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历程、原因与趋势——基于间断一均衡理论的视角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救助政策发展呈现出间断均衡模型的非线性变迁特征。在跨度近七十年的变迁中,社会救助出现了三次政策剧变的间断期。根据间断一均衡理论中对政策变迁制度一价值的归因分析,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与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历程对该分析框架进行了修正。以我国社会救助政策自上而下强制型变迁的整体特征为前提,意识形态、执政者价值选择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引发间断性变迁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政策形象与政策场域之间的强化或冲突,造成了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均衡期与间断期。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历程、分析变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社会救助政策发展趋势的构想。
其他文献
伴随哲学的转向,作为现当代思想家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把哲学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并寻求哲学的经验基础,在辩证思维、过程思维与整体论、有机论立场下,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意识哲学。他们不再分析作为实体、本体的“物”、作为主体的自我和自我意识,而是分析现实的人之生存活动及生活过程、现实实有和事态的感受、摄入活动,立足主体性原则,回答主体如何在环境中自我生成、实现自身、获得解放;依循主体间性探究宇宙秩序、人类文明何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都经历了从“反”——批判与解构到“返”——回归感性现实的理论重建的思想历程。尽
从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小康命题至今,小康社会建设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有不少重要研究成果问世。小康社会建设有些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包括对小康社会概念,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等。本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
世界主义的文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文化公民身份"为代表的一系列观念进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世界主义的文化理论倡导反思、批判,追问制度与秩序的合法性、道德与文化价值的归属,对于自我与他者、特殊与普遍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在关系建构中,世界主义聚焦行为体身份与价值指向,并基于此进行良序的制度设计,乃至构筑具备合法性的世界秩序。
迈入新时代,面对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习近平审时度势,多次对人工智能相关问题作出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内含着四重价值意蕴,即人工智能是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和产业变革先机的重要战略抓手;人工智能是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工智能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推进智能化治理的重要途径;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习近平重要论述的四重价值意蕴为我们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推动中国向智能化时代迈进指明了方向。
如何解释产生优异治理绩效的体制与机制,是理解“中国经验”的关键。基于我国政治制度的党政关系与央地关系两个维度,本文提出“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的新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模式”。我国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内含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式非制度性分权、纵向集权与横向竞争的组织体系、责权利不对称的行政原理等属性,形成了在中央与地方或上级与下级之间实行“统分结合”双层治理机制。向上“统”还是向下“分”,可根据社会治理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动态调整,因此我国体制具有“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治理弹性与优势。
中国外部环境正在加速演变,必须慎重应对。本文提出分析和评估外部环境的基本思路,梳理2008—2017年外部环境变化与中国战略创新发展,探究2018年至今中国外部环境激变的根源与中国战略调整的指向,并呼吁加强战略研究,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本文认为,中国积极应对2008年欧美债务危机以来的外部环境演变,以融入国际体系为主要路径,大力推动国际战略创新,实现了国家战略利益的全球拓展,并基本保证了中美关系的动态稳定和良性发展。2018年至今,百年变局、美国对华新战略、新冠疫情推动着中国外部环境激变,中国应冷静观察,
关于如何设置和建设我国高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经济学科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教材体系,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这里所要讨论的高校经济学科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教材体系,是指高校经济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及相应的教材体系。现在,经济学这门科学内部的分工已经十分细化,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如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等等。按照我国现行的经济学学位授予学科分类,经济学门类分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这两个一级学科下又分设了6个和10个二级学科,共16个二级学科。与此相关,我国高
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四年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解读“倡议”短时间内在国内和国际产生巨大的话语效应和实践效应的时代背景与悖论,解读“一带一路”从习主席的倡议转化为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建设的内在动力与合作机制,揭示出以新发展理念为特征的科学世界观如何转化为科学方法和创新实践从而为“世界困惑”和“时代悖论”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阐释“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对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贡献。
期刊
我国在“逆全球化”浪潮此消彼长的背景下,提出并积极践行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带一路”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遭受了国际社会诸如“中国在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种种质疑。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国际不平等理论及其新发展的“国际交融不平等”理论出发,提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矛盾是国家间发展的不平等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出路不应是“逆全球化”,而应是“顺应全球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大抵抗、限制、约束全球的“不平等性”问题,即“逆不平等性”的力度。本文认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顺应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