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指标和信息质量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探析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业绩指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经营业绩评价和经营者监督方面作用的发挥,需要会计盈余可靠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的支持。评价和提高会计基础指标的质量,对于提高会计业绩评价指标在报酬契约中的有用性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业绩评价 会计指标 会计信息质量
  
  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
  一、会计业绩报告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业绩报告的目标具有基本的两重性:一是董事会赖以监督管理者的经营过程,评价其经营业绩,成为雇佣和报酬契约制定的依据;二是对外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成为投资者判断企业价值的主要信息之一。目前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普遍将投资者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认为权益定价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这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丰富。而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研究较少受到重视。这有悖于各国准则制定机构提出的会计目标,使价值相关性研究与会计目标之间缺乏符合逻辑的连接桥梁。
  会计业绩报告的监督评价作用强调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企业内部治理的有效性离不开会计政策产生的会计信息。现代契约理论必须要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如何设计契约解决由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引起的可能的利益冲突,有效地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的出资者为保障投资收益,就控制权在出资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层之间的分配所形成的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成员之间分配等问题。对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和相应激励是公司有效治理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委托人能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有赖于委托人所能获得的有关代理人行为和行为结果的信息。
  二、会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和缺陷
  (一)会计业绩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会计业绩指标属于财务指标,在经理人的业绩评价中,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发挥着作用。谢德仁(2004)认为非财务指标计量的公认性和独立第三方鉴证等方面困难更大,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加严重,且非财务指标之间是相互影响或交杂互动的,如降低售价会提高市场占率,但会使产品毛利下降。就经理人的激励来看,经理人是对公司整体业绩负责,财务指标更具综合特征,相对更全面更直接地反映经理人努力的正确程度,因此这些反映公司整体业绩的财务指标更适合用来衡量经理人的经营业绩。
  除了会计业绩指标,财务指标还包括市场业绩指标,除了会计业绩指标,财务指标还包括市场业绩指标,BushmanandSmith(2001)构建了一个同时基于会计基础业绩和市场基础业绩来设计经理人激励合约的理论模型。评价和激励经理人采用指标的基本原则是当某种业绩基础能更有效、更敏感地反映经理人的经营行动时,经理人的激励机制设计就需要更依赖该业绩基础,其在经理人激励合约中的权重更大。比较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指标的依赖程度时应该注意:一种业绩基础指标在经理人激励合约中的权重是其他竞争性业绩基础的信息量的减函数。会计指标具有估价相关性,股票价格和会计信息之间存在关联性。KimandSuh(1993)指出市场业绩基础包含投资者的所有信息(其中包括会计盈余信息),其对订约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会计盈余之外的增量信息。由于会计业绩与市场业绩之间存在相关性,市场业绩的作用提高并不代表会计业绩的作用下降,可能是由于会计业绩对市场业绩影响作用的增加。
  (二)会计盈余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
  针对业绩评价的目标,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各有优缺点。在有效的市场下市场业绩指标不仅反映了管理者当期所有价值创造行动的努力,还反映了对未来价值创造预期的变化,这些预期的变化与未来价值创造有关,而与当期价值创造无关,而且影响股票价格和回报的因素广泛,市场业绩指标对管理者当期业绩的评价是存在噪音的。会计业绩指标主要体现为盈余,没有包含与未来价值创造有关的预期的变化,因此对管理者业绩评价的噪音会少一些,但当期盈余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这意味着当期盈余中传递当期管理者价值创造行动的信号较弱,会计盈余是对管理者业绩的部分计量。
  从以上分析看出,当一种业绩指标能够传递更多地关于当期经营者努力程度的信号时,该业绩指标的在业绩评价和报酬契约中的权重应增加,当一种业绩指标能得到更客观噪音更小的计量时,它在业绩评价和报酬契约中的权重应增加。对任何业绩评价指标,增加信号和降低噪音二者都可能产生矛盾,或者是此消彼长的,业绩评价指标的权重选择需要在二者之间做出权衡。每一种业绩指标对业绩评价方面作用的发挥都取决于自身优势的发挥,制约会计盈余发挥业绩评价作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盈余数字容易受到操纵,这一不足这在我国更是受到广泛关注。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加以实现,如资产重组、关联交易和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给投资者或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分析和企业业绩、经营者业绩的监督评价分析带来障碍。
  (2)会计盈余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不能完全反映管理者当期的努力程度,管理者的一些决策可能减少当期利润,增加未来收益。目前会计原则对诸如研发、广告、员工训练等无形投资的支出多以费用化处理,导致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降低,这种情形在无形资产密集的高科技行业尤为突出。
  三、基于业绩评价的会计信息主要质量特征
  从业绩评价的角度,盈余质量整体是指企业报告收益反映实际经营业绩的真实程度。作为评价和激励经理人的业绩基础,业绩基础要尽可能既敏感又准确地反映经理人行动的敏感度。为了减少会计盈余在业绩评价中的噪音,增加其信号作用,我们提出了可靠性和及时性两项主要质量特征。
  (一)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质量受操纵的程度越轻,可靠性质量越高,这时会计信息在评价监督经营者时对其当期努力体现在当期业绩的部分计量得越准确。事实上,会计盈余既面对投资者又面对监督者,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在报酬契约中发挥监督激励作用和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估价作用都依赖的质量特征,是盈余有用性的基础决定因素。研究可靠性这一质量特征对报酬-业绩的敏感性影响如何弥补了企业绩效评价中缺乏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的不足。
  (二)及时性
  会计盈余的及时性(timeliness)的定义描述了当期盈余包含当期经营成果或价值相关信息的程度,即面向企业的监督管理者又面向投资者在会计信息的报酬契约有用性和价值相关性之间建立了桥梁,成为业绩评价中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市场价格和回报对会计盈余做出评价和反映,当期盈余反映当期市场回报(股东财富)的程度越大,说明会计盈余的具有较强的价值相关性。
  会计绩效指标可以扮演评价管理者绩效的监督角色和企业估价的信息角色。绩效评价是提供特定期间管理者的努力与行动所创造附加价值的信息。一方面,会计指标的评价监督作用和估价作用对会计信息提出各自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全面评价经理人当期行动对企业的影响离不开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和认同。可以推断会计信息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在报酬契约中发挥作用要求会计信息既可靠又相对全面地对经营者业绩做出评价,相应需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估价相关的会计信息所需的质量特征存在共性或交集。
其他文献
2009年11月28日,一座经典的商业建筑——安徽蚌埠百大购物中心呈现于世人面前。这座由中国500强企业合肥百大集团投资兴建的大型零售商业大楼,整体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半导体
德州仪器推出集成度高且可配置数字电源管理控制器UCD3138。
对于产品同质化的化工企业来说,培养维系忠诚稳健的客户群,至关重要.笔者从培养忠诚客户的必要性出发,本着满足客户的关键需要为根本理念,着重从优化服务质量,强化客户管理,
德州仪器推出零漂移36V运算放大器。将失调电压漂移改善4倍,初始失调电压改善,带宽提高。OPA2188可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高低电压电源应用,如测量测试设备、电子秤、医疗仪表以
新年伊始,国际食品配料公司--国民淀粉化学公司将其食品淀粉部的名字改为国民淀粉食品创新,以示其创新的实力和承诺,并更准确地反映其为包装及预制食品工业所提供的服务.
城市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积极参与规划论证、定位城市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和做好城市改造与搬迁决策服务,是防范"城中村"形成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对城市化
所谓工程造价管理即为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确定及控制。现在我国多数施工企业在造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缺乏系统性、全过程性等。为了进一步适应逐渐开放的电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