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文化守初心 繁荣学术担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精神

来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情真意切、催人奋进,充分肯定了几代编辑人员的付出,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了新的指引,对新的时代条件下办好高品质学术期刊寄予殷切期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重要回信中蕴含的方向性、时代性、宗旨性、斗争性和使命性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弘扬文化,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科学办刊,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不断推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推动
其他文献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官方文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报告,是政府向外界传达政策,阐述观点的政治性文件。本文从“柔性翻译”的角度出发,剖析2015—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官方英译文本,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柔性翻译”方式进行系统性实证研究和历时分析,以期为中华学术外译及政府外宣翻译的政治策略提供参照与借鉴。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柔性翻译;顺应论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论》的重要研究对象。从《资本论》的创作历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随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形成和确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主要使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种表述,着重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核心即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马克思正式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术语,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生产力基础;在《资本论(1863—1865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