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是否和人类一样,拥有公平观、正义感和同情心?
在动物王国中,当某些动物身陷危难或者遭遇不公时,是否会有其他动物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甚至涌现出像超人和蜘蛛侠那样的正气大侠?
生态学象马克·比科夫教授在他新出版的《野性的正义》一书中,提出了这个有趣的论题。论题一提出,在动物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立刻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上榜理由:排斥过度暴力
科学家发现,等级森严的狼群也崇尚“公正感”。做游戏时,处于统治地位的狼会允许级别低的狼扑咬它们,但这种扑咬必须遵守“公正原则”,不能采取过度的暴力。如果一只狼不知轻重,将头领咬得太重,它必须立刻弓腰请求原谅,否则,会遭到狼群的惩罚。
野狗也有同样的“道德标准”,如果一只幼崽在游戏中过于凶猛,咬伤了其他的幼崽,就会被野狗群放逐,永远都无法再回到群体中。
叽叽呱呱辩论室
反对派(哲学家):人类是地球上唯一拥有道德感的物种,有意识的推理在人类道德行为的控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动物缺乏这种推理能力。
支持派(一部分动物学家和动物保护者):道德观和正义感绝对不是人类的专利,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许多哺乳动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道德标准。
怀疑派(一部分动物学家):动物们的正义行为,到底是发自于内心的道德观念,还是条件反射或巧合?
上榜理由:路见不平,拔鼻相助
大多数动物学家都深信,大象是感情丰富的动物,不仅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还十分乐于助人。在一个案例中,一只名叫埃莉诺的老母象生了病,象群中的另一头母象试图帮助埃莉诺重新站起来行走,在埃莉诺生病期间,始终陪伴着它,直到埃莉诺死后,这头母象才离开它的身边。
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例子是,在南非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一个象群看到羚羊被困在铁笼里,居然路见不平,拔鼻相助。它们用鼻子打开了门闩,并且组成一堵象墙,掩护羚羊逃之夭夭。
科学家曾对家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只狗放在同一间屋子里,给一只狗的餐盘里放上美味的食物,而另一只狗的餐盘中却什么也不放,分别测试了好几组家犬后,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通常情况下,被赐予食物的狗会主动把美食分给另一只。科学家分析,家犬或许不忍心看到对方遭遇不公平待遇,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维持公平,又或者同伴的遭遇让它们产生了同情心,因而主动分享食物。
人们常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见老鼠有多令人厌恶了。然而,你相信吗?老鼠具有“宁可饿死也不害同类”的美德。
在一项实验中,一组老鼠被给予食物,但一旦它们吃下这些食物,机关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猿类庇护中心,一只名叫纳克斯的黑猩猩患有大脑性麻痹症,导致它的智力和身体状况都很差。中心的工作人员本以为,纳克斯一定会因此而遭受其他黑猩猩的欺负,没想到,情况却恰恰相反。黑猩猩们对待纳克斯的态度格外温柔,很少会有猩猩对它表示出恃强凌弱的态度。更感人的是,黑猩猩们还常常为纳克斯打抱不平,如果有顽皮的黑猩猩跑去捉弄纳克斯,一定会遭到其他黑猩猩的群殴!
别出心裁的动物学家们,曾在狄安娜长尾猴身上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训练一些狄安娜长尾猴使用自动食品机,没多久,这些聪明的家伙就能运用自如。它们乐颠颠地从研究人员手中拿到硬币,然后,投进食品机的投币口,等食品机“吐”出食物后,拿到一边快乐地享用。只有猴群中年纪最大的一只狄安娜长尾猴,似乎总也不开就会被触发,它们面前的另一组老鼠就会立刻遭到电击。很快,被给予食物的老鼠就发现了个中玄机,当再次被给予食物时,为了不让同类遭受电击,它们竟然对食物熟视无睹,拒绝进食。
瑞士科学家最近发现,如果一只老鼠曾受过其他老鼠的帮助,那么,它们也懂得“回馈社会”,会主动帮助其他老鼠获取食物。窍,它一拿到硬币,就把硬币丢在地上。一只公猴看到后,就立即将硬币捡起来并投入食品机,取出食物,然后主动把食物塞给那只年老的母猴。
研究人员说,这只公猴多次帮助过这只年迈的母猴,他们相信,公猴无私的行为是出于内心尊老爱幼的道德感。
上榜理由:乐于助人
外表阴郁冷漠的吸血蝙蝠也十分乐于助人,成功找到血源的吸血蝙蝠常常主动把食物分享给觅食失败的同类。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生物学家观察到,当一只已经做了妈妈的食果蝙蝠看到另一只母蝙蝠缺少分娩经验时,竟亲身示范,向它展示起正确的分娩姿势来。
在动物王国中,当某些动物身陷危难或者遭遇不公时,是否会有其他动物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甚至涌现出像超人和蜘蛛侠那样的正气大侠?
生态学象马克·比科夫教授在他新出版的《野性的正义》一书中,提出了这个有趣的论题。论题一提出,在动物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立刻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上榜理由:排斥过度暴力
科学家发现,等级森严的狼群也崇尚“公正感”。做游戏时,处于统治地位的狼会允许级别低的狼扑咬它们,但这种扑咬必须遵守“公正原则”,不能采取过度的暴力。如果一只狼不知轻重,将头领咬得太重,它必须立刻弓腰请求原谅,否则,会遭到狼群的惩罚。
野狗也有同样的“道德标准”,如果一只幼崽在游戏中过于凶猛,咬伤了其他的幼崽,就会被野狗群放逐,永远都无法再回到群体中。
叽叽呱呱辩论室
反对派(哲学家):人类是地球上唯一拥有道德感的物种,有意识的推理在人类道德行为的控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动物缺乏这种推理能力。
支持派(一部分动物学家和动物保护者):道德观和正义感绝对不是人类的专利,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许多哺乳动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道德标准。
怀疑派(一部分动物学家):动物们的正义行为,到底是发自于内心的道德观念,还是条件反射或巧合?
上榜理由:路见不平,拔鼻相助
大多数动物学家都深信,大象是感情丰富的动物,不仅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还十分乐于助人。在一个案例中,一只名叫埃莉诺的老母象生了病,象群中的另一头母象试图帮助埃莉诺重新站起来行走,在埃莉诺生病期间,始终陪伴着它,直到埃莉诺死后,这头母象才离开它的身边。
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例子是,在南非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一个象群看到羚羊被困在铁笼里,居然路见不平,拔鼻相助。它们用鼻子打开了门闩,并且组成一堵象墙,掩护羚羊逃之夭夭。
科学家曾对家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只狗放在同一间屋子里,给一只狗的餐盘里放上美味的食物,而另一只狗的餐盘中却什么也不放,分别测试了好几组家犬后,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通常情况下,被赐予食物的狗会主动把美食分给另一只。科学家分析,家犬或许不忍心看到对方遭遇不公平待遇,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维持公平,又或者同伴的遭遇让它们产生了同情心,因而主动分享食物。
人们常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见老鼠有多令人厌恶了。然而,你相信吗?老鼠具有“宁可饿死也不害同类”的美德。
在一项实验中,一组老鼠被给予食物,但一旦它们吃下这些食物,机关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猿类庇护中心,一只名叫纳克斯的黑猩猩患有大脑性麻痹症,导致它的智力和身体状况都很差。中心的工作人员本以为,纳克斯一定会因此而遭受其他黑猩猩的欺负,没想到,情况却恰恰相反。黑猩猩们对待纳克斯的态度格外温柔,很少会有猩猩对它表示出恃强凌弱的态度。更感人的是,黑猩猩们还常常为纳克斯打抱不平,如果有顽皮的黑猩猩跑去捉弄纳克斯,一定会遭到其他黑猩猩的群殴!
别出心裁的动物学家们,曾在狄安娜长尾猴身上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训练一些狄安娜长尾猴使用自动食品机,没多久,这些聪明的家伙就能运用自如。它们乐颠颠地从研究人员手中拿到硬币,然后,投进食品机的投币口,等食品机“吐”出食物后,拿到一边快乐地享用。只有猴群中年纪最大的一只狄安娜长尾猴,似乎总也不开就会被触发,它们面前的另一组老鼠就会立刻遭到电击。很快,被给予食物的老鼠就发现了个中玄机,当再次被给予食物时,为了不让同类遭受电击,它们竟然对食物熟视无睹,拒绝进食。
瑞士科学家最近发现,如果一只老鼠曾受过其他老鼠的帮助,那么,它们也懂得“回馈社会”,会主动帮助其他老鼠获取食物。窍,它一拿到硬币,就把硬币丢在地上。一只公猴看到后,就立即将硬币捡起来并投入食品机,取出食物,然后主动把食物塞给那只年老的母猴。
研究人员说,这只公猴多次帮助过这只年迈的母猴,他们相信,公猴无私的行为是出于内心尊老爱幼的道德感。
上榜理由:乐于助人
外表阴郁冷漠的吸血蝙蝠也十分乐于助人,成功找到血源的吸血蝙蝠常常主动把食物分享给觅食失败的同类。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生物学家观察到,当一只已经做了妈妈的食果蝙蝠看到另一只母蝙蝠缺少分娩经验时,竟亲身示范,向它展示起正确的分娩姿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