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用透明胶吗?”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透明胶的流行,折射出大量初中生对自己学习的不负责任,暴露了他们“现在自由,事后可补”的心态,不利于良好学习人格的形成;透明胶的泛滥,也体现出当今不少中学生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呼唤我们对于小学时没有养成的习惯在中学开展适时矫正. 笔者提出了培养主体精神和进行学习心理品质训练的对策,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正确率;粗心 检查;主体精神;学习品质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橡皮曾经帮我们擦去了一个又一个的作业错误. 今天,取而代之的是涂改液和透明胶. 涂改液有毒性、几年前就有人呼吁停止生产,而且一涂上去,作业就成了“京剧的脸谱”. 而透明胶呢,现在的初中生,抽屉里边一般都有好几卷备着,一旦考试卷需要订正的时候,教室里会“吱吱”作响,用者爽之,但听者烦之!小小透明胶,学生喜欢教师忧啊!
  二、“我做你的作业!”——培养主体精神是当务之急
  我校一位女老师曾说:他先生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作业本,也就不存在交作业的情况,不过老师也不管,因为他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但是一名学生怎么能不做作业呢?所以他就只能记住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然后找一根树棍在地上做,有时也会用捡来的铅笔头在别人送的草纸上做演算,而那对他来说是很奢侈的了. 考试的时候也经常没有橡皮,只能写对不能写错. 就是这样的农家子弟最后一直读到了博士. 由于不得不这样做,所以就需要做题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长此以往,这种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好作风.
  作业检查的内在动力就是“责任心”. 只要责任心强了,检查的效果和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如何呢?笔者对初一、二年级216名同学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1:你喜欢做数学作业吗?
  问题2:每次做完作业后,你检查吗?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 多数学生只是在“应付地”做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还没有形成. 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各科作业量的加大,不少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逆反心理,作业的错误增多,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这成了本人研究的课题,实践中笔者作了如下归因研究与实践改进:
  1. 从打草稿开始,训练良好习惯
  计算题的操作过程有不少是在草稿上完成的,笔者发现极大部分中学生的草稿本其实是“潦草”本、“随便”本;部分同学没有草稿本,上课随便撕一张破纸,糊弄一下;有的学生上课一时找不到纸张,可能还会有用笔在手上、桌上打草稿的现象. 其实“草”字在现代汉语中还有“第一稿、讨论稿、第一手资料”的含义,所以此“草”非彼“草”也,教师要从草稿开始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平时上课,教师要关注课堂练习本;在测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可以对草稿也作出检查. 实践证明,扎实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计算的错误率,可以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并且这种心理品质还会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2.从作业内容入手,引导优质完成
  (1)数量上要“少而精”.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的老师拼命布置作业,视学生的休息时间于不顾. 大量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毫无兴趣,于是出现了不少学生应付作业甚至抄袭或不做作业的现象. 我们认为,作业布置不宜过多,但应要求认真正确.
  (2)要求上应有“弹性”. 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现象往往无法估计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精心设计“自助餐”式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便于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
  (3)形式上要“新而活”. 受传统思维影响,一般老师的作业总是利用作业册或复习资料. 其实还可以让学生去生活中搞调查,进行课题学习;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巩固所学;可以设计项目,运用所学;还可以让学生命题,体会做小老师的乐趣.
  3. 从作业批改入手,培养负责精神
  教师认真、及时、准确的批改,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教师适时用评语激励,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批改也有策略:本人采取“延时评分”的措施. 如全部正确,则作业评定“优”,若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订正后全部正确,再来进行评优. 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因此学生很愿意去订正.
  4.用自我评价反省,养成检查习惯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效地监督、提醒、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及时检查、经常反思等良好习惯. 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设计了一份《作业自我评价表》,要求学生每次作业后对自己做到3问,并用打星方式对自己的作业态度做评价. 通过一个多月的实验,学生的作业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正确率也稳步提高.
  三、“我就是找不到错?”——训练优秀心理品质势在必行
  任何学习活动都应伴随着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调控过程、情绪情感参与和意志努力的过程,粗心导致的错误也与上述不良因素有关.
  1. 扫除注意障碍
  有些学生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注意,注意力容易疲劳且稳定性较差,因此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之类所谓的“粗心”错误.
  儿童感知算式和文字时往往不够精细,比较笼统,例如把“6”写成“9”,把103看作是108,把1791抄成1971,把“÷”写成“+”,等等. 到了初中,这种现象仍会延续,比较普遍的问题如一个多个问题的提问,学生往往只回答一个而漏掉其他几个.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确保计算正确的内因,它的形成靠教师较长时间的教育引导、相关的计算训练以及学生良好习惯的自觉内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限时解方程竞赛”、“有奖化简比赛”、“计算擂台赛”等专项训练,以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提升心理品质.
  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用脑疲劳;要加强学生的营养监控,避免含铅、铝食品对学生大脑的伤害,也是近年来逐步引起教育与卫生界重视的问题.
  2. 避免定式干扰
  心理学认为,定式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趋势. 在许多情况下,思维定式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当这种趋向与当前问题解决的途径相悖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就是思维定式在迁移过程中的负效应. 如因为5乘以0得0,所以出现50 = 0的错误,如 因 为(ab)2=a2b2就出现(a + b)2 = a2 + b2 的结果.
  为了避免定式的负效应,应不断进行相关训练,加强算理的教学,让学生在比较中出真知,训练中长才干,逐步形成技能.
  3. 建立准确记忆
  心理学认为,材料的首次学习对记忆的保持和回忆的清晰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第一次感知的计算法则模糊,导致错误,而事后再设法纠正,就会事倍功半. 因此,在教学新概念、新法则、新公式时,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法则的建立、算理的探究,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动手、动脑,让眼、耳、口等多种感知协调“作战”, 只有记忆痕迹准确了,训练才会有效.
  从短时记忆的角度看,有学者研究发现,粗心型学生与细心型学生的差别在于粗心型学生更多的运用单一视觉编码形式来记忆材料,而细心型学生更多用视听双渠道形式来进行记忆材料. 由此可见,多种感官的参与对短时记忆的准确性是极为有利的. 我们提倡学生作业时动嘴不出声的读题,必要时配合画图并在图上进行条件的标注,学生解题时对条件的把握就比较准确与充分,丢东落西的现象就比较少了.
  4.保持适度焦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是发挥工作学习效率的最佳状态. 而现在一大部分学习要求过高而过分不自信者容易过度紧张而失去良好的学习与考试状态,错误不断;另一方面,一大部分学习要求过低,或过分自信的学生也会因为轻敌而失败. 一句话,保持平常心是考试提高正确率的重要保证.
  在课堂练习时,既不可过分调侃麻痹学生的斗志,也不可过分紧张,让学生战战战兢兢,手脚冰凉;联系家长时既不可把孩子说得一文不值而促使家长给学生施加过重压力,也不可过分褒奖让学生飘飘然;考试前,既不能让学生过于无所谓,也不能营造生死在此一搏的紧张气氛.
  5. 注重一次做对
  为什么建筑工砌墙很少有人返工?为什么财会人员在计算中错误较少?因为他们对工作高度负责,养成了边做边核算的良好习惯.
  而现实中,我们很多老师总是说:考试要提高速度,做完后再检查几遍. 且不说现在的考试总有难题的存在,来不及有时间完成后再去检查;也不说提高速度可能会以牺牲正确率为代价;单就全部做完再检查这种方式就值得探讨:首先数学学习的步骤性会使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计算过程因为一两秒钟的失误而全部泡汤,特别是第一步算错,就会全盘皆输而浪费大量时间,而如果是对大题目题意理解不透导致的错误,更是会坐失大分. 这种检查方式正如第一块砖没砌好,当房子封顶后再拆倒重建,荒唐之极. 其次,当你面对大量信息再做检查的时候,“眼睛小”、“题目多”使得找到错误有点“树林中找苍蝇”的感觉,更有“竹篮打水”的不安. 所以数学题目最佳的检查方式是边做边检查,是最经济的明智之举.
  由于核查的同步进行,学生会因为正确的检查结果而增添自信,因为错误的及时订正而倍感幸运,良好的考试状态对后边难题的顺利解答,从而赢得高分是极为有利的. 反之,如果没有经过基础题的仔细检查,自己心存疑虑,内心不安,当然不利于难题的解答,而如果难题没有解答出来,又会由此而导致焦虑,影响检查.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数学考试是速度和正确率测试,不是美术作品要考虑作品艺术性,如果因为错误而用透明胶做些细致的修补工作是十分费时的,也是非常愚蠢的.
  良好检查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但它可以在教师的演示和步步学法指导中完成,并需要不断强化和不断巩固二十天左右一步到位. 两天捕鱼,三天晒网的习惯训练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这种训练的最佳时机在小学,到了初中,已经难多了,当然到了高中,很多习惯纠正就变得更没有希望了.
  
  【参考文献】
  [1]孙慧晶.刨根究底说“计算”——浅谈小学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
  [2]刘灼兴.关于当前中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调研报告.
  [3]高亚兵.小学生计算粗心的心理学研究.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其他文献
冬月的一天,在外打工的江涛忽然接到母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告诉他父亲和同村的宋三利打架,双方都受了伤。  江涛当即向老板递交了辞职信,风风火火地赶回家中。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江涛顺利回到家。见父亲江永贵躺在床上呻吟,江涛丢下行李,背起父亲就要去医院。谁知道母亲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你不要着急,你爹是装病,身体没事。”江涛顿时懵了。江永贵连忙对儿子说出缘由:“前几天村里开群众大会,说村里的土
【摘要】文章介绍了二战期间几则运用数学取胜的战争实例,有力地说明了数学在军事当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军事学;战争;数学    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早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印度的古代数学文本内便可发现.从那时开始,其发展便持续不断地有小幅度的进展,直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因和新科学发生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数学革新导致了知识的加速.时至今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也开办了“教育保险公司”,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险金。  我校在课改初期就要求老师写教学反思,然而从每次的业务检查和对教师反思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变得更聪明”的有效手段。  提问是课堂教学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为“主导”的有效途径,也是将课堂教学从学生的“授受”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策略。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就必须研究提问的策略,要思考提
【摘要】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我们的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目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数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转变.尤其是近年来的中、高考试卷中,也更加强调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着重于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一种新教学方式,它已经成为新课改之后的重要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往往会陷入某些误区,本文阐述了四方面教学误区,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误区;解决方法    问题情境教学,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质疑问难、探索新知,激发其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然
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通常将课件定义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几何画板由于多媒体整合性能有限,不可能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并按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型课件的制作,但是它的几何功能极为强大,动态表现能力极强,与几何动态教学具有较强的适切性,适于根据几何知识点的教学制作微型课件和小积件,几何画板简单、方便、体积小的特点还决定了它在跺堂上的运用具有
一、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培养    细节1:在周一的八年级公开课《频数与频率》上。老师这样导人:上周五布置同学们调查我们班级同学上周末活动情况,并将所得数据用频数分布表表示出来,同学们……运动、看电视、看书写作业、外出游玩等。取得很多成果。老师对同学们的成果进行了整合,现在请班长主持、分组汇报各自的成果……  反思:本节课带有很强的课改探讨色彩,课件做得相当精美,“成果”着实丰富,师生
陈亮到城里来打工,找到工作后就急忙去找房子。城里的房子租金贵得吓人,于是他就去城乡接合处找民房。  找了半天愣没找到合适的房子,陈亮只得垂头丧气地往回走。走到一条弄堂口,抬头正好看到有个人在告示栏里贴告示。他上前一看,乐了,是租房信息,有一个房东要出租房子,价格面议,后面写着联系人王先生的电话号码。  陈亮马上伸手让那人不要贴了,说他正好要租房子,问他月租多少钱?  王先生看了看陈亮,说:“价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