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的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u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和提高着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促进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一要求。然而,面对丰富的语文材料,学生的理解和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教材、课外阅读中的每篇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包含着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方式、情感体验,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文化素养,做出多种理解,得出不同的感受,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可以说,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注重把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但在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能很好把握住“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度”,往往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两种误区。
  一种误区是过于注重体现“个性化阅读”和“独特体验”,表现在课堂上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独特”和“多元”,追求活跃、热闹的课堂气氛,至于如何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文本的价值取向,如何从文本中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在有意无意间被忽视了。曾经在某小学听过一节内地老师的教学交流课,一位老师上《姥姥的剪纸》,为了让学生体会“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教师出示句子“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然后创设情境对话,表现作者“缠”的过程,结果有些学生说的话听着很不舒服,有的说:“姥姥,你要不教我,我就离家出走”,有的说:“姥姥,你要不教我,我就不认你做姥姥”,有的说:“姥姥,你要不教我,我不给你吃饭”……授课教师依然微笑着应答,没有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孩子的话虽然天真,但这些耍无赖式的语言让人感到一种凉意,使姥姥与外孙相濡以沫的亲情瞬间被击碎,难怪一位老师听后流着泪说:“没想到这些学生会说出这种话”。
  一种误区是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阅读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步骤、一个教学环节而已,学生的朗读、合作、讨论,表面看十分热闹,但最终还是教师控制着学生的思维。曾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上《在山的那边》一文时,他提了一个问题:“请问,文中的‘海’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问题一出,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海象征一种信念,有的说海象征一个梦想,有的说海象征一种期望……“嗯,同学们说了很多,其实,还在这篇课文里象征着‘理想的境界’,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把课文朗读一遍。”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老师完成了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最后,“海”的象征意义被定义为“理想的境界”,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也被抹杀了。在这种看似热闹的教学氛围里,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实际上是被忽视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只有特殊性、个性而没有普遍性、共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好比是“太阳”和“阳光”,如果没有“太阳”,“万丈光芒”不就成了“无本之木”?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而“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见《语文课程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切实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体验,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种牢牢控制学生思维、以标准答案为上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独特体验不等于无视文本的原意,不等于脱离文本,随心所欲,甚至荒诞不经。尊重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理解,鼓励有创意的思考,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和共识的基础上。还是用“太阳”和“阳光”来对比,这“太阳”就是文本的原意,暨文本的价值取向,而“万丈光芒”好比读者的多元解读和独特体验。因此,教师要把独特体验和尊重文本统一起来,要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见《语文课程标准》)。
  如何实现珍视学生独特体验与注重文本的价值取向统一起来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理解和把握得如何,影响着课堂上教师如何正确的引导,影响着学生会享受到什么样的精神食粮。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进行备课的时候,要深入研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现的价值取向。其二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引导者的角色作用。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体验可以是多元的,由于受自身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文化素养的制约,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既有积极的、健康的一面,又有消极的、颓废的一面。当他们的独特体验不符合文本倡导的价值取向,甚至与社会提倡的公共道德和主流价值观产生对立时,教师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就不可忽视了,此时语文教师要当机立断地给予纠正,采取质疑、讨论、辩论、深入研读文本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那种不敢引导,盲目尊重“独特”、“个性化”的态度实际上是对教学和学生的不负责任。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读”,也要尊重教师的“教”。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想到学生是富有个性的,尊重学生的个性是“以学生为本”教学思想的体现,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育人的责任,努力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统一起来,使阅读教学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始终出现一个较为突出的、现实的问题:男女生在英语学习上到底各自存在哪些优势?我们怎样利用这些优势去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这已成为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 男女生 英语 学习 差异 分析  通过充分了解男女生在语言学习心理、语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开展因性施教的研究与实践,用于弥补以往英语教育教学中的性别盲点,就显得尤
摘要:本文结合文秘专业在当前社会及各大企业的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专业化水平十分重要。文中就如何改善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实践技能进行分析,从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制度、构建课堂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全面化加强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力求培养出与当前市场相适应的文秘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大企业对
思想品德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也是其个性趋于发展和定形的一个阶段,因此思想品德课显得尤为重要。而到了九年级,如何搞好毕业班总复习工作,是每一位教师都在积极思考与关注的问题。多年从事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我归纳了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针对学生特点,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出发找问题。如:学生对学科重视程度够不够;重视了,学习方法是否恰当,应试、答题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皮亚杰有关儿童认识发展的理论,由科尔伯格、卡茨等人进一步研究并发展成为研究“学习的含义”与“学习方法”的学习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之后,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改进教学实践,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实践 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各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个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
摘要:小学数学低年级中对概念的初步认识,起着“起步”和“渗透”的作用,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两个特性,就要求教师根据概念发展的脉络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再结合学生的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处理好概念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把握低年级中概念教学的要求,也即是“度”的问题。  关键词:概念教学 度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班的孩子刚刚走出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他们对音乐没有多少认识和理解,他们有的只是听到音乐会有感觉,或者丫丫跟唱,或者随着节奏摆动身体,这些是他们本能的反应,我们应该如何调动孩子积极性,让音乐在孩子的成长中淋漓尽致发挥其作用呢?  一、首先充分调动幼儿的音乐本能。  我们每个人在听到音乐的时候身体都会随着音乐摆动身体,那么怎样把孩子的这种无意识的反应
摘要:记得有这样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负效课堂——误人子弟:低效课堂——知识本位;有效课堂——主体多元。那么何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教师指导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如何学、学的效果怎样?  关键词:有效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思考  中共十八
分类讨论是初中数学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在历届中考中,都不乏有几何分类讨论的题目出现。一进入几何图形解答,就可能受图形的局限而漏解。现就几何图形分类讨论的入手方法作一探讨:  1.找出定点确定分类  此类问题,一般由题可知动点是在直线或射线上运动的。此时分类可先在直线或射线上寻找定点,根据动点与定点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例1.如图,直线AB经过⊙O的圆心,与⊙O相交于A、B两点,点C
摘要 为了紧跟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步伐,本文基于地方高校遗传学实验教学现状,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室开放、科研和 “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培养科研人才,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科学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 遗传学;实验教学; 教改;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最富于综合性的中心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