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推进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我国输配电价改革实行“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电价管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监管机构定价决策的需求,需要构建电网企业的管制会计制度并应用于日常核算中。然而,管制會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至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管制会计理论框架,也缺乏实际操作。文章旨在阐明:以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管制会计目标是构建管制会计理论框架的起点,“受管制资产界定清晰”应成为首要的会计核算假设和前提条件,重置成本法是未来管制会计的计量属性选择,“双分录”的核算模式可以实现管制会计日常核算,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并减少推行成本。
【关键词】 管制会计; 输配电价改革; 利益相关者; 管制资产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9-0043-05
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重点是“管住中间”的电网输配电环节,独立的输配电价成为电力市场化机制的重要前提。2017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简称定价办法),明确了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计算方法以及调整机制,与《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简称成本监审办法)一起构成了输配电价改革初期较为完整的定价政策体系和操作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由电网企业根据财务报表等历史数据和投资等预测数据作为定价参数信息测算出企业的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并上报给监管机构进行审查,这种做法使得监管部门无法掌握电网企业真实的成本和资产数据,存在电网企业玩数字游戏上报虚假信息的可能,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入,企业传统财务会计信息远不能满足专业输配电价定价需求,定价过程中所涉及的有效资产的评估与认定、分电压等级的成本分摊、增量配电网项目的输配电价格等问题涉及诸多利益方的相关利益,需要专业电价监管机构牵头由各方利益主体协商签订相关契约(比如管制会计制度)予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为监管机构提供输配电价定价决策信息,并帮助监管机构衡量和评估电网企业经营业绩的管制会计制度,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长远发展。
一、文献综述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不断深入,管制会计的理论和实务问题得到业内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关注,相关研究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定价成本核算与披露问题研究
Joskow
【关键词】 管制会计; 输配电价改革; 利益相关者; 管制资产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9-0043-05
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重点是“管住中间”的电网输配电环节,独立的输配电价成为电力市场化机制的重要前提。2017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简称定价办法),明确了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计算方法以及调整机制,与《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简称成本监审办法)一起构成了输配电价改革初期较为完整的定价政策体系和操作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由电网企业根据财务报表等历史数据和投资等预测数据作为定价参数信息测算出企业的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并上报给监管机构进行审查,这种做法使得监管部门无法掌握电网企业真实的成本和资产数据,存在电网企业玩数字游戏上报虚假信息的可能,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入,企业传统财务会计信息远不能满足专业输配电价定价需求,定价过程中所涉及的有效资产的评估与认定、分电压等级的成本分摊、增量配电网项目的输配电价格等问题涉及诸多利益方的相关利益,需要专业电价监管机构牵头由各方利益主体协商签订相关契约(比如管制会计制度)予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为监管机构提供输配电价定价决策信息,并帮助监管机构衡量和评估电网企业经营业绩的管制会计制度,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长远发展。
一、文献综述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不断深入,管制会计的理论和实务问题得到业内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关注,相关研究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定价成本核算与披露问题研究
Josk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