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集体记忆”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借用“集体记忆”的概念。也只是选取其中某一方面的意涵对所要分析的问题加以解释,并不表明“集体记忆”的全部意涵仅止于此,也不表明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集体记忆”的理解可以企求达成一致。这样,就如同对一项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出台的记忆一样,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这段“往事”的历史延续与延展,更多强调的是“过去”这一事件对“当下”乃至“以后”教育现实和教育行为的重大影响力。
  如果把历史折回近二十年,我们就会看到,在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宏观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教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或中观或微观的层面和细节恰恰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从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到教室里的墙壁布置、课桌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的变更到教育过程中的质量保障,从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到学生的基本文明礼貌,都相继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虽然在当时所调查的400多所学校中,这些现象只占四分之一,但可以想见的是,若长此以往,教育的宏观、中观、微观环境之间就会出现断裂,宏观外部环境无法完成自身应有的指导、调控功能,而中观、微观尤其是微观内部环境则无法将宏观“支持”落实到位。从而导致教育实践走向无序与混乱。正是在对这些细微之处的考察与洞察后,一个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狠抓常规管理的决策初步形成,这也就是江苏省1989年9月颁布的《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因其涉及校园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六个方面共28条。后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28条”。
  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28条”的颁布其反响显而易见。不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教育常规管理改革的影响并不是一时的、瞬间的,恰恰是分段的与长效的。在“28条”颁布实施的五年中,省教委培训、监督、评估三管齐下,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变化。而周德藩、王世华、袁金华三人通力合作、五年发表的五篇文章,更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抹杀的重要引领作用。在“28条”颁布实施后的第十七年,江苏省教育厅依据时代、社会、教育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在原先“28条”的基础上又重新修正、完善、颁布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如同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就是一项历史的见证一样,新颁布的《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无疑是一种历史走向的进步,从它试图体现出的“四大亮点”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读出,这就是“依法管理”的理念和要求、“自主管理”的理念和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以及“精致管理”的理念和要求。尽管这些理念与要求在当年的“28条”中体现得还不十分明确与明晰,但可以说其中的内在路径仍然依稀可见。由此,我们说这是一个延续了的历史,是一个延续并且拓展了的教育管理改革发展史。于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教育整合中。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在这样的“集体”中,人们分享了同一的记忆,且人们假设并希望这是一种和谐统一的集体。
  当然。人们记住一项教育改革及其发展历程,并不表明这项教育改革就是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事实上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如此。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教育改革才有进一步深化的更大空间,才有发展与超越的更大空间,也才有作为教育改革事业辉煌的更大空间。由是,人们的“集体记忆”还将始终持续下去……
其他文献
有一个美丽的校园,四季花常开,年年叶长绿,还有陆续成熟的果实。  当初夏的杏子、樱桃开始结果的时候,校长制定了三条规则:最好不要随便摘果子;如果想吃,只摘成熟的果实;绝对不能损坏果树,不能摘未熟的果子。  果实一天天成熟,确实有一些学生摘果子吃。但由于那是学校明确规定可以做的事,所以不用背着老师和同学,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有他人在场,“坦然地摘下来吃吧”;大部分学生还是想做到最好的,即使成熟的果实他
数学模型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将有助于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作为小学来讲,数学建模是遥不可及,还是揠苗助长?是无意插花。还是有意栽树?这需要我们从数学学科的价值和本质人手,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剖析。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建模成为沟通数学与生活应用之间的桥梁。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
本刊记者:  沈厅长,您好!2008年,江苏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公认的“让人民满意”的成果。2009年,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的宏观背景下,江苏教育改翠与发展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沈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2008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围绕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认真落实教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共有《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与民间文化有关,是民间艺术的具体体现。三篇文章讲述了三种不同的文化艺术,每篇文章的核心知识也就自然不同。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核心知识进行整体教学,从而引领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下面就以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一文为例,来谈一谈我是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知识的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的。   
近几年来,百家湖中学因教师主动、课堂生动、学生灵动而好评如潮。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一贯践行的“自主生长,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  我们的“自主”,指的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亦即主体的选择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生长”,是指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违背规律的标准化生长、转基因生长、拔苗助长。“自主生长”是以唤醒师生的主体意识为前提,以激发师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激活师生的潜能为重点,以
题记  周末,母亲打来电话,询问有没有时间回一趟乡下,说老家要拆迁了,留在老家里的那些书该怎么处理?一提到老家,我就莫名地激动,想着门前那条波光粼粼的小河,想着屋后那片碧浪滚滚的田野,想着家里家外辛劳忙碌的双亲,想着从孩童到少年到青年的我在那度过的一万多个日子……  大雪天,一盒香香的菜饭  我上学的地方,离家有五里路,家和学校之间是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每天来回两趟。春天,踩着一路鹅黄嫩绿,心里也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但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他,我唬他,我责备他,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了!”  我拉他,我扯他,甚至踢他,蜗牛受了伤。他流着汗,喘着气,继续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
【设计理念】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载体。  要使学生能充分地、自主地参与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本节课选择“体积测量”为问题载体,是基于以下现实:  1.在小学六年级,学生先后学习了几种常见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然而,这样的学习更
学山是高淳人向往的神圣殿堂。  学山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1498年,学山建孔庙,设学宫。此后,学山兴学不断,1828年创办学山书院,1905年改为高淳县学堂,实行新学。后几经易名,1998年更名为高淳县实验小学。  山有学,学传人,人学道。五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山人在这里研究学问、探求人生,成就了一座教育上的巍巍高山。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学山多年办学历史的传承,使如今的高淳县实验小学
风波乍起:观测结果怎么不一样?    《今天刮什么风》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关心天气》单元中的一课,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观测风的方向以及风力的大小。前半堂课,师生在教室内共同讨论了观察风向和风力大小的方法,并自制了一个简单的测量仪器。后半节课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的西操场进行实地观测。明确要求后,学生很快就四散开来,有的站在原地不动,有的走到升旗台下,有的走到西操场边学文楼的楼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