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玄诗歌情感处理方式及艺术手法评述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tia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玄诗歌很少直接抒发个人情感,而是多用代言体,且往往堆砌意象,侈陈物色,从而冲淡了诗歌的情感。这种“力柔”的倾向,其实也是整个西晋诗歌的共同倾向,呈现出西晋时代精神的苍白和柔弱。同时傅玄注重诗歌艺术手法的创新,这正是西晋诗歌共有的“采缛”的时代风气。傅玄的文学观念,不是僵死的、呆板的,落后的,而是在模拟中追求创新,在继承中力求突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求变的倾向。
其他文献
作者就古代汉语研究涉及的三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语法问题,指示代词“之”做宾语,有虚实两种不同的含义。虚义的“之”可用可不用,做宾语只是形式,否定语法界汉语有“为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SCP模式已不适应当前高校管理系统的需要,新的SHCP管理系统模式则突出了人才管理,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正是适应了SHCP管理模式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我国高校
独立担保具有传统担保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承认独立担保的国内效力是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符合我国立法现状的要求,世界上其它国家大都承认了独立担保的国内效力,承认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