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新中国舞蹈事业的起步,民众自发传承的舞蹈更多地进入到艺术工作者的视野。在民族舞蹈事业从零起步的创始阶段,新中国民族舞蹈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扎根民间。他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中国舞蹈事业的起步,民众自发传承的舞蹈更多地进入到艺术工作者的视野。在民族舞蹈事业从零起步的创始阶段,新中国民族舞蹈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扎根民间。他们,或者自小浸润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或者扎根民间,亲身体验不同地域的民间生活;职业化舞蹈教育的经历,使他们悉心求索、不断钻研之后,终将这份来自"民间"的文化积淀绽放于舞台,成就了为更广泛的民众所认知的"民族"舞蹈形象。
其他文献
统筹城乡,打破二元分割体制,这是世界的难题,更是中国的难题。 21世纪以来,中国以崭新的眼光和姿态审视世界,同时也审视自己。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崛起?是继续以经济追求为终极目的,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还是传承和发扬悠久独特的传统文化,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显然,我们选择了后者。成都试验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到了第三次改革浪潮的前沿。 有人说:“成都试验,中国未来。”
若问民国时期究竟谁是最具胆魄和血性的报人,盖棺论定,以下三位确实难分伯仲:一位是《京报》总编邵飘萍,一位是《社会日报》社长林白水,还有一位是《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在黑枪如林、险象环生的乱世,他们无一例外,个个挺身而出,迎刃而上,捍卫民国法律所赋予的言论自由,坚守独立不羁的新闻立场,决不攀附任何势力集团,也决不顺从某个铁腕人物的意志。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以笔为旗,以报纸为阵地,毫不留情地批判反动军阀的