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B淀粉的液化工艺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对三相卧螺法生产谷朊粉的下脚料B淀粉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反应液的DE值,研究温度、时间、加酶量对B淀粉浆液化的影响,找出最适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化过程中,DE值先逐渐升高、之后保持相对稳定,最佳液化条件为温度95.45 ℃、加酶量33.55 U/g(干基)、反应时间40 min,DE值达到26.27%。
  关键词:小麦B淀粉;液化;DE值
  中图分类号: TS20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366-03
  收稿日期:2014-11-05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编号:201310467051);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编号:14A55001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编号:13IRTSTHN006);河南省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编号:ZG14029)。
  作者简介:张军合(1972—),男,河南淇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淀粉科学与工艺研究。Tel:(0373) 3040038;E-mail:zjh335@126.com。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小麦淀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小麦淀粉提取工艺的特点,决定了其剩余物中存在破碎的细胞壁、流失的面筋碎片、未被吸附的小淀粉粒、戊聚糖以及溶解在其中的色素成分,即所谓的B淀粉[1-3]。小麦B淀粉是小麦原料制备淀粉工业的下脚料,别称尾淀粉(tailings)、淤渣淀粉等,其含量达到小麦中淀粉总含量的1/3以上,最大比例可占小麦面粉量的1/5[4-5]。
  小麦B淀粉的主要成分是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淀粉,二者不易分离,给蛋白质的纯化和淀粉的回收利用带来了难度;同时戊聚糖作为能量物质,不易被单胃动物体内分泌的消化酶分解利用而造成营养障碍[6-7],限制了其综合利用。目前,关于B淀粉高效利用的途径很少,大量的直接排放又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如何变废为宝,对B淀粉进行高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8-9],以B淀粉浆为原料直接发酵利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0]。
  本试验研究B淀粉液化条件,对温度、加酶量和时间3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液化过程中各DE值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探索优化工艺条件[11-12],为B淀粉的后续发酵利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中鹤集团三相卧螺法生产谷朊粉的B淀粉浆。
  1.2主要试验试剂
  氢氧化钠、3,5-二硝基水杨酸(天津市德恩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酒石酸钠钾(天津市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亚硫酸钠、葡萄糖、氯化钾(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厂);盐酸(河南省郑州派尼化学试剂厂);α-耐高温淀粉酶(酶活2万U/mL,河南省郑州市福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主要试验仪器
  LT 502型电子天平(江苏省常熟市天量责任有限公司);722N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精科(上海)仪器有限公司];HH-4型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中大仪器厂);电冰箱(中国海尔集团);滤纸(浙江省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pH计(上海盛磁仪器有限公司);电磁炉(中国美的集团);干燥箱(浙江省余姚仪器有限公司)。
  1.4样品处理
  水分含量由105 ℃恒质量法[13]测定。将小麦B淀粉从冰箱中拿出,解冻后搅拌均匀,取一定量于培养皿上并记录数据,放入干燥箱中,40 ℃干燥30 min,105 ℃干燥,直至质量相差小于0.002 g,得出B淀粉含量。原浆中干物质含量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影响小麦 B 淀粉液化程度(以葡萄糖值表示)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小麦 B 淀粉的组成、小麦 B 淀粉浆料的浓度、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小麦 B 淀粉浆料的反应 pH 值等[15]。本研究考察了小麦 B 淀粉加酶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小麦 B 淀粉液化程度的影响,反应的 pH 值采用厂家提供的最佳 pH 值。
  2.1单因素试验
  2.1.1温度对液化结果的影响调小麦 B 淀粉浆pH值为6.3~6.4,稀释浆料浓度为27%[16],加α-耐高温淀粉酶的量为33U/g(干基),α-耐高温淀粉酶使淀粉浆黏度迅速下降,淀粉失去原来黏稠状,产生液化现象[16],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分别为91、93、95、97、99℃。
  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DE值增大,即酶的活性增加;当温度达到95℃时,DE值达到最大,随后由于高温的影响,酶活性下降直至消失,因此DE值下降。α-耐高温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95℃,为了充分验证所有可能,将响应面试验中的温度变化范围定为90~100℃。
  2.1.2加酶量对液化结果的影响B淀粉浆pH值为6.3~6.4,反应温度为95℃,加蒸馏水稀释浆料浓度为27%[17],反应时间为30 min,加α-耐高温淀粉酶的量分别为27、30、33、36、39、42 U/g(干基)。由图2可知,加酶量在27~36 U/g(干基)时,由于酶和底物的接触概率不断加大,DE值逐渐递增;随着酶量的增加,底物被完全饱和,即使加酶量持续升高,DE值不会增加。将响应面试验中加α-耐高温淀粉酶的量的范围定为30~36 U/g(干基)。
  2.1.3时间对液化结果的影响调小麦 B 淀粉浆 pH 值为 6.3~6.4,结合“2.1.1”节和“2.1.2”节的结果设置反应温度为 95 ℃、加酶量为 33 U/g,加蒸馏水稀释浆料浓度为 27%[16],反应时间分别为 10、20、30、40、50、60 min[15]。由图3可知,10~40 min递增幅度较大,之后递增幅度减小,考虑到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将响应面中的时间定为20~40 min。   2.2响应面试验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选择反应温度、加酶量、反应时间 3 个影响因素,通过设计专家软件8.0(Design-Expert Software 8.0)设计3因素3水平的试验。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表和试验安排表见表2和表3。
  式中:A为温度;B为加酶量;C为反应时间。从表4可知,在本试验设定的区域范围内,加酶量、反应时间、加酶量与反应时间交互作用的 P值分别为 0.001 2、0.000 4、0. 011 2,因此,三者对液化结果影响显著,温度的P值为0.714 5,即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响应面2种因素得出3个立体图形,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能清晰地看出温度、反应时间、加酶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荆彦平,刘大同,郝亚芳,等. 胚乳淀粉体分离的简易方法[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73-74.
  [2]Whistler R L . Methods in carbohydrate chemistry[M]. Academic Press,1965.
  [3]Chiotelli E,Meste M L. Effect of smalland large wheat starch granules on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r of starch[J]. Cereal Chemistry,2002,79(2):286-293.
  [4]吴加根. 谷物与大豆食品工艺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5]Peng M,Gao M,Abdel-Aal A,et al. Sepap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and B-type starch granules in wheat endosperm[J]. Cereal Chemistry,1999,76(3):375-379.
  [6]王良东. 小麦B淀粉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1):19-20.
  [7]Ariette M, Peter A M .Origins of the poor fili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starch hydrolysates[J]. Cereal Chemistry,1998,75(3):289-293.
  [8]杨劲峰,赵继红. 小麦淀粉生产废水资源化及处理技术研究[J]. 粮食与油脂,2009(2):6-8.
  [9]金树人,黄继红. 中国小麦淀粉生产的发展与前景[J]. 广西轻工业,2005(4):5-8,4.
  [10]王新春. 小麦淀粉废水生物处理生产酵母蛋白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2008,37(3):20-21.
  [11]亢潘潘,胡秋林. 响应曲面法优化小麦淀粉制备麦芽糖浆糖化工艺的研究[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31(2):5-9,14.
  [12]亢潘潘,胡秋林. 酸-酶联用液化法制备小麦淀粉麦芽糖浆的工艺研究[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31(1):8-12,17.
  [13]柯惠玲,李庆龙. 谷物品质分析[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4]刘俊红,谢朝晖,马雪芹,等. 生物乙醇原料——艾蒿纤维素降解优化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2011(10):58-61.
  [15]房健,陈洪兴,李朝霞,等. 酶法水解小麦B淀粉及其制备焦糖色素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6,1(11):46-49.
  [16]余斌. 小麦B淀粉糖制备技术的研究及其麦芽糊精在蛋糕中的应用[D]. 无锡:江南大学,2008.
  [17]顾正彪,王良东. 小麦A淀粉和B淀粉的比较[J]. 中国粮油学报,2004,19(6):27-30,42.
  丁美宙,姚二民,李晓,等. 烟梗形变工艺参数对梗丝加工质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369-371.
其他文献
摘要:中科甜3号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回交系选育的甜高粱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中熟、丰产、较耐盐、抗倒性也较好,适宜于江苏省盐碱地和脱盐地种植。简要介绍甜高粱新品种中科甜3号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甜高粱;耐盐;中科甜3号;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4.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
老刀不姓刀,姓黄,鉴于他总是喜欢把“砍几刀”挂在嘴边,且格外喜欢念念叨叨,我们便给他取了个外号——老刀。  老刀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这些“人见人打”的高中班主任。  老刀是个好人。  这是我们对他的统一评价,但是奇怪的是,即便所有人都如此认为,他也并不讨喜。  或许这个世界就是有这么一些人,纵使慈眉善目待人和善,也得不到喜愛。  但是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原本老师就是教书育人的,得不得到我们这些学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广州市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市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基本呈现出一致性规律,依次表现为花都区>黄浦区、白云区>天河区,全磷含量在4个地区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变异系数分析可知,广州市微生物量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而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低,由此可知土壤微生物量是可以表征土壤肥力的敏感因子;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广州市土壤
疫情原因,常去买菜的小菜场关门了,只能转战大超市。昨天,我拿着三天才能用一次的出门证前往超市采购。  特殊时期,水产柜台的师傅忙不过来,所有的鱼只卖不杀,顾客得把活鱼拎回家自行处理。  我在水箱前思想斗争了好一会儿。  买?我这辈子从未杀过鱼,太血腥了,有些害怕。  不买?小区管制,难得的出门机会,我对水煮鱼也是真爱。  正当我纠结之际,倒数第二条黑鱼被另一位顾客挑走,我再也按捺不住了,决定带这条
摘要:根据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2014年3—5月大型拖网渔船“龙腾”轮、“开利”轮于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采集的南极磷虾渔业数据,对其产量与CPUE、南极大磷虾体长与体质量关系、群体组成、性腺发育和摄食情况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南极大磷虾体长分布范围在18.12~58.71 mm之间,优势体长组为3700~45.99 mm,占测定总数的78.79%;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莓汁和黑莓果酒中有机酸含量。采用美国Agilent SB-C18(4.6 mm×150 mm,5 μm)为分析柱;流动相:0.5%(NH4)2HPO4-H3PO4缓冲液(磷酸调pH值为2.0);温度:30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20 μL。建立了检测黑莓果酒中主要的6种有机酸(酒石酸、L-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D-苹果酸
摘要:以李亚科的矮扁桃(Amygdalus nana)、长梗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光核桃(Amygdalus mira)、山杏(Armeniaca sibirica)等5种野生资源种仁中油脂含量和成分为研究对象,按照国标GB/T 5512—2008索氏抽提法对种仁油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矮扁桃、长柄扁桃、蒙古
摘要:生态脆弱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既要考虑区域的产业优势、资源禀赋,更要考虑到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优选出既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又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生态脆弱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利用区位商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怒江州1990—2011年农业产业结构,林业和畜牧业是怒江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较小、生态效应较好的产业,将林业
摘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桑属(Morus.)8个种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桑属植物上表皮细胞排列规则,形状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较窄长,排列不规则,垂周壁微波状起伏。桑叶上、下表皮有非腺毛、腺毛、钟乳体等附属物的分布。桑叶栅栏组织细胞的排列相对紧密且规则,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散且不规则,叶肉细胞中还有大量晶体,钟乳体形状多样,上下表皮中都有分布。气孔器仅分布在叶下表皮,属于无规则型,气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余姚市黄家埠镇农户及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主体的实地调查,揭示当地农民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目前,存在着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强烈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内容多样化与供给单一的矛盾,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方式与供给不一致的矛盾。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即缺乏农民需求表达机制,政府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单薄,基层农技人员考核制度不完善,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