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混交林营造的技术措施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364088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交林营造中树种选择、混交方式优化和混交比例确定是技术性的关键,需要引起从事混交林营造每个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视。在混交林营造过程中还需对营造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发挥混交林生态、功能上的最佳效果。本文在说明混交林具有的综合优势的前提下,阐述了确定混交林树种、方式和比例的技术要点,并对混交林后期的调整工作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希望为从事混交林营造工作的相关林业部门人员提供技术和经验上的指导。
  关键词:混交林营造 混交树种 混交方式 混交比例 营造技术
  前言
  在林业部门和林业科研单位,将林分组成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林地成为混交林,由于分类的标准上存在不同,在林业工作中经常有不同的划分,常见的混交林的主要方式有:针阔混交林、乔灌混交林等。当前混交林营林是人工造林方式的主体,特别在天保、三北和生态工程中人工营林的绝大多数为混交林。混交林具有高效利用空间和资源,有效抵御各种侵害,提高造林的综合效益等综合优势,是林业部门营林工作中重点应用的技术。混交林营造中树种选择、混交方式优化和混交比例确定是技术性的关键,需要引起从事混交林营造每个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混交林营造过程中还需对营造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发挥混交林生态、功能上的最佳效果。为了提高混交林的营造质量,需要提高林业工作者对混交林具有综合优势的认识和重视,在实践中牢固把握混交林树种、混交方式和混交比例的技术性控制,做好混交林后期的调整和维护工作,达到提升混交林营造的成活率和缩短混交林资源的成材时间的目的,进而为从事混交林营造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技术和经验上的指导。
  1、混交林营造的综合优势
  1.1对营养环境和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
  混交林营造可以根据不同树种在生长特性和生物习性上的差异,达到对造林地营养环境和资源空间的充分利用,使得各树种可以充分依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的特点利用光照、水分、肥料和空间,产生最佳的林业效益,使营养和空间得到高效率的利用。
  1.2对林地立地条件的改善
  混交林的生长过程中由于不同树种的生物习性的不同,经常会产生互补的作用,并增加了林地内微生物、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含量,进而改善了林地内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了林地的立地条件。
  1.3灾害抵御能力的提高
  混交林内针阔、乔灌树木丰富,空气湿度大、温度稳定,且由于树种间的隔离作用,可以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混交林中微生物种群丰富,对于林木常见的病害有抑制和防范的作用,可以降低各树种病害发生的可能性。最后,混交林中食物链完整,各种有害的动物都有抑制的天敌,这就降低了虫害和鼠害等危害的严重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了有害动物危害。
  1.4造林成功率较高
  混交林是通过科学配比和设计实现了各树种的合理搭配,优化了树种间的关系,使各树种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活、加快生长、提高木材的蓄积量,对于林业资源的繁育来说,是一种成熟、高效的营林模式。
  1.5林业资源产量提高明显
  根据大量的试验材料证明,经过科学设计和有效抚育的混交林木材总蓄积和蓄积速度远远高于纯林,在相同立地条件、林龄和造林密度的条件下,混交林能更迅速和更大量地实现林业资源的生产和蓄积。
  2、营造混交林的技术要点
  2.1树种选择的技术要点
  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混交林设计的关键,也是混交林发挥综合作用的前提,事关混交林营造的成败。混交林树种选择的原则为:生态要求和生长特点相协调原则,根据20多年的经验,笔者推荐红松与胡枝子、水曲柳混交;油松与侧柏、刺槐、桦树、山杨、沙棘、胡枝子混交;杨树与沙棘、紫穗槐混交,这些方式都可以迅速达到成林成材的效果。
  2.2混交比例确定的技术要点
  混交比例应该保证主要树种处于优势状态,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混交林的重要手段。此外混交比例还应该有利于混交树种实现生态和生物作用。要对未来混交林的发展趋势有科学的预见,应该确保主要树种始终处于林地种间的优势。在数量上为主要树种的比例留有必要的空间,因为个体数量是物种间竞争的基础之一。
  2.3混交方法确定的技术要点
  科学的混交方法可以促进不同混交树种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作用,和谐不同树种间的关系。常见的混交方法有:株间混交,主要应用于种间矛盾不大的树种混交,如乔灌混交,以较快地发挥混交树种辅佐主要树种生长的作用;行间混交,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小的树种混交,由于混交林内种间的关系只有到林分郁闭后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进行行间混交可以有利于在成林后对混交林的间伐和改造,行间混交一般多用于乔灌、阴阳树种的混交;带状混交,用于种间矛盾较大树种间的混交,其优点是保证主要树种的优势,消弱伴生树种的竞争能力,这种方法施工也比较方便,乔木树种混交常用此法,特别在山岭地区应用带状混交可以发挥主要树种的生长优势,又可发挥混交树种的阻断优势,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作用和经济效果;块状混交,块状混交不但可以有效利用树种内的有利关系,而且可以利用树种间的伴生关系,使混交林各树种都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起到1+1>2的作用。
  3、混交林造林后调整的技术措施
  混交林造林后的调整技术既是混交林营造质量高低的保证,又是混交林抚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混交林造林后调整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种间关系,使主要树种始终多受益少受害。生长速度相差过于悬殊的树种,或耐荫性显著不同的树种,采用相隔时间或长或短的分期造林方法,常可以收到良好的造林效果。对于造林主体树种围殴阳性速生树种时,可以先期以较稀的密度造林,待其形成林冠,能够遮蔽地面时再栽耐荫的混交树种,使得这些树种得到适当庇荫,并居于林冠下层。
  参考文献
  [1]才志行,周冬跃,李国栋,张晓明.天然落叶松白桦中幼龄混交林最佳经营密度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1993(02)
  [2]崔守斌,阚喜忠,邵明昌.对水曲柳与落叶松混交林优势的初步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06(01)
  [3]宋丽华,陈佰玲.浅析造林方法与混交林造林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4]任叔辉.人工混交林种间关系的调控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03)
  [5]张柏松,刘亨平,罗宁,林金顺,吴锡麟,李江才.试论混交方式与营造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03(04)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科学化管理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也是适应建筑工程行业整体发展需求的。建筑结构设计在对整个建筑工程做全面、具体、客观审核的同时,也必然会带动建筑工程
2011年8月,标准普尔对美国评级下调,这将对全球资本市场和世界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当然也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评级下调对我
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养护作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服务水平,影响到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搞好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
摘要:现代机电产品正朝着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有的机电产品对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发生故障根本不可能由人去维修,有的机电产品形成大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以机电一体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电产品容错设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联合仿真技术;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方向迈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
现代城市建筑的地下室防水设计做法多为刚性混凝土自防水一道,另外在地下室的外部加一至二道柔性的由防水材料构成的防水设防方案。但是根据此设计方案施工出来的地下室其防水
摘要:旅游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要想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走一条旅游循环经济管理发展的道路不失为比较有效的探究方式。旅游循环经济能够促使我国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下,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想方设法创新利旅游循环经济的管理,不断提高旅游循环经济管理水平。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管理方法;创新  随
输电线路作为当前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是一项不可避免的施工项目,更是电力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本文通过对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进行阐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