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和憩室合并异位胰腺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k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6岁.反复上腹部疼痛5年,伴呕血、黑便1d于2004年11月20日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苍白,重度贫血貌.腹平软,上腹偏右侧有压痛.电子纤维胃镜检查报告: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可见2.0cm×2.5cm溃疡,较深,有渗血,周围充血水肿;十二指肠前上壁可见2cm×3cm憩室,无溃疡、出血.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3.9mmol/L,尿糖(++++),酮体(++).入院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十二指肠憩室、Ⅱ型糖尿病.入院后适当控制血糖后,行胃大部切除术。

其他文献
我院开展胃旁路手术(gastric bypass, GBP)治疗Ⅱ型糖尿病,现将初期开展的12例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
原痔环形切除术难度大,术后肛门部疼痛严重,现已很少被采用.长期以来,国内、外对环形Ⅲ、Ⅳ度痔没有满意的手术治疗方法.因痔环切除术复发率很低,我们针对痔环切除术的诸多缺点进行重要改进,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行本手术和PPH手术各37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期刊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手术中未能辩清胆管解剖.为帮助术者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辩清胆管解剖,我们自2001年6月开始进行LC术中在胆囊管内置入光源即灯光胆道显示法(light cholangiography,LCP)的研究,并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在50例LC术患者中与美蓝胆道造
期刊
我院于1998~2003年共进行腹腔镜腹膜内内环缝扎、铺网法疝修补术316例,其中5例复发,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成人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对1982年10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32例成人钝性肝损伤进行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34例,占全部病例25.8%,诊断除病史外1995年以前辅以腹腔穿刺或B超检查,部分患者行CT检查.1995年以后全部辅以CT检查.手术治疗98例.结果以1995年前后为界,非手术治疗率分别为16.7%(14/84)和41.7%(20/48)(χ2=9.98,P<0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的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42例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夹层动脉瘤32例,真性动脉瘤7例,假性动脉瘤3例. 结果本组死亡1例(2.4%),术后第8天死于心源性猝死.无截瘫、偏瘫或卒中发生.即时内漏发生8例,占19.1%,其中2例放置带膜支架后内漏消失;3例较严重内漏经大球囊适当扩张后消失;
1930年Starlinger 报道了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动脉瘤[1].但国内外报道的例数很少.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动脉瘤约占腹腔动脉瘤的10%,其发生常与长期的胰腺炎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个别可出现黄疸[2].我们利用介入栓塞结合腹腔镜下肝总动脉结扎处理胃十二指肠动脉动脉瘤一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肝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变化与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从 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间39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53例次诊断性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用HE染色方法显示其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结果采用Banff国际排斥反应病理诊断标准及参照临床检查和治疗结果, 53例次肝脏穿刺检查分别被诊断为急性排斥16例次、保存性灌注再损伤12例、胆道并发症9例次、药物性肝脏损伤11例次、慢性排斥3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