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女人的故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qian3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评论家说刘庆邦的《一剪梅》(《天涯》2014年第3期)是一部表现乡村婚姻现实的力作,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小说压根儿就没有围绕婚姻的合理与合法问题展开论述,更多的是讲述名叫楚品梅的这一女子如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此小说前半部分叙述楚品梅一直被折腾着,后大半部分才说她过上了比较安稳的生活,且活得非常真实、非常认真,具备了较为独立的较为全面的人格,堪称“这一个”。当然“这一个”不能与经典传世人物形象相比。
   楚品梅在文本中露面时,还是乡村船工名正言顺的妻子,只因船工不顾家,她才毅然决然地离婚,与乡村医生姘居。医生治死人入狱,“她不必跟人家打离婚,只把诊所的药品卖掉一些,拍拍屁股就走了。”她要外出闯世界。经人介绍,她又与砖老板“生活”了一段时间。当她意识到与砖老板相处不是那么一回事之后,又来到一个比较落后的乡村与鳏夫宋喜良相守。
   楚品梅与前三个男人“生活”,没有共同话语,没有感情,更没有爱情可言,有的只是余华式的“活着”。当她与宋喜良在一起时,才过上了真正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找到了做人的感觉,甚至找到了做人的尊严。当然,关于做人尊严问题,只是“还未能展开的发展倾向”,正如卢卡奇所言:“伟大的现实主义所描写的不是一种直接可见的事物,而是客观上更加重要的持续的现实倾向,即人物与现实的各种关系,丰富的多样性中那些持久的东西。”
   楚品梅活得比较“自我”,她不像宋喜良老婆那样对生活绝望——喝农药致死,也不是毫无情趣地生活。她不仅爱干净,把宋喜良调教成一个讲究卫生的人,而且引导宋喜良过上了幸(“性”)福生活,她还知道如何练气功健身。换言之,楚品梅活出了个性,活在了当下,不只是生存式地“活着”,而是活得比较清醒,懂得了如何有滋有味地生活,活得舒心,活得快乐。
   初读时,我以为楚品梅只是作为一个启蒙者存在于文本中,并把她比喻成一股新鲜的空气,因为她的到来唤醒了这个封闭的乡村,改变了诸多落后、迷信的观念。如宋喜良的娘说:“麦子是从咱们这儿的土地里长出来的,吃到肚子里是暖性。大米是从水里长出来的,吃到肚子里是凉性。你把凉性东西吃多了,积攒下来,就会得寒症。”好在宋喜良在楚品梅的启蒙下,头脑开窍了,没有听娘的话。
   窃以为,这篇日常生活化叙事重在展示楚品梅这个女人积极、阳光、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给读者温暖和希望。此女人的确与众不同,她不像四川来的那个女人与丈夫对骂,也不像江西来的那个女人那样拼命地打儿子,她对宋喜良的儿子不错,更高明之处在于她能征服宋喜良,让他听自己的。如做爱时,她快活地叫着,宋喜良让她小声一点,她却说:“我干吗小声,老子就是要大声叫,谁想听见谁听见。” “老子”一出,楚品梅这一率性而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与夫权、族权、神权、政权压迫下的祥林嫂形象大相径庭。“老子”的称谓就是下意识自我的流露,也是巨大生命意识的彰显。
   那么,楚品梅这个女人是如何征服宋喜良呢?我以为她凭借的是勤劳与智慧。关于勤劳,在她教导宋喜良讲卫生、劝他把小麦变卖等细节中可窥出。至于智慧,也有多处,如“宋喜良在镇上买的鱼,交给留根,让留根说,是留根给我摸的鱼。他们爷儿俩合起伙来糊弄我,我没有当场揭穿他,就算给他留面子了。”此前,她不用这些鱼做鱼汤也是智慧之举,她是在维护宋喜良的尊严。由此可见,懂得维护男人尊严的女人也是活得有尊严的。
   然而,小说末尾来了一个突转——楚品梅最终又回来了。宋喜良的大哥当初反对他收留她,说她终究会飞走,其母也这么说:“村里有人把楚品梅比成苹果,说本地不产苹果,苹果都是外地进来的。宋喜良吃到了苹果就可以了,应该知足。如果还想着让苹果在本地扎根,并开花结果,那就想多了。”楚品梅的返回让那些饶舌者、多虑者目瞪口呆,读者悬着的一颗心也可放下了。
   综上所述,刘庆邦在《一剪梅》中恰到好处地讲述了楚品梅这个“中国女人”有智慧、有尊严地活着的故事,于是我说这个“中国故事”讲得不错。
   张友文,文学评论家。全国公安文化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现供职于湖北警官学院;已出版四部公安文学评论专著:《点击公安文学》《聚焦公安文学》《盘点公安文学》和《回望公安文学》。
其他文献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以“情”动人的杰作,《古文观止》评其为:“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更有宋人赵马时在《宾退录》中说:“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真有这么严重吗?学生们往往不以为意,如果教师不善加引导,他们初次接触作品,是很难深刻领会那隐藏于字里行间的“至性”之情的。所以我们在教这篇课文时,应紧紧抓住“情”这根主线,把握作者高超的煽情艺术,才会让学生有所体悟和收获。  (一)
埃达威尔市有个13岁的少年,名字叫罗伊·布朗,他比大学老师读的书都多,人们叫他“百科全书”。他是警察局布朗警长的独生子,有些疑难案件,布朗警长也会请教自己的儿子罗伊。  罗伊的妈妈总说:“也许你长大了真的会成为一名大侦探的!”罗伊想:何必等到长大呢?马上我就当个小侦探给你看看。这时正值暑假,学校不上课,说干就干。于是他找来有铁拳头之称的小姑娘莎莉作帮手,用一块纸板当招牌,上面写着:  罗伊侦探事务
俗话说,佳作不厌百回读。读一遍便有一次新的收获。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也是读者百读不厌的杰作,在反复诵读中,我总有新的收获。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文中表现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已形成了共识。每读一次,每教一次,总是自然地去找开篇的“文眼”,找那“幻想超脱的”独白,找那“夹杂着喜悦与哀愁”的
导航分自主和非自主  导航设备根据对外部的依赖性,可将其分为非自主导航设备和自主导航设备。  非自主导航技术是通过接收外部信息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最常见的是以北斗和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该导航技术具有优异的導航精度,位置精度可达亚米级,速度精度可达0.05米/秒,在众多领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卫星导航系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人们在一些领域也采用自主导航技术。  目前的自主导
一个词语,有“正用”,有“妙用”。所谓正用,指使用词语的理性意义和常规附加意义;所谓妙用,指通过使用词语的理性意义和常规附加意义,使其产生超越词语意义本身的意蕴和效果。我们来看电视传媒中的两个“奇迹”的例子:   (1)故事嘉宾是一对夫妻,其实按道理说他们俩是不幸的,妻子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成为植物人的状态长达八年的时间,丈夫一直不弃不离坚持着,终于用歌声唤醒了妻子,用自己的情感创造了奇迹。(凤凰卫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语文教师或许有过这样的体会:为了找到一个精当而巧妙的文本解读的切入口,往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盘点必修三的教学,回首其间思索的过程,竟发现不少令自己不禁击节的设计。概括起来,就是借助探寻关键词的方法,来巧妙地切入文本解读。现不揣浅陋,略陈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何谓关键?借用陆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之语,可以理解为文本之中“居要”且“警策”之处。转用柯灵所喻,即
妇人  带着与生俱来的伤口  用一世寻找抚慰,  这一世不能愈合。  被月亮和生育之痛折磨  我们爱你,以爱的名义折磨你  摧毁你。  欢娱短暂而寂寞久长  微小,坚硬,繁多,  像黑夜满地滚的豆子。  我们赞美你,  用赞美满足你,折磨和摧毁你。  你是西施,是生下西施的女人,  是褒娰的笑容。  是圣人之母,也产下后来  嵌入水晶的魔鬼。  你是梦想和梦魇之源。  你是杀四子而去的母亲,  是
意林雙周历(2018.5.1-2018.5.15)
今年光明节,从村里到镇上的路总是冰雪覆盖。   对皮货商鲁文来说,今年更是个坏年头,他犹豫了好久,终于决定卖掉山羊兹拉特。这只山羊已经老了,挤不出多少奶了。镇上的屠夫费夫尔愿出八个银市买下这只山羊。用这笔钱可以买光明节点的蜡烛、过节用的土豆和做薄煎饼用的脂油,还可以给孩子们买些礼物,给家里添些过节用的其他必需品。鲁文叫他的大儿子阿隆把山羊赶到镇上交给屠夫费夫尔。    阿隆知道把山羊交给屠夫费夫尔
语文能力,“读”占螯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心。以徐忠宪老师领头的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课题组,按阅读者读文思维方向的不同,原创性地提出并阐述了两个重要的阅读学概念——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认为:“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读文思维方向的一种本质性分类,抓住了阅读思路这个关键,为阅读理论和读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①作为课题组成员,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