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力的教育是当今现代化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中学美术教育中努力实现学生美术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势在必行。视觉想象能力的培养则是中学生美术创造的重要手段。通过视觉想象把获得的庞杂视觉信息变为视觉创造的有用材料,才能使得孩子们的美术创造活动思如泉涌,灵性勃发。通过美术活动中视觉想象能力的培养,加速了美术创造活动的完成,使得美术创造变得简单易行,变得梦笔生花。
【关键词】视觉想象;视觉创造;素质教育
“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人类的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孩子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希望,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孩子缺乏创造性依然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什么造成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呢?是我们的孩子自身缺乏创造性?还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提倡创造性?抑或缺乏引导创造性的方法?长期以来,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例如,为了使学生的作业呈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老师通常是先示范,然后让学生临摹。这种做法虽然发展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技法,但它的消极作用远远大于它的积极作用,它容易造成学生的模式化、概念化,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这严重扼杀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而初中美术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几乎所有的初中美术教材中都没有提供标准答案,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造。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依靠自己的辨识能力和要达到目的的手段来找到自己的答案。在美术教育中,要让孩子们学会一些在他们作出有意识选择和决定時必须运用的创造性的想象方法和能力,其中,视觉想象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视觉想象
视觉想象就是在视觉的基础上,依据点、线、形、色等视觉元素所进行的想象方法。视觉想象感性而直观,简单而丰富,形象思维主要通过视觉想象来完成,是创造过程的核心。
中学时期的孩子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要得到巩固和提升,学生是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因此他们头脑中天生就充满了各种幻想,在这一时期如果我们能及时对孩子们进行想象力的开发,恰恰符合了中学生思维与智力发展的需要。而美术教育在这方面恰恰得天独厚,美术活动能很快地将孩子引入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视觉想象与素质教育
学生有了在小学时期对美术知识的积累,初中阶段的想象具有了模仿、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再造想象更为丰富。对于眼前的事物他们可能不能辨识非常复杂的形状和色彩,他们没有现实的逻辑关系,他们头脑中的世界是一个游离状态的视觉单元,就像语言中的一个个单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随着概念的丰富,视觉想象也越来越细,创造想象便开始发展起来。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绘画方面缺乏创造性呢?而且年级越高,其想象和创造性变得越来越弱?这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观念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落实。
素质教育主要着眼于人未来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看重的只是学生作业的效果和获奖级别的高低及数量的多少,教师在教学中也通常只注重学生的绘画技巧的训练,而忽略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头脑中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画得“像”还是“不像”。学生也习惯模仿,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这种没有用“心”去画的结果就是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
三、视觉想象与视觉创造
“想”是动词。意思是要求我们努力去思考。“象”是形象、图像或画画的意思。想象是一个努力思考形象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以及好奇心,还要在教师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的引导下进行的,美术教学的过程往往比结果的作品更能使学生激动,更能显示教学的重要。如何引导学生在已有资源信息的条件下,经由视觉想象,发展出新意义的美术目标,思考地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和图像,正是美术教育在创造力的培养上独一无二的优势。
不同信息所产生的想象是不同的,初中学生的想象主要是通过视觉信息而引发。在浙美版第14册《奇特的视觉图形——同构图形》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突破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案设计(详见表1)。
由“你看到了什么?有趣吗?” (从形象方面)说起,引出“这些新奇的点子,有趣的画面,是怎样被艺术家们发现和创造出来的呢?”,再总结“眼睛+创意”引出一串串的视觉想象,最后轻易地完成了“受伤的钉子”等系列新视觉形象的创造。
……
在学生的画面上,随着教师的引导首先产生的是视觉的形状,“受伤的钉子”的视觉形象激发出学生一系列可能的或不可能的新造型,这一简单的视觉想象所带来的视觉创造是那么的神奇,让人忍不住眷顾奇特、幸福,对美的向往!
四、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视觉想象能力
“缺乏智慧的幻想会产生怪物,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
——哥雅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
——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的人类誓言
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视觉想象力。
首先,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看。
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学生想象的源泉,如果没有知识和经验的想象,只能际的胡思乱想。因此,我们应当广泛地为学生提供接触、观察、体验生活的机会,一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视频、图片,尽可能让学生多看,不断积累视觉信息,有意地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培养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在再造中临摹仿效。 想象力的培养,模仿往往是第一步。模仿决不是无意识地抄袭,而是把眼前和过去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头脑再造出来。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强,他们的临摹效仿往往不会简单照搬,他们总会在其上加上自己想象的东西,自己的思想。临摹仿效是学生积累造型能力和建立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但不可过严、过多、过于复杂。
再次,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在视觉的基础上去“想象”。
1、形的想象。
在教学《奇特的视觉图形——影子的联想》时,首先让学生看一段手影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引入一些光与影碰撞的优秀摄影作品的欣赏,给他们讲解这些作品光与影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让学生从视觉刺激中得到新的形的想象,并画出事物本体和自己喜爱的、与众不同的、具有个性化的喻体新形象。这样,学生画出来的“影子的联想”便是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重要结晶。
“影子的联想”学生作品:
2、比例的想象。
807 《坐位体前屈》
放大缩小联想在创意训练中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它是将生活中看似很小的物体进行放大、强化,借此来发挥联想和创造。而这种强化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局部的强化,另一种是对关系的强化。例如将生活中的小昆虫或小贝壳的比例放大,将人的比例缩小组合在一起,顿时就将一个很平常的事物赋予了新意。又如将动物的嘴部尽量放大,充满画面,在画面中心部位加上有趣的活动,在周边可适当添加情景以便内外呼应等。
3、色彩的想象。
色彩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兴趣,所以,课堂上我时刻不忘引导学生用色彩来表示事物。我经常鼓励学生不画轮廓,直接用色彩来画出各种事物。然后通过一事物的色彩来引发相应事物的色彩表现。如天上的星星对水面上的色彩影响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达到对色彩的灵活表现。
804 龚志财
4、空间的想象。
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透视视觉经验,但在空间的表现上很多还是平面的,因其缺乏成熟的现实的三维逻辑能力而具有一种宇宙般的宏大气魄。所以他们的画面组织往往出人意外,甚至惊世骇俗。画面上的任意一点可以随意生出毫不相关的事物,道路可以在空中延伸到任何一个物体上,树上能建房子,枝上能停飞机……
706 陈知非
当然,视觉想象能力的培养方法远不止这些,还需我们不断总结和整理。这里列出几条,权作抛砖引玉。
教育学家魏书生说过: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成绩多么不好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所以,作為一名美术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对学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真、智、淳的东西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美,让学生在鼓励声中获得自信,在赞美声中发展和培养勇于创新的个性。
【关键词】视觉想象;视觉创造;素质教育
“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人类的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孩子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希望,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孩子缺乏创造性依然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什么造成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呢?是我们的孩子自身缺乏创造性?还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提倡创造性?抑或缺乏引导创造性的方法?长期以来,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例如,为了使学生的作业呈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老师通常是先示范,然后让学生临摹。这种做法虽然发展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技法,但它的消极作用远远大于它的积极作用,它容易造成学生的模式化、概念化,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这严重扼杀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而初中美术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几乎所有的初中美术教材中都没有提供标准答案,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造。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依靠自己的辨识能力和要达到目的的手段来找到自己的答案。在美术教育中,要让孩子们学会一些在他们作出有意识选择和决定時必须运用的创造性的想象方法和能力,其中,视觉想象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视觉想象
视觉想象就是在视觉的基础上,依据点、线、形、色等视觉元素所进行的想象方法。视觉想象感性而直观,简单而丰富,形象思维主要通过视觉想象来完成,是创造过程的核心。
中学时期的孩子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要得到巩固和提升,学生是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因此他们头脑中天生就充满了各种幻想,在这一时期如果我们能及时对孩子们进行想象力的开发,恰恰符合了中学生思维与智力发展的需要。而美术教育在这方面恰恰得天独厚,美术活动能很快地将孩子引入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视觉想象与素质教育
学生有了在小学时期对美术知识的积累,初中阶段的想象具有了模仿、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再造想象更为丰富。对于眼前的事物他们可能不能辨识非常复杂的形状和色彩,他们没有现实的逻辑关系,他们头脑中的世界是一个游离状态的视觉单元,就像语言中的一个个单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随着概念的丰富,视觉想象也越来越细,创造想象便开始发展起来。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绘画方面缺乏创造性呢?而且年级越高,其想象和创造性变得越来越弱?这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观念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落实。
素质教育主要着眼于人未来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看重的只是学生作业的效果和获奖级别的高低及数量的多少,教师在教学中也通常只注重学生的绘画技巧的训练,而忽略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头脑中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画得“像”还是“不像”。学生也习惯模仿,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这种没有用“心”去画的结果就是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
三、视觉想象与视觉创造
“想”是动词。意思是要求我们努力去思考。“象”是形象、图像或画画的意思。想象是一个努力思考形象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以及好奇心,还要在教师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的引导下进行的,美术教学的过程往往比结果的作品更能使学生激动,更能显示教学的重要。如何引导学生在已有资源信息的条件下,经由视觉想象,发展出新意义的美术目标,思考地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和图像,正是美术教育在创造力的培养上独一无二的优势。
不同信息所产生的想象是不同的,初中学生的想象主要是通过视觉信息而引发。在浙美版第14册《奇特的视觉图形——同构图形》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突破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案设计(详见表1)。
由“你看到了什么?有趣吗?” (从形象方面)说起,引出“这些新奇的点子,有趣的画面,是怎样被艺术家们发现和创造出来的呢?”,再总结“眼睛+创意”引出一串串的视觉想象,最后轻易地完成了“受伤的钉子”等系列新视觉形象的创造。
……
在学生的画面上,随着教师的引导首先产生的是视觉的形状,“受伤的钉子”的视觉形象激发出学生一系列可能的或不可能的新造型,这一简单的视觉想象所带来的视觉创造是那么的神奇,让人忍不住眷顾奇特、幸福,对美的向往!
四、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视觉想象能力
“缺乏智慧的幻想会产生怪物,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
——哥雅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
——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的人类誓言
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视觉想象力。
首先,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看。
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学生想象的源泉,如果没有知识和经验的想象,只能际的胡思乱想。因此,我们应当广泛地为学生提供接触、观察、体验生活的机会,一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视频、图片,尽可能让学生多看,不断积累视觉信息,有意地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培养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在再造中临摹仿效。 想象力的培养,模仿往往是第一步。模仿决不是无意识地抄袭,而是把眼前和过去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头脑再造出来。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强,他们的临摹效仿往往不会简单照搬,他们总会在其上加上自己想象的东西,自己的思想。临摹仿效是学生积累造型能力和建立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但不可过严、过多、过于复杂。
再次,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在视觉的基础上去“想象”。
1、形的想象。
在教学《奇特的视觉图形——影子的联想》时,首先让学生看一段手影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引入一些光与影碰撞的优秀摄影作品的欣赏,给他们讲解这些作品光与影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让学生从视觉刺激中得到新的形的想象,并画出事物本体和自己喜爱的、与众不同的、具有个性化的喻体新形象。这样,学生画出来的“影子的联想”便是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重要结晶。
“影子的联想”学生作品:
2、比例的想象。
807 《坐位体前屈》
放大缩小联想在创意训练中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它是将生活中看似很小的物体进行放大、强化,借此来发挥联想和创造。而这种强化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局部的强化,另一种是对关系的强化。例如将生活中的小昆虫或小贝壳的比例放大,将人的比例缩小组合在一起,顿时就将一个很平常的事物赋予了新意。又如将动物的嘴部尽量放大,充满画面,在画面中心部位加上有趣的活动,在周边可适当添加情景以便内外呼应等。
3、色彩的想象。
色彩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兴趣,所以,课堂上我时刻不忘引导学生用色彩来表示事物。我经常鼓励学生不画轮廓,直接用色彩来画出各种事物。然后通过一事物的色彩来引发相应事物的色彩表现。如天上的星星对水面上的色彩影响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达到对色彩的灵活表现。
804 龚志财
4、空间的想象。
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透视视觉经验,但在空间的表现上很多还是平面的,因其缺乏成熟的现实的三维逻辑能力而具有一种宇宙般的宏大气魄。所以他们的画面组织往往出人意外,甚至惊世骇俗。画面上的任意一点可以随意生出毫不相关的事物,道路可以在空中延伸到任何一个物体上,树上能建房子,枝上能停飞机……
706 陈知非
当然,视觉想象能力的培养方法远不止这些,还需我们不断总结和整理。这里列出几条,权作抛砖引玉。
教育学家魏书生说过: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成绩多么不好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所以,作為一名美术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对学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真、智、淳的东西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美,让学生在鼓励声中获得自信,在赞美声中发展和培养勇于创新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