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7月到9月是红眼病的高发期。在2010年,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生了红眼病大流行的情况,此病的发病率比往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这使得很多人一提起红眼病就心生恐惧。
红眼病是流行性病毒性角结膜炎的一种俗称。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此病,是因为此病患者可出现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的症状,使其眼睛看起来又红又肿。红眼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的发病率为最高。此病起病较急,患者在被红眼病病毒感染后1~2日内就可发病,其病情可在发病后1~2日内达到高峰,并会在发病的10~14天内痊愈。此病患者的双眼均可发病,但发病的时间可有先有后。红眼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可出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眼内有异物感、眼睛瘙痒、疼痛、流泪、怕光等症状,在发病的中、后期,可出现结膜出血或结膜上有小的出血点(或血斑)、眼睛内有脓样黏性分泌物等症状。有的患者其结膜表面还可形成一层灰白色的假膜,其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的浸润点。此外,病情严重的红眼病患者还可伴有头痛、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红眼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视力,但患者眼睛分泌的脓样黏性分泌物若粘附在角膜表面,患者就会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即眼前有彩虹样光圈)的症状。如果细菌感染到了眼晴的角膜,那么患者还可出现畏光、眼睛疼痛加重等症状,其视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可通过眼一手一眼的途径传播。人们与红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接触红眼病患者使用过的用品或与红眼病患者在同一游泳池内游泳等,皆可被传染。那么,人们应如何防治红眼病呢?专家认为,在红眼病流行期间,身处疫区的人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不要到公用游泳池游泳,并尽量去卫生条件好的浴池和理发店洗澡、理发。
2 要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在饭前、便后或外出回家后(尤其在乘坐公共汽车后)及时洗手。
3 不要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并定期采用曝晒、用开水烫或用消毒液浸泡等方法对自己的卫生用品进行消毒。
4 家里若有红眼病患者,应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必要时应对患者进行暂时的隔离(红眼病患者也应主动将自己隔离),并对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在红眼病流行期间,有的人为预防红眼病使用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眼药水滴眼。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健康人滥用眼药水,不但起不到预防红眼病的作用,还容易引起结膜囊内的菌群失调,从而使其患上结膜炎。此外,眼药水大多含有防腐剂,健康人若长期使用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可导致眼睛发干、发涩,甚至可引起药物性结膜炎。
红眼病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故此病一般在发病后的10~14天内可自行痊愈。尽管如此,红眼病患者在发病后,还应进行系统的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全身性感染,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病对眼睛的损害。红眼病患者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 症状较轻的红眼病患者可使用0.9%的生理盐水或2%的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及结膜囊,每日冲洗2~3次。病情较重的红眼病患者可使用0.1%的疱疹净或0.1%的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日滴2~3次。
2 合并细菌感染的红眼病患者(此类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眼睛分泌浓样黏性分泌物)可使用10%~20%的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或0.25%的氯霉素眼药水等抗生素类眼药水滴眼,可每2~3个小时用药1次(病情严重者也可每小时用药1次)。此类患者在每天晚上睡觉前,还可在结膜上涂抹环丙沙星软膏、金霉素软膏或四环素眼膏等抗生素类眼膏进行治疗。
红眼病患者使用上述方法治疗10天以上若病情未见好转或逐渐加重的话,应去医院就诊。
此外,红眼病患者在发病期间,要少吃辣椒等可引起上火的食物,同时戒烟戒酒,少看电视,在出门前要戴上大镜,以减轻阳光、风、尘土等对眼睛的刺激。
红眼病是流行性病毒性角结膜炎的一种俗称。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此病,是因为此病患者可出现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的症状,使其眼睛看起来又红又肿。红眼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的发病率为最高。此病起病较急,患者在被红眼病病毒感染后1~2日内就可发病,其病情可在发病后1~2日内达到高峰,并会在发病的10~14天内痊愈。此病患者的双眼均可发病,但发病的时间可有先有后。红眼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可出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眼内有异物感、眼睛瘙痒、疼痛、流泪、怕光等症状,在发病的中、后期,可出现结膜出血或结膜上有小的出血点(或血斑)、眼睛内有脓样黏性分泌物等症状。有的患者其结膜表面还可形成一层灰白色的假膜,其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的浸润点。此外,病情严重的红眼病患者还可伴有头痛、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红眼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视力,但患者眼睛分泌的脓样黏性分泌物若粘附在角膜表面,患者就会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即眼前有彩虹样光圈)的症状。如果细菌感染到了眼晴的角膜,那么患者还可出现畏光、眼睛疼痛加重等症状,其视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可通过眼一手一眼的途径传播。人们与红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接触红眼病患者使用过的用品或与红眼病患者在同一游泳池内游泳等,皆可被传染。那么,人们应如何防治红眼病呢?专家认为,在红眼病流行期间,身处疫区的人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不要到公用游泳池游泳,并尽量去卫生条件好的浴池和理发店洗澡、理发。
2 要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在饭前、便后或外出回家后(尤其在乘坐公共汽车后)及时洗手。
3 不要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并定期采用曝晒、用开水烫或用消毒液浸泡等方法对自己的卫生用品进行消毒。
4 家里若有红眼病患者,应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必要时应对患者进行暂时的隔离(红眼病患者也应主动将自己隔离),并对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在红眼病流行期间,有的人为预防红眼病使用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眼药水滴眼。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健康人滥用眼药水,不但起不到预防红眼病的作用,还容易引起结膜囊内的菌群失调,从而使其患上结膜炎。此外,眼药水大多含有防腐剂,健康人若长期使用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可导致眼睛发干、发涩,甚至可引起药物性结膜炎。
红眼病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故此病一般在发病后的10~14天内可自行痊愈。尽管如此,红眼病患者在发病后,还应进行系统的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全身性感染,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病对眼睛的损害。红眼病患者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 症状较轻的红眼病患者可使用0.9%的生理盐水或2%的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及结膜囊,每日冲洗2~3次。病情较重的红眼病患者可使用0.1%的疱疹净或0.1%的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日滴2~3次。
2 合并细菌感染的红眼病患者(此类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眼睛分泌浓样黏性分泌物)可使用10%~20%的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或0.25%的氯霉素眼药水等抗生素类眼药水滴眼,可每2~3个小时用药1次(病情严重者也可每小时用药1次)。此类患者在每天晚上睡觉前,还可在结膜上涂抹环丙沙星软膏、金霉素软膏或四环素眼膏等抗生素类眼膏进行治疗。
红眼病患者使用上述方法治疗10天以上若病情未见好转或逐渐加重的话,应去医院就诊。
此外,红眼病患者在发病期间,要少吃辣椒等可引起上火的食物,同时戒烟戒酒,少看电视,在出门前要戴上大镜,以减轻阳光、风、尘土等对眼睛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