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碗面出自青海

来源 :妇女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中国的饮食文化,甭管有多少山珍海味,归根结底主食只有两样:米和面。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则特别喜欢吃面,在众多的面食当中,面条又是最活跃的一个。
  “条”是工艺、是理念、是精神、是文化,各种的面则是原料,是物质。中国人吃面可是变着花样地吃,拉、抻、削、揪、捻……各种方式都用上,于是就有了炸酱面、阳春面、刀削面、臊子面、担担面、热干面、牛肉面等等的面条做法和吃法。
  但是你一定不知道,中国的第一碗面,并不是出自拉面的故乡甘肃兰州,而是出自我国的青海省。

  没错,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碗面出自中国青海。
  200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在青海喇家遗址考古发现了一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它将中国的面条历史足足向前推进了4000年。
  这碗沉睡了4000年的面条呈米黄色,粗细均匀,直径约5毫米,长度约500毫米。专家们经过分析认为,它主要由小米和少量的糜子制作而成。看起来细细黄黄的,很像中国西北部小麦粉做成的拉面,由于陶碗倒扣而且被洪水物质覆盖,这碗面才得以保存下来。其中还发现了动物骨头的碎片,说明是一碗荤面条。
  我们知道,小米是没什么黏性的,怎么可能做成面条呢?这也成了考古学家的一大疑惑。
  研究者经过多次模拟实验,在吸取民间锤砸、烫面增加黏性的知识基础上,利用传统饸饹面制作工具,借鉴挤压糊化凝胶成型方法,在没有添加任何增黏剂的情况下,成功模拟制作出长度达1米长以上的小米面条,从而证明小米是可以制作面条的。
  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喇家面条是真实存在的罕见的古代食物遗存,也说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先民,已经能用小米做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面条,與目前一般用小麦做面条的原料是不同的。
  2005年10月13日,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的面条状遗存的鉴定研究论文,这一考古成果,将面条的发明地定格在了青藏高原东部,比以前新疆出土的面条还要早,也将面条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2000年。
  那么,风靡全国的拉面又是怎么问世的呢?
  坊间说法之一:为唐代回民创造,距今有一千余年历史。但由于制面过程复杂、用料考究,以致未能成为大众食品。
  坊间说法之二:为公元1799年(清朝嘉庆四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镇苏寨村(今河南省博爱县境内)陈位林的父亲陈维精处学习“小车牛肉老汤面”制作工艺后,带入兰州演变而成。
  青海省海东人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兰州拉面基础上,经过了“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道揉”手工和、揉、抻、拉,拉出了“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青海牛肉拉面。
  一清,汤汁清亮、鲜美;二白,萝卜片白嫩、鲜美;三红,油泼辣椒子红亮、飘香;四绿,香菜、蒜苗碧绿。
  如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主的“拉面大军”,以数以万计的拉面馆为载体,将牛肉拉面从面文化的发源地“拉”向全国。也许您对于撒拉族很陌生,但是他们却始终陪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撒拉族拉面大军已经遍布国内外200多个大中城市,输出劳动力4万人,在全国各地经营的拉面店多达7500家,你身边的拉面馆也许就是撒拉族人开的呢。
其他文献
飓风来了,要撤退了  4级飓风“佛罗伦斯”即将登陆美国东部海岸,多个州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至少一千万人接到了撤离或者保持观察的警告。飓风预计所经过的路线上有6座核电站,美国政府有信心维护其安全性,但一些专家并不确定,警告说,洪水和暴雨可能会淹没核电站的防御设施。  特朗普说:“我们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民众们垒沙袋、抢空超市、用木板封房……  來自北卡罗来纳的一位女士分享了一个简单操作就可以了
有人向我诉失恋,我第一反应竟然是错愕:啊,你爱过?当真?他的恋爱史,在熟人间被当笑话传。  他人不坏,却有不自觉的刻薄。朋友圈里有个爱好琴棋书画的胖女孩,到他嘴里就是:傻大姐颜,林黛玉心。自觉是隽语,当人家面反反复复说过好几次。  一次他去开会,散场时天降大雨,同行者中有急着要回家喂奶的新妈妈,不得已开口请他捎一程,他一口回绝轻轻拍一下副驾驶座位:“这个位置,我只留给‘她’。”大有一言千钧之势——
戴袋鼠耳朵的快递小哥已经不是第一次引人关注了,因为实在太萌萌哒。  因为这个可可爱爱萌出血的袋鼠耳朵,曾有网友去做美团骑手。因为很想要,但又买不到:“老天爷再让我见一次那个有袋鼠耳朵的小哥吗?我一定要问问他是怎么搞到的头盔。”  这么可可爱爱的袋鼠耳朵是所有美团骑手都能佩戴吗?直男戴上萌萌哒的头盔是什么感受?  美团外卖小哥姚权刚也是美团的“城市模范骑手”,在今年1月初就领到了袋鼠耳朵,“领到的袋
我国是一个酒类消费大国,酒文化久负盛名,饮酒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同样,饮酒与健康,特别是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有研究表明,饮酒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着U型或J型关系,也就是说,适量饮酒可降低糖尿病发病,反之,过量饮酒会增加糖尿病发病。为此我们提醒无酒不欢、逢饮必醉的朋友:    过量饮酒,是对人体的综合损伤    饮酒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这种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特别是过量
Q:顾先生(丈夫):开出租车好几年了,有些夜总会、歌厅、发廊的“小姐”经常坐我的车,她们从事什么职业我一眼就能看出来。那还是刚开车的时候,一位打扮妖艳的小姐在凌晨1点时上了我的车。到达目的地后,她说她没带钱,让我摸她一番作为补偿。我拒绝了她的要求,小姐扔下车费愤愤而去。一开始我还对此抱有怀疑态度,但后来看到很多同事都这么做,才相信了。前不久,又一位“小姐”在下车前提出了同样要求。因为她长得漂亮,我
每个城市、每一处景点都因各种特点成了行走之人心中的一张图画,而旅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把这些图画跟现实去做对比。这往往是很困难的,就像我坐10个小时的火车横穿保加利亚,最终也只不过是个匆匆的过客,看到的也只是一片荒凉。  在我的想象中,保加利亚是个漫山遍野盛开着玫瑰花的国度。我在旅游图片上看到的,也是头戴玫瑰花、身着艳丽民族服装,正在翩翩起舞庆祝丰收的少女。因为玫瑰精油的金贵,想来保加利亚一定是
BBC拍的电视剧《伦敦间谍》出来好几年了,我才在网上找到视频,一直没有放弃找这个剧是因为主演本·卫肖。  要说的不是我追本·卫肖的事儿,是《伦敦间谍》第一季第一集里的保温杯把我逗乐。本·卫肖饰演的丹尼和亚里克斯第一次出去郊外散步。亚里克斯拿出保温杯。丹尼说,你真是大人做派,到郊外散步要带着保温杯喝茶。亚里克斯把茶倒入盖杯喝一口,递给丹尼,两人两手交接、四目相对,传情达意。如果在我们电视剧里看到这个
月上:向来烟月是愁端  江南是文人墨客心中永远的精神故乡。  江南水鄉,也许白居易走过,也许苏东坡走过,也许沈周走过,也许柳如是走过,也许许多敬爱的、喜欢的人走过。不经意间,脚印或者重合,于是,就走到了常熟,驻足眺望翁同龢的故居、钱谦益的墓、柳如是的墓、黄公望的墓,历史纷纭而至,如同河里的云影,沧海桑田。  关于柳如是,《觚賸》记云:“柳如是,名是,一字蘼芜,本名爱,柳其寓姓也。丰姿逸丽,翩若惊鸿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个准妈妈最大的心愿。大多数妇女怀孕后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营养,妇女受孕后除维持自身营养需要外,还要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同时为分娩和泌乳储备营养物质。在孕期,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均有所增加,尤其是热量、蛋白质、必需脂肪酸,以及钙、铁、叶酸、维生素A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为了满足孕妇的营养需要,整个孕期要做到平衡膳食、数量充足、质量上乘,尤其是餐桌上不能缺少以下6类食物:    1.
每逢佳节胖三斤,节假日,吃吃喝喝似乎是标配。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員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夏季相比,圣诞节后丹麦人的平均血胆固醇水平会升高20%,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性是平时的6倍,只因圣诞节大餐比较油腻。  我们最大的节日春节要来了,家家户户也开始准备年货。炸年糕、炸春卷、炸藕夹、灌香肠、做腊肉……传统节日美食都比较油腻。  更可怕的是,国人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后,血胆固醇增加的幅度是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