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赴欧留学为哪般?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美国新闻报》和BBC等媒体相继报道美国大学生纷纷出国上大学这一新趋势。
  “国际教育协会”2013年做了一个调查,不完全的统计是当时有约46500名美国学生在海外大学攻读学位,其中有约84%的人读的是本科和硕士,其他为博士,总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5%。
  历来,人们对美国大学趋之若鹜。美国大学学位含金量高,而且美国对外国人才实行比较宽松的移民政策,所以美国从外国留学生上吸收了大量的人才红利,保持了美国科学研究界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美国大学生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好处:学费便宜是主因
  美国大学学费高昂,世人皆知。根据老牌非政府机构The College Board的报告,2014~2015年度上美国大学的总费用(包括学费和住宿、饮食等生活费)达到平均1.89万美元(公立大学)和4.24万美元(私立大学)。
  近年来,美国社会中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贷款的快速膨胀。全美学生贷款总额已经达到了1.2万亿美元,并以每秒2726美元的速度不停增长,有超过700万美国人拖欠这些不能通过破产等办法免除的贷款。
  2016年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伯尼桑德斯的竞选纲要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向欧洲一些国家学习,免除上公立大学的全部学费,以抗击美国大学私有化日趋严重的趋势,因此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美国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占人口比例不到1/4,提高全民素质有助于建立更加文明和进步的社会,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可是,反对学费全免的人们认为:第一,学费不可能从天而降,必然要纳税人来分摊,桑德斯的方案只会加重税负;第二,美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4年毕业率只有36%(2014年美国教育部数据),一般的大学低至19%。6年毕业率只有59%,情况还是相当糟糕。美国一般大学入门门槛本来就低,如果没有学费的压力,多年不毕业学生更会增加。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读书可以学费全免的一群人:退伍军人。自从二战以后,GI Bill(退伍军人法案) 给予退伍军人36个月的教育费用援助,也就是说4年的学杂费都免去。2002年~2010 年,有超过350万美国人使用了这笔援助。这些退伍军人大学生中超过半数都是他们家庭中的第一代上大学的,许多人入伍就是为了获得这些福利。但是,2014年发布的一项历时10年的综合研究表明,退伍军人大学生的大学毕业率比普通大学生还要低,只有1/3的退伍军人获得本科和以上学位。诚然,年纪、家庭和战争创伤等都可能成为退伍军人学习的障碍,但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学费全免可能并不能保证学生好好上课。
  面对高昂的大学学费,美国年轻人开始把眼光投向国外。他们喜欢去游学的西欧和北欧,生活指数在世界名列前茅,所以单单从生活费来看,并不能为美国大学生省下太多。可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本科仅需三年,硕士仅需一年,比美国要短不少,虽然有些学校要求美国学生交国际学生的学杂费(一般为本地学生的两倍以上),算下来还是会省钱。
  德国更不得了,不仅对本地学生学费全免,还让外国留学生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有美国学生指出,他们在德国上学每个月只需要花600多美元的生活费,这点钱在美国上学的话就算是最偏远的大学城恐怕也不够,难怪如今在德国的美国学生已经过万。挪威、冰岛和芬兰等国公立大学的学费也大多全免。
  认同:以到欧洲学习为荣
  经济当然并非美国人出国留学的唯一原因。美国人也想出了各种节省大学学费的办法,比如在两年社区学院读大专(Associate Bachelor),那里一门课的学费仅为本科大学的1/3甚至更少,还可以吃住在家。一些州的学生如果大专期间成绩优秀,可以直接转到本州的公立大学,专科的学分全部算入。一般本科头两年学的都是基础科目,社区学院都有,教学水平也不差。
  美国人到欧洲留学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普遍崇拜欧洲文化。加上美国大学本来就是欧洲人建立的,如今欧洲多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仍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美国人普遍以到欧洲学习为荣。
  除了到欧洲拿学位,美国大学里都有国际学习办公室,早就开展了去欧洲游学的各种短期项目,每年夏季到罗马学艺术史、巴黎学服装、伦敦学商业管理、哥本哈根学家具设计等,都有成千上万的美国学生参加。也有学生选择做半年、一年的交换生,学分换算回美国大学已经成了惯例。
  从交换的方面看,受美国人欢迎的其他国家包括加拿大(离家近)和澳大利亚(语言与文化相近),日本(喜欢二次元文化的美国年轻人也不少)和中国近年来备受青睐。
  便利:听得懂
  无论多么便宜,如果上课听不懂也是白搭。这方面欧洲大学有极大的优势,英国无疑是美国学生最集中的国家。笔者一位美国朋友在北欧住了四年,在大学里搞研究工作。他说,本地人一听他当地语言说不利索,立马换英语和他交流,搞得他根本没有机会去练习外语。西欧和北欧各国几乎人人都会多种语言,英语通行无阻。欧洲大学有时招聘教授也是全球搜罗,美国人跳槽过去的也不在少数,大学里多门课程实行全英语教学,美国学生也就不怕听不懂了。
  也有学生专门去国外学语言,许多美国学生在中学就修第二外语,一般都是拉丁语系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或者德语等。去低学费的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留学,正好迎合了美国当前西班牙语盛行的形势,一边拿学位一边把外语练得呱呱叫。
  中、巴:另外选项
  其实,美国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具有开拓精神,一些美国年轻人根本不愿意离家太远,特别是那些小城市里长大的美国人,读书就业成家都在出生的城市附近并不鲜见,这也是人之常情。远渡重洋去上学和常驻,迫使一些年轻人早日独立,所受到的文化撞击和精神洗礼,当然比留守家乡要高百倍。
  如今中国和巴西等国经济发达,一些美国学生干脆直接从留学开始开拓眼界,学习和当地人做生意的本领,或者学习当地政府的运作,培养人脉,毕业后成为国际贸易与外交的桥梁,跨国企业和慈善组织特别喜欢聘请这样熟悉两地文化的人才。
  门槛:欧洲大学更重成绩
  当然,出国留学并非一片坦途。
  首先,美国人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外国大学会张开双臂地欢迎他们。实际上,对于习惯了美国大学招生方式的学生来说,外国大学很可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外国大学更看重考试成绩,而不是注重通过个人陈述、课外活动记录等综合素质考量申请人。美国学生在中小学一直拼命做义工、搞体育活动、学乐器、参加俱乐部等,就是要凑成一张漂亮丰富的大学申请简历。这些在外国大学看来不容易审核和求证,还是成绩最靠谱。
  同时,大学对外国人的成绩要求一般都较高,如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排名靠前的名校,高中学分不达到3.5(4分总分,也就是需要门门B 以上的成绩)的美国学生很难进入。魁北克法语区的McGill大学也是世界优秀大学,而且许多课程都需要有基本的法语知识才可以上。
  弊端:回国就业缺校友人脉
  美国有着根深蒂固的校友文化,特别是名牌大学,校友网络强大。美国大学在校友互动上是很舍得花功夫的,笔者毕业将近10年了,搬家N次,校友杂志还是定期出现在我家信箱。有些人几代人就读同一所大学,如亿万富翁特朗普,从他父亲一辈就是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他的几个子女都从那里毕业。美国校友捐款、回校参加活动、校友互助等非常积极,帮新校友找第一份工作是老校友们当仁不让的义务,因为大家都是这样一个拉一个走进职场的。如果出国读书,校友都在外国甚至世界各地,可能对于回美国找工作帮助不大。如果是去了名气不大的外国大学,更难获得美国公司的垂青。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老师为我争取到了去中国留学的奖学金。通过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我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我的“中国梦”也不再只是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了。现在的我,有一个华文教育梦,就是回印尼推广华文教育!语言不通的尴尬  2015年9月,我第一次来到了中国。首次来华,我的留学生活过得很艰难,因为我一句中文都听不懂,更不用谈说了。但我却觉得很满足,因为幸福越是来之不易,越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我是来
初感压力,被迫休假  今年腊月二十九,身在荷兰的我通过网络获悉了武汉封城的消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考虑到在封城前还有武汉游客来往欧洲旅游,我即刻打电话给在巴黎出差的老公,提醒他注意安全。很快,新冠病毒的大名传遍了世界各地,不仅我老公的旅游公司,世界各地的第三产业几乎是同一时间采取了行动。  本来正值春节这一旅游旺季,但因为疫情,来自中国的游客们纷纷取消了出国订单。众所周知,中国游客是全世界旅
在老家  在沙土地里栽植果树  在淤土地里种植庄稼  在河沟的边缘培育一些花花草草  如此规划他的地盘  即便是一粒微小的种子  也是他的一片良田  他说他本无心思在这里  神使鬼差。他是个路痴  每一次出远门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多可怜的孩子。父亲说  就把他种在这里吧  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二十年  終将把所有的斑斓都呈现出来  父亲总夸这个没有出过门的孩子
直到夏日将尽  什么样的鸟儿将停在岩峰之上  并会发出天使般的歌声,或咸或甜?  无人能够解读的花与乌语  将伴随夏天停在那些杂乱的枝桠之间  所有秘密的想法都不能随便告诉  这正如花与鸟语——它们将随风而逝  可是终究会有读懂它们的数据  在石头和杂草间慢慢释放,写成文字  枯而瘦的风,她躺在树梢上  我偶尔会看一看,枝头有蜗牛的行迹  她什么时候会落在另一个地方?  那将在另一个夏日,守护爱的
岸上  岸上  贵铜路青通河边  斧子刚刚砍断一棵树  道路  蜿蜒出现在暴雨来临前乌云里  一名村妇骑着单车  穿过躺在地上的树干  树干还有残枝和绿叶  与村妇黄色外衣对比鲜明  前方  是座庙宇  除了神灵  里面有许多愿望  一只渔船  从青通河奋力向江河口行驶  江面上空  除了一群乌云  空虚无比  呈坎  昨天的或者更遥远的声音  变成一道道裂纹  没有人说  这是文字  的确这不是
南方·废墟  粗大、开裂的  杉木柱子旁  青蒿茂盛  遗有残损础石的  天井幽深处  传来  童年的声音  在古中国  镇外的牌坊  它凝重的青石里  隐含  夜与死亡  我走近的  那座斑驳的古塔  正被一叢秋日的红枫  燃烧,映照  看见  那个  沉默男孩  正在用雨珠  耐心擦拭  夏日寂静的  闪电  家乡月亮  青玉色的  透明太湖  每到夜晚  会飞升起来  透明的湖  慢慢地  
瑞丽国境线沿线分布着许多小寨子,有些看似普通,实则隐藏着国家间的正式通道、民间便道和水运渡口。关门节期间,喊沙寨老人持戒修行  边寨喊沙,隶属勐卯镇姐东村,相传曾是勐卯古国京都,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喊沙奘房庄严雅致,是瑞丽著名的佛寺之一。喊沙寨是孔雀舞、傣族织锦、农民画的传承保护基地。我有幸见过孔雀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约相,当时他正在传习馆同芬兰舞团进行交流。相较女舞者的灵动活泼,男舞王的
忘记  我把自己喂给了云,然后悲凉,  然后失去  风的故事无需言语  发源江湖的我如今正迎着潮汐  我在天地之间宣读自己的诗集  有人在听吗?  我想到千山万水的事情  却唯独忘记了你  暂染风尘  风尘仆仆的天空,一个疲惫的旅客  暮色疾逼,被迫投宿于  陌生的街镇,当所有灯光即将睡去  又即将醒转  就虔诚地向大地的极端  朝拜,以一个归人的眼神轻描  淡写一个游子的辛酸  北纬三十度白夜 
水酒辞  大雨打翻了虚张的河流,大雨覆盖了  一座又一座没有记忆的城镇  田野里,我们的父亲  像是與死神已经谈好  在新编的家谱中,小心地  辨认旧祖宗。雨水,为他举着半截蜡烛  在地上在纸上,低头寻找安息日。不再  拿身体和声音说话  只把同样的一杯水酒一饮而尽  我们之间  匍匐在地上的草,匍匐在纸上的草稿  春风会,清明会  泄露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有多么重要  喜鹊绕着滁州有限的油菜田 
入夜  我始终没找见流水的入口  鱼活在水里  好像没看见水  鱼和鱼之间  好像不用说话说话  不用声音  佛与佛说话从来不用声音  我始终没找见夜的伤痕  黑暗中  它经常锋芒毕露  穿墙而过  最初的人类是快乐的  最初的人类  没活在时间里  夜色  夜色越来越浅。浅得  盖不住一声叹息  梦里 我俩总是失散  总是找不见彼此  每天都在失散  每天都在厮守  廝守好像是假的  失散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