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展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对保护濒危动物和其生境具有重要意义.于2014年冬季,在贵州威宁草海保护区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和随机森林模型对7只越冬灰鹤(Grus grus)进行了日间栖息
【机 构】
:
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昆明650224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昆明650224;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威宁553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对保护濒危动物和其生境具有重要意义.于2014年冬季,在贵州威宁草海保护区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和随机森林模型对7只越冬灰鹤(Grus grus)进行了日间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 表明:灰鹤对栖息地(距夜栖地、林地、草地、沼泽、水域和耕地的距离)、人为干扰(距居民点、主干道、村道)、海拔等环境因子存在明显的选择性(P<0.05),而对坡度未表现出选择性(P>0.05);随机森林模型表明,距主干道距离、距夜栖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和距草地距离对灰鹤的栖息地选择过程影响最大;综合来看,灰鹤在日间喜好在靠近水源(858.86±29.39 m)和夜栖地(1914.70±59.14 m)、并远离居民点(312.87±10.28 m)的区域活动;在距主干道距离和距村道距离两个因子上,灰鹤活动点均显著小于随机点,这可能表明灰鹤在利用耕地作为主要觅食地时,被迫适应道路交通带来的较大干扰;城镇的快速扩张以及道路修建是草海及周边区域威胁灰鹤生存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为了解大沙河水库拟柱孢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昼夜垂直分布模式,于2018年9月20-21日(丰水期)和2018年12月31日(枯水期)对该水库拟柱孢藻进行昼夜定点分层采样,分析影
单一空间尺度的研究难以揭示林火分布特征.本文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统计和尺度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2003-2015年江西省林火面积在地市、县区、乡镇3个尺度上分布的变异性
土壤淋洗技术具有修复效率高、修复彻底、污染土壤减量化等特点,但目前土壤淋洗的药剂成本相对较高,且淋洗后的细粒土壤仍需固化、稳定化处理,限制了淋洗技术大规模的推广应
基于2000-2017年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和极端气温、降水指数,分析川渝地区生长季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相关分析和Lasso回归模型探讨NDVI与极端指数的关系.结果 表明:川渝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赤潮藻米氏凯伦藻藻际细菌群落组成,探究了原位营养刺激下藻际细菌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表明:米氏凯伦藻藻际环境以Proteobact
电击法采集蚯蚓对环境相对友好,但电击效率可能因立地条件和蚯蚓类群而变化,进而限制了电击法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于2017年11月上旬采用电击法配合手拣法对长白山3个不同森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