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德育课程建设:面对知识经济的选择——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杨明华访谈录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2丰秋季起,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已从单项试验性阶段进入了整体试验阶段。二期课改赋予了学校更为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倡导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制度,鼓励学校结合实际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实施计划,从而使学校乃至教师不再局限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的角色,而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如何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中保证德育的核心地位,使德育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倾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增强德育的时代气息,实现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众多教育管理者与广大教师广泛关注的课题。带着这一问题,本刊记各专程走访了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杨明华。
其他文献
<正> 校本德育工作主要是要解决德育的操作性和有效性问题。就我校的实践来说,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贯穿了一条“回归自然”的思想主线,因为过去德育的最大弊端无疑是人为地拔
近年来,大量的真人秀综艺节目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究其火爆的原因,在于真人秀节目对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能真实地在节目中反映出来,将一些接地气的社会题材与当
在学校的所有工作中,德育工作无疑是涉及面最广、相关话题最多的一项工作,有人甚至把德育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其实,要做好校本德育,还须学校构建有自身特色的整体德育观,从
报纸
校本模式是基于"千校一面"的德育教育窘境提出的,它的出现呼吁新时期的德育教育要多换角度、换眼光,敢于走一些不寻常的路,跳出传统教育的"圈"。立足这一新角度进行德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