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规范,指的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时要遵守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或安装学术发展规律指定的学术活动相关准则,在学术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笔者通过对学术规范进行分析,探讨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一、学术规范的内容
  学术规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管理规范等,包含到学术研究整个过程及学术活动的各个方面。有学者将学术规范湖北进行了横向概况,将学术规范的含义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学术研究时的基本规则,如文献合理利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理论阐述的逻辑规则;二是高层次规范,如学术制度规范、学风规范。
  二、学术规范的作用
  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中是不可缺的,相比传统社会而言,对学术的研究与追求是现代学者们的志愿。因此,作为学术研究者,在现代学术体制背景下,想要入学术之门,得学术之道,就必须通过一些列严格正规的学术规范教育,以及专业培养和学术训练。换言之,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以学术为业,就要根据学术界的标准法则及约定俗成的规则来进行。因此,学术规范是保证健全的知识生产和学术传播体系的保证,有利于维护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主要起到让学术活动制度化、学术研究标准化的作用。学术规范是学者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精神及他律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理顺学者个体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的正常关系。学术共同体是以大致相同与相似的价值认同、学术取向和相关奖惩机制为基本:首先,学者个体受到学术共同体以学术规范进行限制与要求;其次,个人也应尊重学术标准,这也是一个具有专业精神的学者的出发点。在大学,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学者的学术行为是否符合学术规范,这也是检验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成果的一个方面。面对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工具和软件正在逐步趋于智能化、精准化、全面化,纯粹的抄袭或照搬别人的学术成果已经无处遁形。学校教育也应继续抓好学术规范这块的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在未来走上学术工作岗位时,能够拥有较强的学术规范意识,自觉抵御不良学术行为。
  作为新时代的学者,只有从学术发展的长远角度进行学术研究,真正做好学术知识的积累,才能在当今的学术界立足。学术行为端正,是作为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素养。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学术规范,是因为它有助于学术的积累,有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学术不端的行为,他们不好好钻研学术,却专心于如何将别人的学术成果通过简单的修补转化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还有些人粗制滥造,不讲究学术标准,以次充好。这样的做法不仅影响了学术的继承和发展,也会破坏学术环境。学术规范对学术积累以及知识增长都有影响,要保证学术在连续性基础上有序提高、良性发展,就必须将学术积累放到高度重视的位置。
  学术界既属于知识与学术的共同体,又可以将学术进行分工。同一个学科,目前来看也是术业有专攻,各有所好。虽然不同学科都有边界,但这个边界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学者的天性与使命仿佛注定了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意识是叛逆的以及反权威等等,这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追问意义、探究价值、寻求真知、创新文化不仅是学者的天职,还是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需要用辩证的角度去理解提倡学术规范与追求学术自由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或者许存在某种紧张关系,但也有可化解的另一面。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在对学术进步与发展的保障机制方面的作用几乎是不相伯仲,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某一方会显得尤为突出些,但正常状态下而言,二者均是不可缺少的。学术规范为学术自由提供了相应的秩序与空间,为其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学术规范对学术研究而言虽是一种约束,但更是一种预警与引导。因此,学术规范与自由探索的学术实践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应该是互动与协作。比如:为何“为中才制定规则,为天才预留空间”是大学教育的微妙之处。同样,学术规范亦如此。正是如今浮躁、无序、失范的社会转型期建,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学术规范在学术建设方面的特殊意义与作用。梁治平先生说的很到位:“确实有人主张规范只对中才以下人有效,大师不受规范束缚。不过在我看来,大师既是极少数人,应当可以缓一步考虑,更何况大师要超越乃至再造规范,总是以规范先已存在为条件的。”强调学术规范,并不意味着必然压制学术自由,反之亦然。
  提到学术规范,就必须提到学术责任的相关问题。钟敬文先生说过:“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学者,必须强化学术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术道德素养,将做学问与做人做事结合,对不良不正之风要坚决抵制,对学者自身与我国学术共同体的形象要自觉维护。
  根据《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文件规定,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署名作者(特别是第一作者)在享有学术荣誉的同时,应对文本、观点等承担相应的学术义务和学术责任,要保证研究成果署名实事求是。如果人人都可以在不是自己的学生成果上署名,那么学术还有所谓的真实性可言吗?对于某些想走捷径、走歪路达到不法学术目的的人,应该予以严厉打击和强烈谴责。任何一种学术不端行为都是一种窃取、非法占有、丧失学术底线的行为。作为一个正直的学术研究者,我们就要有决心抵制这些行为,真正对得起学术的良心。相信每一个学者,都应有自己的职业操守,都不希望自己的学术成果将来有一天被别人侵占。要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学术规范的认知,真正尊重学术,发自内心地将学术规范变成自己学术修养的一部分,只有拥有高度自觉的学术觉悟,才能保证自己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不走歪路、不违背学术宗旨。否则,你抄袭别人的成果,别人将来又来抄袭你的成果,这样必将陷入恶性循环,影响学术发展。
  学术规范,它不是空空如也的教条主义,也不是强行逼迫的条条框框,它是一种学术的高尚意识,是学术研究建立自身防御体系的有力保障。我们不能简单把学术规范等同于死板的教条,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在学术界范围内,要做到将学术规范与学术规范意识像空气一样如影随形、潜移默化、疏而不漏。学术规范在多方面为学者做出前提与保障,比如在知识的有效积累、交流与增长方面以及学术创新方面等。学术规范的要求为学术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虽具有约束性,但并非意味着束缚学者对学术进行自由探索。如何在学术规范上达成共识,则需学术界进行公开、积极的探索讨论。若能将我国学术规范体系构建成既能链接我国学术优良传统,又能与现代国际学术惯例相结合,通向学术创新道路的话,那无疑对我国学术文化发展来讲,影响是重大的。就中国的学术共同体而言,一套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学术规范大致可以被认为是“学术联邦宪法”。这是目前学术制度建立的迫切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对每一位科研人员来讲,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我国科研积极健康发展的保障。就目前我国学术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看,许多问题体现出比较严重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缺失等问题。比如:研究工作中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抄袭剽窃,或请他人代写文章,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个别人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等等,这些问题无不阻碍我国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重塑信息素养风气,推进我国的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学风建设、学术创新以及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其他文献
目前,城市园林已经成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城市园林,蓬勃兴起。本文主要对城市园林的施工规划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对城市园林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土方工程、种植工程两个方面对城市园林施工的细节处理进行了探究。  园林施工规划  园林施工之前,做好规划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进行实地勘察。在工程施工之前,
期刊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由于各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差别或社会不平等,全体成员在社会位置上必然形成高低有序的社会层次而不是处于同一层次,这就是社会分层。比如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级官员和普通群众,富裕者、中等收入者、一般收入者和生活贫困者,高级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一般文化水平者和文盲等。社会分层必然会带来社会流动。本文主要探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在每个社会中,
期刊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十八大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它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昭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
期刊
你还会成为寻呼机、蘸水钢笔、缝纫机的用户吗?  这些经常出现在微博怀旧帖的产品,当然早已被新兴产品打败。但当无数公司竞相开发更新的取代产品的同时,也有一些聪明的公司让早已过时的老产品在当下找到了市场,不仅俘获众多重视粉丝,还能成功卖出“天价”。  新ID  比如日本邮购电商公司芬理希梦(FELISSIMO)公司的定量制作铅笔,从1992年上市至今,这个每套500支、均价在2000元人民币以上的铅笔
期刊
翻译美学理论作为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特色之一,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效地传递出原文的信息,还要体现出原文所包含的美学效果。基于此,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框架,分析高健汉译本《英国乡村》,探讨翻译审美主体在审美客体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下的制约与发挥,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审美主体在散文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创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学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国启蒙思
期刊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后,作为房地产和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已经开始考虑将“公租房并轨”作为调整现有住房供应体系的突破口。  记者了解到,住建部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收集汇总部分试点“公租房并轨运行”城市的有关情况,并考虑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上提出提速并轨的要求。 
期刊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认为,消除这些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愈加凸显,这对于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量压力大是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而当前就业不公的现象使这种
期刊
业内专家称,今年工业用电量增幅平稳,表明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正在发挥成效,软着陆总体预期将会成功实现“用电量是宏观经济的风向标,尤其是工业用电量的增减更能说明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我国今年工业用电量增幅平稳,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为重工业的企稳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正在发挥成效,软着陆的总体预期将会成功实现。”昨日,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期刊
报废的汽车去往何处?废旧的机床怎么处理?对“退休”工业产品进行修复利用的“再制造”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关注的热点。  15日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美国商务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国际再制造产业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美再制造对话上,中美两国的政企学界人士探讨如何“变旧为宝”。  据介绍,再制造是以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废旧工业产品为对象,通过专业化、批量化、规模化修复的过程,使再制造产品达到或超
期刊
区域概况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属浙东低山丘陵盆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距杭州,东至宁波,南连温州,距离均在200公里左右,西接金华、衢州,金温铁路、G25国家高速、330国道等大动脉贯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为浙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永武缙五金产业带核心区域。全市现有户籍人口58万,在册登记流动人口58.76万。  永康山川秀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