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不成为中国最好朋友?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月26日刊登题为“英国想成为中国最好的朋友,为何美国不这样?”的文章称,在联邦俱乐部最近于硅谷举办的一个活动中,两位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作者)和谢淑丽(《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一书作者)就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这一讨论的前提是,英国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但它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对华政策。正如我所写的,英国现在自称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2015年,英国决定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加入中国领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雅克说:“这是中国崛起的象征。这代表了(全球)地缘政治的改变。”
  谢淑丽曾担任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助理国务卿帮办,她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始终如一的。从尼克松时期开始,美国就试图与中国接触并建立合作的基础,尽管两国存在差异。她说:“如果这种接触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将重新回到在亚洲‘构建’军事联盟。但我们仍首选接触。”
  多年来美中关系似乎进展顺利,两国领导人努力使这一关系取得成功。但那是在中国臣服于美国的霸权时。
  不过自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情况开始有所变化。在美国看来,中国正错误地认为美国在走下坡路。因此,中国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政策,把精力放在海上领土争端上。“这不禁让我们怀疑,我们正在与一个什么样的崛起大国打交道。”谢淑丽说。
  但雅克认为,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引起的,该战略“在某种程度上显然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一直在扩大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提议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没有将中国包括在内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又一企图。
  当谢淑丽试图反驳称美国的这一战略并不是试图遏制中国,而是想在该地区的各个方面——外交和经济上——变得更积极时,讨论变得热烈起来。但她也承认,美国在亚投行问题上处理不当。谢淑丽说:“我们的立场是将之视为一场地缘政治争夺,而它本应成为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我们让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看上去非常没有把握,美英两国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在被问及美国和英国在网络安全和技术问题上完全不同的态度时,谢淑丽说,美国不得不把中国当作潜在的国家安全威胁,而欧洲不必担心这一点。另外,美国对盟友有承诺,而欧洲不必承担这一责任。谢淑丽提及了日本和东盟国家,并称美国正在创造让中国和平崛起的条件。
  但雅克尖锐地指出,美国这么做是为了一己之利。
  在怎样做才能避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上,谢淑丽并不是那么悲观。她指出,只要治国手腕和政策得当,美国和中国可以在核不扩散和气候变化等许多全球问题上进行合作。“我们已成立了20国集团(G20)来鼓励中國在全球发挥更大作用……只要国家间是相互依赖的,双方都会小心地珍视这一关系。”
  雅克也认为,美中仍有继续合作的空间。他说:“问题是,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本质存在很深的误解。中国不仅仅想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存在于美国制定游戏规则的世界中。绝不是那样。”他提到了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的观点,即当一个国家在经济上非常发达时,它将不可避免地在政治、文化、军事和道德方面对他国施加影响力。
  谢淑丽认为,今后美国将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
  尽管谢淑丽表示美国的决策者正致力于营造不会带来冷战的局面,但我认为我们似乎正在朝这一方向前进。五角大楼最近披露了一个提议——增加军事开支以对抗俄罗斯和中国。这令我深感担忧。
  正如马丁·雅克所指出的,既然美国不把中国视为是友善的大国,而是潜在的威胁,那么美中关系将进入需要更高层次和解的新阶段。
  (摘自《国防时报》)
其他文献
“喂,去校门口帮我拿个快递。”“我不在学校啊。”“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对那些总被网络流行语拽着跑的人来说,这两天又有新梗来凿脑洞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多格漫画,骤然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刷屏。  网友们还脑洞大开,衍生出了“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亲情的火苗说灭就灭”“刚取的人民币说没就没”“月头的流量说没就没”等新版本。与此同时,从闺蜜间的“P图之争”,到媒体人、医生、银行员工的“不靠谱下班时
风险投资人士一直在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公司注资。包括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在内的中国技术公司一直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手笔投资,并从外国竞争对手那里吸引人才。中国的技术人士说,这些资源加上中国的一些特别优势,如数量庞大的网民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使人工智能成为中国可以胜出的一个领域。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从全球范围来看尚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现在预测赢家为时尚早。但是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家在国际上赢得一片赞誉。在《麻省
中国大陆把经济成长与全民共享,多年来调高基本工资,这让过去享受人口红利的企业,面临极大挑战,包括台商在内,各产业都在寻找转型升级方式,不管是把自身业务与各级产业融合发展,还是提升技术含量,创造市场差异性,能确实落实者就能渡過难关。反之,只能清算做收或是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生产基地。大陆市场不断改变,台商多年前就有危机感,喊出转型升级口号,但能实际执行、找到正确发展的又有多少?当大陆更加看重内需市场情
湖北省竹山縣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按照“一人一档一册”的要求,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档案》;同步加强“留守儿童健康驿站”“心理咨询室”等基础建设,打造“政府关心,孩子开心,父母放心”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图为2017年12月10日,竹山县宝丰镇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孩子在玩沙盘游戏。
俄新网莫斯科9月9日电,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局长谢尔盖·克拉夫佐夫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称,汉语和意大利语或被列入俄罗斯中学生统一国家考试的语言科目。被问及中学是否会出现汉语和意大利语国家统一考试时,克拉夫佐夫说:“我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教育科学监督局已经成立汉语工作组,因此如果做出相应决定,我们准备从技术上保障实施。”  俄罗斯统一国家考试既是中学毕业考试,也是高校入学考试。统一考试外语科目现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2021年2月4日,在央视播出的网络春晚上,一个平均年龄为74.5歲、由清华大学理工科学霸组成的合唱团,唱起了歌曲《少年》,情至酣处他们还挽起了袖子,踏出节奏感强烈的舞步。无数观众被他们的活力和激情所感染,大呼“又酷又燃又感动”。  据了解,这个合唱团由一群毕业数年至数十年不等的清华校友组成。他们当中,有将军,有飞机设计师,还有土木、水利、电气、船舶等各个
到大自然里去办公,是很多久居都市、囚居写字楼的白领们最向往的事情。今天,有人已经走出了这一步,我们不妨去取取经吧。  前不久,西班牙建筑公司selgas Cano在马德里为自己设计并修建了一座新办公室。这座办公室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整座办公室看上去像放倒在地上的管道,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出地面。一条古朴的木板路引领着我们走近它。透过一长排落地玻璃,办公室里的情景一目了然,一部分屋顶也由玻璃
一  “小娃儿,你哭什么啊?”  “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思源望着眼前这个老和尚,害怕的心情竟一下子释然了。“你不要哭了,我给你讲故事吧。”  二  自那日之后,思源就再也没见过那个老和尚。父亲说老和尚是隐世的大师。思源不知道什么是大师,他只知道他喜欢那个和尚,喜欢那个和尚给他讲的故事。  和尚的故事里有少年人对爱情的向往,对心智的历练;有青年人对江湖的留恋,对侠义的执着;有中年人对世间景致的另一
尊重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的前提。但一些家长常常无意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观地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孩子。《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诸多源于生活中不经意间的“忽视”,使一个个心灵遭际了创伤,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了困惑……  周丽就是一个由于家长忽视而致病的典型案例。2012年9月,8岁的保定女孩周丽刚开学不久,在上课时突然感觉烦躁异常并且大喊大叫,遂向老师请假回家。到了晚上,周丽又毫无理由地哭闹了1个
大学之大,其实也不只在于大师,根本还在于其自由与开放的气度。如果说多样化是大学精神的核心,那么自由与开放就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没有自由开放的平台,教师们就不可能追随自己的兴趣,充分闲暇地思考,不受束缚地追求真理。当大学的教师只能受制于评审、课题、奖项等体制化的评价标准时,他们就只能成为教书匠和伪大师。  但笔者说的自由与开放的重点还不在此,其重点在于大学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而形成的自由交流的教学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