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引擎第三极——“海峡西岸经济区”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经济引擎高起之后,中央政府最近对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进行了决策部署,这一战略的意义在于以闽连台,以期进一步实现“海峡经济区”。在此,《华人世界》率先提出“中国经济引擎第三极”的概念。
  向全球华人圈传播此一“中国经济引擎第三极”概念,诠释其中蕴含的商机,向海内外华商提供资讯,是为本特别策划的主旨所在。
  —— 编 者
  
  打开中国的经济版图,可以发现,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最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到最北的环渤海湾的京津塘地区,已经先后崛起了三个经济发达地带,就是人们经常提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带。这三个经济带,几乎涵盖了中国沿海的所有省、市。而惟有福建,这个夹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省份,成为一个经济上的“断裂地带”,它在沿海各省中的经济地位,也日渐被“边缘化”。
  “相对落后”的帽子使坚信“爱拼才会赢”的福建人心急如焚。当他们最终认识到,1990年代的中国经济呈现出来的城市竞争格局,现在正在让位于区域协作与竞争的格局,一个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便横空出世。
  当前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把福建及周边这些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整合起来,构筑有利于发展的大平台。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恰好可以使福建“两面开弓,左右逢源”,成为连接两大三角洲的重要战略要地,成为中国沿海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其次,有利于形成区域性市场,使福建成为全球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死死守住行政区划,将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障碍。再次,有利于整合海峡两岸经济资源,为将来全面实现“三通”乃至建立“海峡经济区”迈出重要一步。
  按照福建省政府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规划,到2010年,福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形成6至8个能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能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并处领先地位、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一大批能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对中心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起带动作用的地方性产业集群。这样的一个总体规划,必定需要大量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以及更重要的,关系到全局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其他文献
汉初产生的草书被命名为章草的原因是文字学界和书学界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要理清章草的命名,必须从章草的实际使用情况、自身特点和命名之际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考察:章草被
过去的“中国通”, 通的只是中国,21世纪的“中国通”定义为“全球通”则更准确。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跨国管理人才在各国各地区之间频繁流动,就要求“全球通”人才的出现,中国更需要“全球通”。    4月13日,记者专访了磊石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伟东(Mr. Donny Huang),黄伟东先生现在是多家500强企业外籍高级管理人员的跨文化教练,黄伟东认为,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管理,是新式“中国通
摘要: 在大量使用日化用品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设计采用水体在线传感器和视频联用的方式来实时监测蓝藻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提前预测蓝藻水华的发生可能性及过程,一方面还可以降低系统成本。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地解决了市、县、镇甚至更基层水源地的蓝藻监测预警问题。  关键词:蓝藻水华;实时监测;叶绿素a;富营养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
通过分析山西省省直林局人工造林工程项目,总结了具有山西特色的黄土高原造林7大经验和做法,并针对目前造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保障性苗圃、细化造林作业设计和严防
摘 要:光源的光强分布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为了能便捷地检测光源在不同方向角的光强分布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光强分布测量装置。该装置中有一个可以围绕中心点偏转的平面反射镜,当反射镜偏转时,将光源不同方向角的光强反射进光电探测器中,从而实现对光源不同方向角的光强分布进行测量的目的。  关键词:光强分布;方向角;光电探测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