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上好高中体育课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k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更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其它方面的教学活动,因此上好体育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上好高中体育课呢,本文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从教师的基本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意外事故处理、师生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基本功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意外事故处理
  体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更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是最基本的体现形式,是体育教学的直接反映。体育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体现现代教育的特点,同时体育教学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其它方面的教学活动。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体力、精力都十分旺盛。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新课改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如何上好高中体育课,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体育教师去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要上好高中体育课,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现在的高中学生年龄基本上都在15—19岁左右,他们的模仿和崇敬心理特别强,常常会产生先入为主的现象。曾经有人说过:一个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有了过硬的基本功,那他的教育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这句话讲得非常有道理,因为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有讲解,还要有示范。尤其是示范动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合理优美的示范是最直观最能抓住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老师自己都做不好,凭什么要用那么高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逆反心理,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消极现象。
  二、要因材施教
  高中阶段,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之中,都有个别视体育课如畏途的学生。如体形肥胖、性格内向、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技能的学生等等,在进行技能要求较高的项目练习时,他们常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
  如何使这些同学像其他学生一样,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我们应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因材施教。上课时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易学的体育活动,让他们热身,大声鼓励他们,告诉他们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尽快融入集体的大家庭。这样,爱上体育课、喜欢锻炼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有学者研究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的前半部達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针对高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果上完课后学生的第一句话就是很快乐,很高兴,我觉得这是对一节好的体育课的最好评价。
  四、要做好保护与帮助,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室外是体育课的主战场,上课期间要进行大量的运动技能的练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不同强度的运动练习当中。高中生平时的课业负担比较重,运动本来就少,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稍不注意就会有肌肉、韧带的拉伤,甚至骨折的现象发生,课堂意外事故是常有的。因此,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该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活动,同时要做好保护与帮助,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当意外事故发生后,妥善处理问题是弥补过失的最好办法。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我们要在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与领导、同事沟通。沟通才可以消除隔阂、增进了解,沟通才可以更好地处理善后事宜。
  五、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体育课教学也不例外,因此体育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最新的心理动态,特别是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根据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把学生的所想所愿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但对一些比较突出的情况,应作特殊的处理,如用师生加朋友的方式与他们聊天,使学生明白教师的用心,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和知识的传授。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并非是一味地迁就学生,那样只会导致教学工作的失败,我们应该遵循松紧有度的原则,让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去学习,去享受每一节课,实现真正的体育娱乐教育。
  总之,上好体育课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我认为以上几方面是在千变万化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规律,它贯穿在整个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基础。教无定法,每位教师的课堂都是不同的,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多动脑筋,关注学生、身体力行,那就可以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