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Fc微缺失中不同gr/gr缺失亚型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Y染色体AZFc部分缺失中不同类型gr/gr微缺失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方法

实验组选择少弱精子症患者278例,对照组选择符合卫生部标准的汉族合格的已捐精220例健康男性。所有受试者均采取外周血,抽取DNA,选择Y染色体序列标签点(STS),经多重PCR技术检测AZFc微缺失中的gr/gr缺失,对gr/gr缺失患者进一步检测gr/gr-DAZ1/DAZ2缺失和gr/gr-DAZ3/DAZ4缺失类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组中278例患者,检测出gr/gr缺失27例,对照组中检测出gr/gr缺失1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中gr/gr-DAZ1/DAZ2缺失23例,gr/gr-DAZ3/DAZ4缺失4例;正常精液组17例中gr/gr-DAZ1/DAZ2缺失1例,gr/gr-DAZ3/DAZ4缺失16例,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汉族人群中AZFc微缺失中不同gr/gr缺失亚型在精子发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不同,gr/gr-DAZ1/DAZ2缺失可能是精子发生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加味金芙膏外敷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防治效果。方法将家兔13只随机分为A组6只,B组7只。用20%甘露醇2.5 ml/kg静脉输注制作动物模型。左右耳自身对照,观察加味金芙膏外敷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发生的预防措施作用,以及加味金芙膏外敷对静脉炎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采用INS标准进行评分,实验结束后取耳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预先给予加味金芙膏能明显降低INS分值,改善甘露醇注射所致的静脉炎症
目的了解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泌尿外科患者中段尿培养的临床资料,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泌尿外科共送检1624份尿标本,其中532份分离出病原菌,阳性率为32.76%。532份阳性标本共分离病原菌56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449株,占79.33%,革兰氏阳性球菌93株,占16.43%,真菌24株,占4.24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美国和世界的其它国家及地区,肺癌和支气管癌是人类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最新资料报道,在2003年肺癌已经超过乳腺癌,成为女性在
期刊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手术创伤后老年小鼠caspase-3、Bax表达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ecline, POCD)的影响。方法健康老龄昆明小鼠105只,13~15月龄,体重45~5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15只);麻醉药物组(A组,30只),实验动物接受异氟醚、氯胺酮药物达
目的 探讨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的护理中使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共选取312例。选取条件为:在这些研究对象中,治疗的过程都要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的处理,即同时也需要进行PICC的导管护理。采用随机的方式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6例患者。第一组设为实验组,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B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 TrkB)抑制剂K252a对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术(skin/muscle incision and retraction, SMIR)诱发的术后持续性痛大鼠脊髓背角钾氯共转运体-2 (K+-Cl- cotransporter 2, KCC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
基因因素可影响宿主对HIV的易感性以及艾滋病(AIDS)进程.近来,有研究指出:CCL3L1趋化因子基因拷贝数在基因水平上对HIV感染及艾滋病进程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同一人种中,CCL3L1基因拷贝数低者,HIV-1易感性显著增高,艾滋病进程加快.这项研究提出了一项新的影响HIV-1易感性的重要基因决定因素,并进一步强调了趋化因子系统在HIV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即可以抑制HIV侵入细胞又可以调节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外环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12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成腹股沟结扎组28例,腹腔镜组28例,腹股沟外环下显微镜组28例,改良外环下显微镜组(外环口纵向切开约1cm)28例。对比分析各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四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应用显微镜的两组间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celladhesion molecule1,VCAM1)是在1989年首次被发现,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对体内单个核白细胞募集到炎症部位起重要作用。随着
期刊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犬咬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犬咬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比较护理干预后犬咬伤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情况。结果①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