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西缘瓦斯沟花岗岩的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来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扬子地块西缘康滇裂谷北段的瓦斯沟花岗质杂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为工型花岗岩,是由前存年轻(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岛弧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早期的花岗岩形成于扬子地块西缘由会聚挤压向陆内伸展的转折环境,晚期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板内环境,很可能与新元古代地幔柱事件有关。它们显示的“岛弧地球化学特征”是继承了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结果,不代表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
其他文献
通过对我国13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磁性微球粒的形貌结构和矿物成分的研究,确定其具有明显的燃煤成因特征和示踪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的功能。化学成分分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利用原位高温XRD方法测量了锐钛矿相TiO2在不同温度下(850、863、875、888、900℃)时间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证实锐钛矿-金红石相转变为一级反应.计算的相转变活化能为432.788&#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417/N,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8—7516。主要刊登农
应用均一法测温及激光拉曼探针等技术对黔中隆起地区下组合含油气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烃类包裹体个体较小,无色,形态不规则,其烃类成分以CH4为主,具明显干气特征,部
针对自然界中天然半导体矿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之间的能量交换途径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半导体光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天然半导体矿物在光照情况下产生的光生电子可将Fe3+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