
前不久,联想ThinkPad L系列产品品鉴会在北京召开,联想展示了专为商业用户打造的ThinkPad经典产品系列——ThinkPad L系列产品。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聯想推出了多款ThinkPad L系列产品,并全部采用英特尔第八代酷睿四核处理器,实现了性能体验大幅提升,这些新品包括:轻便随行的13英寸笔记本ThinkPad L380,额外支持360度翻转和手写笔,拥有笔记本模式、站
期刊
近日,暴风TV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再见吧,遥控器”的暴风AI电视2018春季新品发布会,全球第一台干掉遥控器的人工智能电视——暴风AI电视7震撼发布。凭借三大能力及七大升级,暴风AI电视7打造3000元价格段最好的人工智能电视,彻底告别遥控器,实现更自然、更便捷、更高效、更全面的AI體验,让用户真正享受人工智能服务。  作为全球第一台干掉遥控器的AI电视,人工智能外脑+AIOS 3.0+手机端“大耳
期刊
短视频的野蛮生长带来了一大堆问题,但短视频不会因此消失,人类的社会属性让我们乐于分享,甚至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让糟粕尽可能少地出现,采取措施让危险的行为不要得到模仿,让内容更加健康地生长,强制性的整改,或许是现阶段一个正确的选择。  洗牌后的重装上阵  微视早期定位不清,用户范围过广,资源对接有限,平台内容不稳定。在市场格局和腾讯内部的业务定位下,微视的发展也并不明晰。与其说微视
期刊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统计,2014年4月份,全国171家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5873款,募集资金规模约3.43万亿元人民币。4月份发行数量与3月份基本持平,规模略有下降,下降幅度为3.9%,但产品数量和规模同比分别增长了74.7%和85%,稳中有升的态势还将持续。2014年前四个月产品月均发售数量跨过5000款关口,总数为5702款,较去年月均发售数量增长5
期刊
(1)上市中資银行排行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