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是对风险管理机制整体运行状况的有效监督。本文首先明确了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指出当前我们企业在风险管理审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风险管理审计 意义 突出问题 措施
  一、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意义
  风险管理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规范、科学的方法对企业风险管理运行系统,对企业风险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有效运行实施监督,提供改进建议进而提升管理效益,最终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企业内部审计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新要求。现代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增加企业价值,而实现该目标,内部审计战略转型势在必行。风险管理审计为内部审计转型提供了方向,内部审计必须围绕公司战略,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活动,必须从事后评价,向事前识别、评估、分析,事中过程监督控制转变。另一方面,它是企业加强风险管控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风险管控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要实现健康科学发展,必须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而风险管理审计就是企业强化风险管控的重要抓手。
  二、当前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源配置不足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基本未设置风险管理专业,企业风险管理人才的补给缺乏来源,现有审计队伍专业知识比较单一,复合型人才缺乏,基本无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个别企业采用兼职审计形式弥补风险管理审计力量,但实际工作中兼职人员受具体业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双重领导,考虑多方因素,对审计职业忠诚度不够,根本无法真正弥补审计力量。审计资源的配置距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能力需求有较大差距。
  2、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是在财政部的倡导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与经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法律事务部门等合设一个机构,实行合署办公。这种合署办公形式,名义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则在工作中碍于情面、碍于利益,走形式、走过场,只揭示无关痛痒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不披露,监督服务职能不能发挥。
  3、管理层及员工风险管理淡薄
  2004年中航油事件后,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部分大型中央企业正在开展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还未全面铺开。多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风险意识缺乏,风险管理人才缺失。管理层欠缺战略眼光,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目前经营状况不错,不存在风险,不要无病呻吟,浪费资源;员工认为风险管理与我无关,那是领导层的事。
  三、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具体措施
  1、评估内部审计力量,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能力
  企业人力资源和机构职能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对内部审计力量进行评估,从人员数量、年龄、学历学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工作经历、企业发展需求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人员数量可根据企业资产总额、子公司数量等实际情况配置;审计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不能由会计部门等具体业务部门人员兼任;审计人员专业面要宽,审计知识应丰富,可采用培训、参与外部项目等形式锻炼、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审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构成、组织机构等应熟知;审计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2、调整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增强独立性、权威性
  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审计机构单独设立,隶属于董事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同时,内部审计机构不能与财务等具体业务部门合并,在职责权限上应高于具体业务部门,才能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行使审计监督权,做出公允、合理的评价和结论。企业集团应当对审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对其子公司实行特派内部审计人员制度,内部审计人员与派驻单位毫无利益关系,其收入纳入集团统一管理,由集团考核发放。这可以使审计人员在业务关系上超脱,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扰和影响,能够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恰当的审计建议。
  3、宣传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培育和宣传,是提高领导和员工风险意识的重要途径。企业必须采用培训、媒介等形式大力宣传风险文化,介绍风险管理知识,提升全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企业应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识别重大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方案,实现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只有全员参与风险管理,重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才具有生存的土壤,才能得到领导和员工的支持和理解,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作用,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4、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审计评价标准
  国家法规、准则制定机构应借鉴财政部发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结合风险管理要求,尽快制定企业、行业风险管理审计实务指南和评价标准,规范审计的内容、程序、方法与鉴定标准,给企业提供行动准则和指导;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要求,制定风险管理审计办法,规范审查与评价组织形式、内容、程序、原则、方法、报告撰写以及专项风险管理审计等内容,使风险管理审计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提升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四、结语
  尽管风险管理审计才刚刚起步,但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主动作为,积极思考和探索,大胆尝试开展风险管理审计,通过评估内部审计力量,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能力;调整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增强独立性、权威性;宣传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审计评价标准等有效措施来对其加以完善,使其能充分发挥出应有效用。
  参考文献:
  [1]邵绪涛.浅析煤炭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0(6).
  [2]王应劬.国有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探讨[J].煤炭研究,2010(5).
其他文献
以电磁感应现象为研究视角,阐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原理,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涉及到内、外、妇、儿各学科;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达80%,1小时内死亡率高达95%,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四大死因之一。但肺栓塞是可防可治的。一解:几乎难
周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西行记》,写的是现实题材,以1972年至1979年间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他写得既瓷实又灵透,带着新疆广袤大地的雨雪泥淖、风沙尘土、艳阳天气;有着多元文化交融渗透的混血味道。虽是传记体小说,却再现了时代风貌和历史真实,给人厚重之感。这是一部与命运抗争的如歌行板,是于黑暗中追寻光明的探索心迹。文学作品里最难驾驭的应当是现实题材,需要勇气、血性、良知和技巧。《西行记》精心构建的作品气
期刊
若要光传输网中DWDM技术在广电网络中有效应用,一方面管理人员需明确DWDM技术的特征与技术优势,而后在明确地域网络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切实有效的网络架构方案;另一方面还需将
通过ansys对6082-T6 铝合金摩擦焊接头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按照仿真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并选取三个点进行了现场温度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起始阶段升温明显,然后温度稳定,进入
在数据驱动教育、改革教学的超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同样生产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海量数据.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大数据的教育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档案管理作为管理档案资料的重要工作内容,其自身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必定会受到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影响.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保障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和应用价值,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数据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档案管理作为围绕各类资料信息所开展的管理工作必定会受到信息时代发展的影响.从当前来看,由于信息内容的更新速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