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自己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uang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典向来不孤立地推崇“勇”的精神本身,在中国文化里,有理智的前提和仁爱的内核,“勇”才有价值。
  孔夫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进而把“知(智)、仁、勇”这三样品质明确为“三达德”。清醒、理性、充满智慧的头脑,对他人乃至天下万象的关怀仁爱之心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古代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需要注意的是,“智、仁、勇”的“勇”,不仅仅是“时穷节乃现”时的挺身而出,沧海横流时的英雄本色,因为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平平淡淡的寻常日月里。“三达德”的修炼和追求,并非专为天降大事时勇敢献身做 准备,而是为了在日常生活里勇敢地做更好的自己。
  做自己,其实是需要勇气的。表面看来,人人都在做自己;实际上,独立思考,忠于内心去行动,并不容易。
  说两件小事吧。
  齐国的大夫公行子的儿子不幸早死,齐王的宠臣、右师王驩来参加丧事。所有人都跟“大领导”打招呼,有的径直迎上前去,有的等领导坐定,走到他座位跟前去说话。
  可是,按照当时的礼仪,公行子这样有爵位的人家办丧事,现场各有位次,参加人员是不可以越位交谈、越阶相揖的。
  孟子也在。孟子当然没有上前寒暄、攀谈。
  王驩于是对孟子有意见,认为孟子目无领导,瞧不起他。
  可是在孟子看来,大领导在,现场更应当守规矩。自己依礼而行,正体现了对大领导的尊重。
  那些上前打招呼的人,不清楚丧礼上的规矩吗?
  因为在大领导前有压力,此刻,他们不敢依心知肚明的正确做法去行事,不敢做自己。
  權力会影响人的自由行事,金钱、舆论,甚至身边人的一个脸色或眼神,都会对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自由造成影响。
  “子见南子”的事很多人都已经听说了。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受到礼遇,有一次他去拜见卫灵公的宠姬南子。子路知道以后很不高兴。南子的名声很坏,子路不愿自己最敬爱的老师跟这个坏名声的女人有交集,子路的脸色很不好看。孔子急得当着弟子发誓,若我做了不该做的事,让老天厌恶我!让老天厌恶我!连说了两遍。
  看孔子那着急的样子,他是很在乎子路的看法的。子路不愿他去见南子,他不知道吗?
  孔子去见南子了,一定有他不得不见的理由;应当一见,就一定会去见。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这个称号,意味着孔子知道并且能够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时时可以把握中庸的理想状态。
  这两个例子都是生活中极小的琐事。一般人的人生几乎全由这样的琐事编织而成,而我们实际上并不能在琐事上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做自己内心认为对的事情。在纷纷攘攘、五光十色的十丈红尘里,做自己,也是勇敢者的游戏。
  《近思录》上说:“天下事,大患只是畏人非笑。不养车马,食粗衣恶,居贫贱,皆恐人非笑。”是不是这样呢?
  有多少人到了中年,看到同学同事换了大房子,自己豁出当二十年房奴也要换一套所谓“改善性住房”?
  本来下决心自己的娃儿一定要散养,可是看别人孩子辗转于各种课程辅导班、才艺班,忙忙碌碌,茁壮成长,有几个人还能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
  从小到大都是一个诚实的人,当身边有人靠买来的论文评上副高、正高职称的时候,面对可能一辈子当一个普通职员、每个月都比别人少挣几百块钱的局面时,你还敢不敢听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诚实的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人对人间好品格的那些言简意赅的概括,还多得是,为什么偏偏要在智慧和仁爱之后,加上一个“勇”字?“勇”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地位如此之高吗?因为先贤早就看得一清二楚,面对任何形式的考验,只要稍稍涉及个人的利害得失,都需要一个“勇”字。没有“勇”,智慧不成其智慧,仁爱不成其仁爱,自己树立不起自己,一切的美好期许全都是浮云。
  (编辑余从/图槿喑)
其他文献
从前的城池不大,出城几里,便是乡村,草木深深,闻得庄稼植物清香。  宋人邵雍《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痴迷于城外的草木芬芳,晚清诗人高树,在鹅坊的墙壁上题诗,“出城二三里,林木喜苍蔚。地无市廛声,茗有沙泉味。”他坐在寂静的乡间林木深处,一杯茗茶,喝出了沙泉的清甜味道。  从一座城,往外走,离城愈远草木愈深。三里不同村,五里不同景,七八里草木长势不一。  
我们是房子的什么人吗?主人,房权证持有者,借宿者,路人甲,或者旁观乙?  都不是。在这样一个疯狂抢购的时代,我们只是房子急红了眼的孙子和儿子,对这个掌控了我们一生命运,并耗尽了我们大部分心血的庞然大物,我们再也不是“家”下面那个眯眼小睡的小猫小狗,而是成了“房”上那个想要跳梁的“尸体”,顶着一点残存的体温,躺倒在方方正正无法跨越的房子之上。  我总是怀念年少时在乡村的时光。那时候的房子是父母和泥瓦
2013年开始,话剧《如梦之梦》启动亚太巡演。剧中主角顾香兰年龄跨度很大,年轻时由中国演员许晴饰演。老年时则由好莱坞华裔演员卢燕饰演,这是卢燕第二次出演《如梦之梦》,虽然已经年近九旬,但她依然保持着对舞台的激情。  高龄的顾香兰一出场就把观众深深地吸引了:一个银发苍苍的奶奶坐在病床上说:“我要抽根香烟。”声音里带着几分命令,又带着些许娇憨。接着,她缓缓地讲述起了故事,气息和停顿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有
邻居有一条泰迪狗叫球球,主人不很待见它,所以它总是一副脏脏的样子,就像一把黄不拉几的布拖把。它的毛发旺盛,披拂全身,难以看到眼鼻口耳,我总是很替它着急。因为不受待见,它的脾气很坏,在与群狗争食时,它撕咬狂吠,十分凶狠,因此小区里的人都不大喜欢它。  球球的坏脾气让大伙退避三舍,但它的凶狠并不能让它免遭伤害。喝过酒的人会戏谑地朝它扔砖块儿,引它大叫跟来,然后再狠狠踹它。它常常惨叫着跑开,然后再据门跳
“演得太像了,真想狠揍他一顿!”  这里的“他”说的是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胆小怕事、虚荣、怂、作、自私、倔强,由倪大红饰演。大家都说,倪大红真的把苏大强演活了,看得让人想冲进电视教训他一顿。  国产电视剧史上,招人恨的角色不少,恨到想让观众爬进屏幕里去“收拾”的并不多。  而苏大强有多讨厌,倪大红的演技就有多高。  倪大红不愧是老戏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分分钟把你带入戏里面去,成功地把一个
人间春来早,万木气象新。最绿的春色,在一只玻璃杯里绽开了笑颜。  第一枝春信,原来就藏在心底。雀舌低吟,随琴声水韵一起,在白色氤氲的雾气之上唱起欢歌,翩然曼舞。茶山雾霭,清浅的绿意在热水中渐渐苏醒,幽香弥漫,春色缭绕。我微微闭上眼睛,微笑着一口口啜饮在唇舌的甘露,寸寸滋润心田。  预感有些凌乱,说好的晴天看不清楚,中午时分阳光才刺破浓雾照亮大地。“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
1930年9月,芭芭拉·巴特里克出生于英国的科廷厄姆。年轻之时,她就热衷于体育运动,还曾想组织一支女子足球队在绿茵场上跟男生们一争高下。  有一天,芭芭拉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一位曾在1900年获得世界冠军的女拳手的报道,内心像被什么猛烈地撞击了一下。  “妈妈,这个运动员真是太棒了!原来女子也可以练拳击、当拳王啊!”芭芭拉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地叫起来。“芭芭拉,你生得比同龄人娇小,我看不是练拳击的
武优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华裔博士研究生,在2018年的一项工程设计竞赛中,他凭借一款名为“武氏灯塔”的检测水管泄漏机器人,一举斩获詹姆斯·戴森国际设计竞赛奖的冠军。  武优从小生活在中国的一座小城,水资源的紧缺使城市供水常常受到限制,因此,武优家所在的片区几乎每周都会停水半天,这让幼时的他对水资源匮乏状况有了切身的体验,并自小萌生了节约用水、造福地球的科技梦想。  十八岁时武优来到美国求学,扎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配置了计算机教室,条件好的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设备。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由于校领导的重视,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这为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多的是播放PPT,有的教师甚至把PPT当成了黑板。我结合化学课的特点,把PPT与视频有机整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视频辅助教学的优点  人类80%以上的信
几年前,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一个名叫张涛的“90后”小伙子开始养殖白骨顶鸡。白骨顶鸡虽然叫作“鸡”,但其实是一种鸟类。它肉质美味有嚼劲,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因头顶上长着一个白色的额甲,所以被人们称为“白骨顶鸡”。  刚刚开始养殖时,张涛遇到过重重阻挠。他以120元一只的價格从外地引进了2000多只白骨顶鸡种苗,可没过多久,养殖场里的白骨顶鸡就开始先后死亡,少则一天几只,多则一天几十只。在当地,张涛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