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型破甲武器的骄子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式70mm手持反坦克火箭简称79式手持火箭,是一种单兵使用、手持发射的轻小型反坦克破甲武器,该武器于1975年立项开始研制,1979年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
  79式手持火箭主要用于击毁近距离敌中型、轻型坦克、装甲车辆、自行火炮、土木工事、碉堡等目标。该武器是一种一次性使用、一筒一弹的反坦克武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单手发射、携带方便等突出特点,因此在山地、丛林战中更能发挥其机动灵活的特性。它既适于装备侦察兵和特种部队,也适于大量装备步兵分队,可有效提高步兵近战、夜战和徒步反坦克、反装甲作战能力。
  79式手持火箭的研制成功是当时我国单兵轻小型破甲武器研制的一项骄傲之举。1980年代中期以后,曾进行过多次改进,使其直射距离由60m提高到100m。
  
  系统组成
  
  79式手持火箭全系统由火箭弹和发射筒两部分组成。
  火箭弹有破甲弹和破甲杀伤弹两个弹种。破甲弹利用高能炸药爆轰药形罩,使药形罩形成金属射流,击穿装甲钢板,并产生后效,杀伤装甲钢板后的有生力量。破甲杀伤弹除具有破甲弹效能外,还可以产生700个有效杀伤元向四处飞散,杀伤目标周围12m内的有生力量。
  破甲弹由战斗部、火箭发动机、点火机构、尾翼组成。战斗部由风帽、定位环、弹壳、炸药、隔板和引信组成。战斗部为70mm直径的空心装药战斗部,采用机械触发式弹底引信;单锥药形罩采用紫铜板冲压成型,装305g炸药。弹尾设有6片尾翼,封装时尾翼折叠在发射筒内,出筒后靠弹簧力张开,翼展为112~116mm。
  
  火箭发动机为整体单喷管结构,即燃烧室和喷管是一体的。该发动机由连接螺、燃烧室、发射药、挡药板和喷管塞组成。发射药为速燃双基单孔型,共19根,质量26.2g。喷管被喷管塞堵住,以保证一定的起始压力,使发射药充分燃烧。连接螺既是战斗部和发动机的连接件,又是发动机的点火机构,上面装有底火、点火药盒、防回火机构和火箭定位销。定位销保证底火对准发射筒上的击针,击发后,底火火焰通过一个带点火药盒的防回火装置(该装置采用单向截留原理,防止火药燃气由底火孔喷出)点燃点火药盒的黑火药,进而点燃发射药。发动机起始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喷管塞被吹出,火箭弹飞出发射筒。
  破甲杀伤弹结构与破甲弹基本相同,只是其战斗部采用主、副药柱加隔板结构,并在主药柱外面的破片套内设有700个直径3mm的钢珠。
  发射筒采用聚碳酸酯工程塑料注塑成型,质量轻,强度高,携行方便,使用手感舒适。前部外径77mm,后部外径42mm,两端设有带橡胶环的密封防潮盖,筒身上装有击发机构和瞄准装置。击发机构主要有扳机、扳机轴、击锤(带有击针)、击锤簧、保险销、保险簧、钢珠和运输保险拉环组成。瞄准装置由镜座、支撑机构、分化镜、准星组成。分化镜为一透明分划板,既是目镜也是物镜,镜面上有50m、70m、100m、130m的射距分划和概略测距分划。平时,分划镜折叠在发射简上,发射前竖起,逆时针旋转45°(左手发射时顺时针旋转45°)。在立柱簧作用下,分划镜会自动卡入支撑斜槽内,即可瞄准射击。为了防止水分由击针孔进入发射筒,平时击发机构由一个橡胶防潮罩密封。
  
  
  射击操作
  
  
  先打开前后密封盖,掀掉击发机构密封防潮罩,拉出运输保险销,抬起击锤,则火箭弹处于待发状态;射手手持(左右手均可)发射筒,使手指处于扳机上方,准备发射;竖起分划镜,旋转45°并将分划镜嵌入槽内,将测距分划对准目标,测出目标距离,同时赋予发射筒一定射向。手指压动扳机,击针打击底火,底火火焰经传火通道引燃点火药,点火药瞬时点燃火箭发射药,产生高压燃气,将喷管塞从喷口高速喷出。高速喷出的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将火箭弹推出发射筒。当火箭弹脱离发射筒时,尾翼后端的6片尾翼同时张开,使火箭弹稳定向前飞行(发射或准备发射时,火箭的头部、尾部不能对准自己或友人)。
  火箭弹飞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引信保险解脱,火箭弹击中目标时,火箭弹前端的风帽可牢牢啃住目标,防止滑脱,引信在惯性作用下发火,并瞬时引爆高能炸药,产生破甲、杀伤效能。
  
  深得军队肯定
  
  79式手持火箭武器系统先后在沈阳、兰州、新疆三个军区的一线部队进行射击试验。试验结果:50m射距上,对固定目标命中率为84%,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率为69%,对100mm厚、倾斜55°~60。的靶板射击,破甲率为95%。对T-34坦克射击,各部位均能穿透;对T-72坦克除正面外其余部位均可穿透。
  参试部队一致认为,手持反坦克火箭是步兵反坦克的有效武器,武器结构简单,容易掌握,便于携带,机动性好。
  参加试验部队的师、团级领导评价说:用“三件宝”(炸药包、爆破筒和反坦克手榴弹)打坦克,指挥员心里没底,战士没把握,有了手持反坦克火箭这件好武器,指挥员心里就踏实了,战斗员的信心和决心就更大了。他们当时认为,手持火箭是部队急需的好武器,因为我军步兵对付坦克一般依托网状阵地,采用小群多路、穿插分割、四面包围,用3~4件武器打一辆坦克的战法,手持反坦克火箭正适用于该战法。它可单手从墙角伸出发射,也可在堑壕中单手举过头顶发射,还可对较远距离的目标进行单手过肩瞄准发射。总之,其灵活的单手发射方式,可达到隐蔽消灭敌目标的目的。参加试验的王进富战士说:“这个东西真不错,用起来方便,在战壕里躲起来,敌人发现不了,坦克过来了,全连一起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总部首长在多次了解和观看了79式手持火箭试验后指出:“小火箭(指79式手持反坦克火箭)装备部队,不占人员编制,不影响其他武器的使用,有利于对付敌集群坦克,适合人民战争和近战要求,谁都可以用。一个连背上几百发,你有集群坦克,我有集群火箭,可以以群对群!”
  当年,总部首长将79式手持火箭情况向叶剑英元帅进行了汇报,叶帅讲:“打坦克可以从几个方面打,……使用近距离的武器,如刚才讲的小火箭(指79式手持反坦克火箭),近距离、短距离都可以打,要发明这些东西,是打坦克的好武器,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为了备战,当时工兵研制出了挖战壕的机器,称为掘壕机,其挖掘战壕速度快,省人省力,当时在北京给叶帅进行表演。叶帅观看完表演后又一次指出:“掘壕机与小火箭(指79式手持反坦克火箭)相结合,具有战略意义!”
  编辑/曾振宇
其他文献
捷克CZ550步枪剖面图
印度陆军特种部队将装备3070支以色列武器工业公司(IWI)研制的TAR-21“塔沃尔”(Tavor)5.56mm突击步枪,该枪使用的5.56mm弹药将由新加坡某公司提供。除加装土耳其提供的M203式40mm枪挂榴弹发射器之外,TAR-21突击步枪还将配装以色列国际技术激光公司研制的改进型枪托和新型瞄准具。  2002年底,印度陆军曾向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订购TAR-21突击步枪及弹药,在IMI轻武
81-1式自动步枪大量装备我军野战部队,也是武警部队常用武器之一。为适应反恐处突任务的需要,一些民营警用装备公司为该枪设计了战术导轨。图中的81-1式自动步枪加装有某公司最新型战术导轨,导轨上安装了瞄准镜、战术灯、激光指示器、两脚架。
该枪是美国战术进出口公司(ATI)在德国HK公司定做的一款0.22英寸口径冲锋手枪。该枪从外形上看就是MP5冲锋枪的克隆版,主要面向执法机构,不对民间销售。该枪全枪长425mm,枪管长273mm,全枪质量2.72kg,弹匣容弹量有10发和22发两种,发射方式为半自动。
对射击运动员来说,枪支的射击精度是最关键的,当然,自然舒适的握持姿势也有助于射击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本文以图说的形式展现EM-751型5.6mm自选步枪的各种调节功能,请读者与我们一起分享这支曾为体育运动事业做出贡献的名枪……
亲爱的读者:  您提供的宝贵意见,将作为《轻兵器》的改进依据(此表复印、自制有效)。2008年评刊活动第三季度抽取20位幸运者。各赠送精美子弹笔一支。年底,我们还会在常年评刊的读者中抽取20位幸运者,赠送  2009年上半年杂志。  本期杂志您最喜欢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期杂志您不喜欢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期杂志您最喜欢的彩页
1 77式12.7mm高射机枪高射状态(配装简易光学缩影环形瞄准镜)  2 枪口消焰器外观呈锥台形,侧面均匀分布有40个直径为6mm的火药燃气排出孔。枪口消焰器与枪管的连接采用螺纹形式,并用固定销固定  3 准星护圈上方设有通孔,用于插入准星调节扳手,调整准星的高低;准星座前方与导气箍的结合处设有刻线,刻线间隔1mm,便于横向调整准星座和准星  4 枪身铭文特写。上方的“七七式”表示该枪的型号,中
时间追溯至美国南北战争后,当时的美国曾有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说法:“林肯给了所有奴隶自由,而柯尔特使这些奴隶获得了平等。”这是美国人民对柯尔特的极高评价,也是柯尔特有生之年听到的最美妙的“音乐”。  塞缪尔·柯尔特47岁离开人间,在他有生之年,他坚信自己发明的不需重复装弹的武器在全球都将是一个巨大成功。对于柯尔特的成就,19世纪的一些历史学家曾评论:柯尔特的发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他在武器的发明、
研制攻关    2001年10月,在5.8mm微声冲锋枪选型竞标会上,建设集团军研所研制的样枪在性能对比试验中以优异的性能中标。2001年底,成立了以建设集团军研所为总设计师单位的5.8mm微声冲锋枪研制系统项目组,研制系统包括5.8mm微声冲锋枪、5.8mm微声弹、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4个子系统。全系统于2002年2月完成了方案样机的所有试验工作,同年3月完成了方案评审,并转入初样机研制阶段。
为参加1977~1980年北约小口径步枪选型试验,比利时FN公司于1976 年推出FNC 5.56mm步枪(比利时称其为轻型自动卡宾枪)。但该枪在选型试验中出现了枪机突笋裂缝等故障,最终退出了竞标。  随后,FN公司对该枪进行了多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有:枪托加强,便于发射枪榴弹;机匣强度增加;增加空仓挂机装置;击针改装在枪机框内,同时减小击针孔径,由此减少了小口径步枪容易出现的底火击穿、炸壳等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