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陶行知的美育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he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元培与陶行知是生活在同时代的思想家与教育家,都被雅奉为“民国五大先生”之列,也是中国近代美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人.并且两人深耕于美育领域,理论与实践方面皆有所建树.本文详细描述了他们二人各自的美育思想,从定义、目的、内容、模式及特性等逐一分析,并且比较二人的异同点、侧重点与实践活动的交集,使后人形象了解到教育大师的思想光辉,可以更细致的研究伟大先人们的思想主张,将他们的理论展望更好的化用在现代美育课程中,借鉴成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为现代美育事业的发展助力添翼.
其他文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摇篮,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也迎来了自身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影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成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效发展、不断完善过程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部分.基于此,本文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当前的发展现状,结构构成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出发,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展开了研究与探索,以求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未来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些许参考.
李清照作为两宋时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其易安词典型地体现着靖康之难前后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提出了“词别是一家”,提高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以李清照的词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并对其词作名篇《声声慢》进行赏析.
流散文学是华裔文学的热点主题之一,身份也是流散文学的重要主题,同时也是困扰流散群体的问题.任碧莲作为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难免涉及流散主题.但学者对任碧莲小说的研究大多是研究单个文本,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任碧莲作品中的流散主题.本文以任碧莲以《典型的美国人》、《爱妻》、《梦娜在希望之乡》三部作品为例探究流散主题对其作品的影响以及在小说中的体现.
《无名的裘德》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托马斯·哈代晚年的代表作,作品《无名的裘德》因为讲述的男女主角是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从而导致哈代受到文坛的攻击.这是继他的《德伯家的苔丝》《还乡》之后的最后一篇小说.文章主要通过对裘德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造成她这一人物的成因进行探究,从而找寻裘德悲剧性命运的必然性及其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