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敬的生田丰的死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鹰有时会飞得比鸡还低,
  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样高
  娄敬第一次为刘邦出谋划策,事因韩王信叛汉,刘邦亲自讨伐他。到达晋阳时,得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要共同进攻汉朝的消息,刘邦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摸清底细。匈奴把他們强壮能战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
  当刘邦派娄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这时汉朝軍队已箭在弦上,刘邦听了娄敬的话非常恼怒,骂道:“齐国孬种!凭着两片嘴捞得官做,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我大军。”就用镣铐把娄敬拘禁起来,押在广武县。刘邦率军前往,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奇兵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上,七天后才得以解围。
  一般人都以为,这回娄敬该扬眉吐气了,但稍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娄敬命悬一刻的时候。娄敬的性命有多危险?四百年后三国年间的谋士田丰,就可以明白地告诉我们。
  当时田丰的遭遇,和娄敬类似。身为枭雄袁绍的亲近谋士,卖命阻拦袁绍,劝其不轻易开战,却被袁绍一怒之下关进了牢房,捎带一句狠话:“老子灭了曹操,就回来灭你!”一场官渡之战,把雄赳赳的袁绍打得落花流水,这才捶胸顿足,想起田丰的好。连看守田丰的狱卒都说:“这下田先生要发达了!”没想到田丰却苦笑:“我要写遗嘱。如果袁绍打赢了曹操,心里头高兴,挥挥手就把我放了。可他现在被打得这么惨,再想起我肯定火上浇油,巴不得杀了我来泄火?”田丰话音未落,袁绍的军令就到了:赐死!
  但刘邦不是一般人。经历过死里逃生凶险的刘邦回到广武县,便赦免了娄敬,恭恭敬敬地施礼:“先生,我错了!我不听您的意见,因而在平城被围。我已经把前面那十来批出使匈奴的人都斩首了。”后又赏赐娄敬食邑二千户,封关内侯,称建信侯。
  为什么一样的进谏,两种下场?这就是因为,刘邦有容人之度,袁绍却小肚鸡肠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洪谭多么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鸟啊!就在那天,这个念头在他心里发了芽。  洪谭上五年级,最近在班上出尽风头,但不是在学习上,而是犯错上。是因为鸟,他陷入窘境,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  那天上午,第三节课是英语课,英语老师是大名鼎鼎的“高二”,能让学生们花精力去取外号的老师,都不是简单的人。洪谭从小就喜欢鸟,他从四楼跑到操场时,向天上望去,果然,大雁南飞了。他从口袋里掏出相机,开始录像,却只录到了一些小黑
原来是个糟糕想法?你曾经对某个想法充满激情,后来却发现它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你为此改变主意了吗?你面对过不曾料到的困难吗?人们的反应不是很好或令人不快,你曾多少次满怀信心致力于某个想法,可过了几天甚至几周后就兴趣全无了吗?  我这里要说的是,即使想法很糟糕,很多情况下,你要做的正确之事还是不断加以改进,而不是轻易放弃。听起来有点古怪吧?思考以下6个理由,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即使想法不那么好,轻易放
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达康书记”的表情包就被网友们玩疯了。吴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我能够走到今天,多亏了丰毅大哥。从拍《白鹿原》结识以来,丰毅大哥就一直在扶持我,对我的造型、眼神、服装和动作等无不‘挑肥拣瘦’和‘指手画脚’。有时候听起来心里真是刮骨地难受,但人家说的话儿句句在理,自己还哪来的怨气?‘达康书记’的火,丰毅大哥功不可没!”  无独有偶。张丰毅在接受《娱乐星天地》剧目
“刚开始我只认为语言是工具,后来才知道语言是艺术。我发现把话说好听,是一件没有底的事。话说好了,能瞬间让人泪目,或者瞬间热血沸腾。”这段话出自主持人董卿。无论是主持节目还是接受访谈,董卿给人的感觉总是蕙质兰心、知性优雅,娓娓道来,舌灿莲花,其语清澈纯净,其情真挚感人,惹得观众对她由衷地喜爱。  爱情的每次发生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位才貌双全的主持人,董卿常被问到关于爱情的看法,她说:“在我看来,真正
1986年,52岁的徐传化开始创业,做液体皂启动资金少,市场需求量大,便想尽办法筹得2000元钱,在家里建了简易工坊。没有锅炉,就搭个土灶;没有专用的反应锅,就用水缸替代;没有搅拌机,就全人工操作。硬件问题可以克服,但最关键的是没有液體皂的配方。靠自己瞎琢磨生产的液体皂,又清又稀,根本无人购买。  听说肥皂厂退休工人黄师傅有独家秘籍,徐传化忙登门邀请,但黄师傅年岁已高,不愿出山。徐传化好话说尽,黄
我脑子里一直存在着一个画面:春日的一个正午,一个年轻人,圪蹴在台阶前,看着一群列队行进的蚂蚁,蚂蚁的队列中,有许多蚂蚁正在合力将一小团有水分的甘蔗屑搬上台阶。在垂直的台阶壁上,它们扛的扛,拉的拉,推的推,行进得很顺利。只是,到了台阶转角处,眼看就要上去了,那甘蔗屑“哗”的一声就掉了下来。那“哗”的一声,是年轻人当时想象出来的声音。  可是蚂蚁没有放弃,它们迅速沿原路返回,齐心协力再一次搬动甘蔗屑。
湖南卫视《我们的师父》节目中,师父蔡澜与大张伟等徒弟在饭桌上聊人生,大张伟问:“上流社会是什么?”蔡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苏州的一位男士什么都没有,还莫名被人家打了一顿。在走路回家的时候,他从路边脏兮兮的沟渠里捡了一些浮萍,回到家里放在茶杯里面,精心養育,每天看着这个浮萍生长,看得饶有兴致。他老婆看到这样的丈夫,不但没有为丈夫事业遇到瓶颈而怨声载道,反而因他的情趣
今年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課》播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热议。最具争议的不仅是节目中十多分钟的广告,更是4个“小鲜肉”的粉墨登场。  我们或许不该过多地指责这几个“小鲜肉”的妆容,必定有人会以女性亦可穿西装为理由反驳,因为着装毕竟是一个人的自由。只是这妆容的目的,不应该仅仅以成为“小鲜肉”为目的而将自己打扮成“小鲜肉”,那就是东施效颦了。  “韩风”兴盛时,白白净净的韩国男星吸引了众多阿姨和少女的眼球
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  湖北农民工  2020.6.24  这则写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出自一位农民工之手,写得情真意切、自然流畅,让无数网友为之感佩。有的
2010年10月,电视连续剧《黎明之前》热播。该剧第17集有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情报局原医务处处长马蔚然被怀疑是共产党卧底,剧中人物齐佩林便拿着马蔚然的全家福照片,让第八局谭局长过目。细心的观众发网文指出,齐佩林所拿照片严重穿帮,竟然是李敖的全家福,只是将原版照片中李敖头像换成了剧中人物马蔚然头像,而李敖儿子李戡、妻子王小屯的头像则清晰可辨,同时,照片还做了黑白处理以突出年代感。  很快,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